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版:长城副刊 PDF版下载

解放军报客户端

兵在掌上阅 亮剑弹指间

生活的砥砺与馈赠


■沈洋

电影剧本《安家》的创作,源于我参与扶贫攻坚的工作经历。当时,我担任一个镇的脱贫攻坚的第一指挥长,工作繁琐,压力很大。我从小在农村长大,很熟悉村人村事,似乎提笔就是故事。但是这一次写易地扶贫搬迁,我不敢大意。精准扶贫,贵在精准,写扶贫题材的小说,为新时代的干部群众画像,更要精准,因为这有着存史资政的深远意义。在繁忙的工作之余,我专门到昭通市昭阳区第一个易地扶贫搬迁安置小区幸福馨居走访易迁群众。我还专门到安置我故乡大山包镇搬迁群众的虹桥和红路两个安置小区采访,与群众座谈。

在采访中,小说里的3个主角原型进入了我的视野。一个是当地群众一直叫她“赵姑妈”、时任洒渔镇副镇长的赵声跃(赵卫国原型);一位是90后社区干部肖远艳(肖洁原型),时任虹桥新居移民工作站站长;一位是搬迁前在外省打工摔伤了腿、一度丧失生活信心的中年男人李有亮(李有光原型)。从这3个人物的身上,我感受到了基层扶贫干部的初心使命和为民情怀;感受到了新时代青年的阳光心态、无私奉献和担当意识;感受到了贫困群众对党的信任以及自身的深刻转变。由此,我产生了强烈的创作冲动。我不仅要正面直击整个易地搬迁的艰难历程,写出易迁群众心中的焦虑与彷徨、期许与热盼;更要写出易地搬迁群众从生存状态、行为习惯到思想意识的艰难蜕变,呈现他们身上的人性光芒和精神光彩。唯有这样,才能写活新时代的农民形象,写透这项伟大工程的时代意义。

有了扎实的生活体验和大量素材,在我的获奖小说《易地记》基础上,电影《安家》的剧本创作几易其稿,终于成型。电影拍摄的过程虽然艰难,但是最终呈现在观众面前的影像是真实、温暖而又美丽的。从小说《易地记》到电影《安家》,我深切感受到“深入生活,扎根人民”对于创作者的重要。作为一个写作者,我始终在用心观察、记录着自己所参与的扶贫攻坚伟大“战斗”。有了这些宝贵的经历,在记录新时代、书写新生活的过程中,我感到眼里有光、心中有底。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