●对待节约粮食问题既需要思想高度,也需要行动力度。让节约粮食成为一种价值取向、一种生活方式、一种家风传承
在全社会大力倡导节约、反对餐饮浪费的背景下,餐饮浪费现象得到一定程度改善,然而不可否认,浪费粮食的情况在一些人身上依然存在。有的人“眼大肚子小”,拿得多、点得多,最终吃不完,造成浪费;有的人对饭菜挑三拣四,稍不合胃口,就倒掉、扔掉……对这些浪费粮食的行为说“不”,是一个公民应有的觉悟,也是党员干部应尽的义务。树立节约新“食”尚,责任连着你我他。
节约粮食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从妇孺皆知的“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到“每一食,便念稼穑之艰难”,再到“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古人无不感慨粮食收获的不易,警醒世人要节约粮食。节约粮食的美德也在老一辈革命家身上得到充分体现,周恩来同志有一个习惯,每次吃完饭,总会倒上汤水冲刷饭碗,然后再喝下去,为的是不浪费一粒米。“兴家犹如针挑土,败家好似浪淘沙。”不论国家物质丰富到什么程度,人民生活水平达到什么高度,节约粮食的传统美德和优良作风永远都不能丢。
民为国基,谷为民命。粮食是关乎国计民生的大事,关系到每个人的日常生活,我们必须高度重视。新中国成立以来,虽然我国粮食产量稳步增长,人民生活已从缺吃少穿到丰衣足食,从满足生存需求到追求幸福生活,但我们仍然要在“过好日子”的同时,保持应有的忧患意识。《2021年全球粮食危机报告》指出,自2017年以来,全球粮食不安全问题持续加剧。近年来,受新冠肺炎疫情、极端天气等因素影响,全球粮食安全面临更加严峻的挑战。尽管当前我国粮食供给充裕,但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如果大家缺乏危机感,不知节约粮食,那么每年浪费的粮食数量必然十分庞大,长此以往,生存发展将面临巨大威胁。
对待节约粮食问题既需要思想高度,也需要行动力度。由于如今吃穿不愁,一些人难免在节约粮食上认识不深刻、做得不够好。今天的生活来之不易,中国人远离饥饿才几十年,我们绝不能忘记先辈们经历的艰苦岁月,更不能丢掉勤俭节约的优良传统。越是生活条件好,越要绷紧“过紧日子”这根弦,把节俭之风发扬好、传承好,身体力行地把节约粮食贯彻到日常生活之中,自觉参与“光盘行动”,抵制吃饭讲排场、讲面子的陋习, 按需取餐、点餐,养成文明的生活方式和理性的消费观念。
“善禁者,先禁其身而后人。”在节约粮食问题上,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应当作好表率,从自身做起、从点滴做起,树立“勤俭节约光荣、铺张浪费可耻”的思想观念,以上率下厉行勤俭节约、理性消费。同时,还要教育引导家人、亲友和身边工作人员,用自身行动带动“绝大多数”,让节约粮食成为一种价值取向、一种生活方式、一种家风传承。当然,做到这些绝非一日之功,也不可能一劳永逸,需要持之以恒,久久为功,如此才能真正使节约粮食、反对浪费的新“食”尚在新时代蔚然成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