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版:长征副刊 PDF版下载

解放军报客户端

兵在掌上阅 亮剑弹指间

扎根人民的宏大叙事


■郭子涵 孙晋升

作家丁玲在参加延安整风运动之后,围绕农民、农村斗争主题创作的长篇小说《太阳照在桑干河上》(人民文学出版社),是一部具有艺术创造性的作品。小说虽只涉及河北省桑干河畔的一个小山村,却通过叙述农村各阶级人物命运的变迁,以小见大地展现了发生在中国北方大地上的那场轰轰烈烈的土地改革运动。小说自1948年出版后受到各界人士的关注和好评,1949年被翻译成俄文,在苏联《旗帜》杂志上发表,1951年荣获斯大林文学奖。

《太阳照在桑干河上》以工作组领导群众揭露大地主钱文贵为线索,围绕着农民内心深处的担忧,深刻揭示了农村中复杂的社会关系和人物性格的变化,突出表现了中国农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通过土地改革,翻身做主人的心路历程。全书共58个章节,每节都有各自的中心情节和人物,将人物的心理分析与周围的具体环境描写相结合,使得全书情节波澜起伏,引人入胜。

《太阳照在桑干河上》是丁玲深入农村实践的结果。为更好地进行创作,丁玲三次下乡参加土地改革。在河北省获鹿县宋村,丁玲一住就是4个月,并担任工作组组长,参与了当地土地改革的全过程。小说里的暖水屯是以丁玲曾经住过的温泉屯为原型,小说中的许多人物,如党支部书记张裕民、工作组组员杨亮、地主钱文贵和李子俊、富裕中农顾涌、农民郭富贵、长工程仁、老贫农侯忠全等,农村的各类人物也都有现实原型,这些角色无不凝聚着丁玲善于观察、仔细揣摩的精心和苦心。

“源于人民、为了人民、属于人民”。在翻天覆地的土地改革中,人民才是时代的主人。《太阳照在桑干河上》从生活实际出发,把人物放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加以分析,塑造了一系列有血有肉的农民形象。阅读中,这些鲜活的人物仿佛就在读者身边。丁玲在歌颂这场伟大斗争的同时,并没有刻意去拔高农民的形象,她并不回避这些人物的弱点与缺点,写出了他们在土改过程中存在的担心和受到的挫折,并用农民最终克服自己思想上的缺点、收获成长来突出土地改革的艰巨性和正确性。

小说中塑造的地主形象也是立体和多元的。既有唯唯诺诺、思想落后的李子俊,也有欺软怕硬的“墙头草”江世荣,又有为非作歹、惹起公愤的许有武,更有为人狡诈、善于谋划的钱文贵……作者用主要笔墨描绘了构成暖水屯主要矛盾的农民和地主两个群体中的代表人物。作品中着墨不多的小人物也个个鲜活,刚正不阿的民兵队长张正国、勤勤恳恳的合作社主任任天华、头脑清晰的李昌等,每个人都个性鲜明,生动逼真,这些人物在推动土改斗争的过程中都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作者通过描写人物间的关系与矛盾纠纷,更加突出地反映了土改斗争的曲折,通过描写人物的心态和性格随着斗争的发展而变化,展现出人物命运与时代交织的宏大主题,从而表达一个重要思想:土地改革是一项伟大的群众运动,它不但以极大的威力改变了中国农村社会的旧秩序,更能深入农民的内心世界,对他们思想、性格的变化产生极大的积极影响。

小说结束在中秋节,工作组离开暖水屯。当他们快到县城、要涉水渡过桑干河时,“一轮明月已在他们后边升起,他们回首望着那月亮,和望着那月亮下边的村庄,那是他们住过二十多天的暖水屯,他们这时在做什么呢?在欢庆着中秋,欢庆着翻身的佳节吧!”这一幕的描写同样源自于丁玲参加土地改革的亲身经历。当丁玲告别温泉屯时,群众恋恋不舍,包饺子为他们送行,一种幸福感油然而生。

“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也是时代的创造者”。曾与农民生活、劳动在一起的丁玲,用自己手中的笔,真实地描绘了重大历史阶段农村百姓的真实面貌,展现了农民从封建压迫中挣扎出来的伟大力量。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