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版:军营观察 PDF版下载

解放军报客户端

兵在掌上阅 亮剑弹指间

能力升级,从营主官开始


■刘 能 王钟卫 本报特约记者 海 洋

第79集团军某旅组织实战化演练,在营指挥员有力指挥下,火力平台实施精确打击。詹丽红摄

中坚不坚, 关键一环就可能成为薄弱一环

回想筹划野外驻训的那次经历,第79集团军某旅作战支援营教导员张修良至今还感觉脸上发烫。

以往,野外驻训都是以营为单位整建制投送,而那次要求各梯队按作战编组编成,作战支援营被打散建制散布在各个梯队。这给人员装备管理和物资器材准备带来不小挑战。

“这么编组,我这个教导员都成光杆司令了!”拿到方案后,张修良忍不住抱怨。

和作战支援营一样面临类似问题的,还有防空营和勤务保障营等几个单位。

“机动途中遭电磁干扰,通信中断怎么办?”“装卸载过程中,遭空中火力打击怎么办?”“任务地区环境恶劣,多辆装备同时遇到故障怎么办?”面对各营主官的困扰和对安全管理的担忧,旅领导的接连发问,让张修良等营主官明白了:“说到底还是眼界思维没上去。”

事后,张修良反思,新体制下营的地位作用更加凸显,对营主官来说,只有具备与新体制相适应的能力素质,才能取得带领营队转型发展的“资格证”。

改革调整后,营级单位专业繁多、任务繁杂。以张修良所在营为例,大大小小几十个专业,任务不间断、动态成常态。基层建设规律难把握,张修良常常感到心有余而力不足。

如何紧贴时代发展提升思想政治教育质效,怎样保证动态分散条件下组织制度落实……刚到任时,面对诸多现实课题,张修良常常感到困惑。

一次驻训演练,为了搞好临战教育,他下了好大一番功夫。然而开展教育时,他在台上讲得慷慨激昂,台下官兵却听得无精打采。

“空喊口号,内容不切任务实际”“话语没有新意,听得耳朵都起茧子了”……弄清缘由,张修良久久难以平静。

“太有同感了!”那天,听张修良聊起这些经历,一营教导员宋冬冬感同身受。

营队专业多,所属各连担负不同保障任务,点多线长。宋冬冬刚从机关科长调整到主官岗位时,凭借机关办事经验抓工作,导致不少工作费力不少,成效不大。

“编制体制调整,武器装备更新,担负任务变化,基层干部能力重塑迫在眉睫。”两名营主官的经历同样拨动着某旅侦察营营长罗亚虎的心弦。

近年来,罗亚虎所在营陆续列装了不少信息化装备。面对厚厚的新装备操作使用说明书和密密麻麻的电路板,罗亚虎深感能力不足。

“营主官具有‘一线作业’优势,对基层情况熟悉、底数清楚、指挥直接、指导方便,如果中坚不坚,关键一环就可能成为薄弱一环。”这些问题引起该集团军领导高度重视。

某旅政治工作部主任李春志说,新体制下营主官处在基层建设的关键位置,能力素质强不强、作用发挥好不好,直接影响基层全面建设质量,如何切实发挥好其应有的中坚作用,是当前部队建设的迫切需求。

把中坚磨尖,是基层建设焕发活力的关键

目送集团军工作组离去的身影,某旅营长夏方俊心中充满了感谢。

一周前,集团军领导机关工作组来到他们营当兵蹲连。“说实话,一开始我们有所担心,怕暴露问题,怕被上级机关批评。”然而,几天后夏方俊发现,集团军工作组是来帮忙的。

整整一周时间,工作组同志和官兵们训在一起、吃在一起、住在一起,对营队建设的瓶颈短板和基层官兵的急难愁盼摸了个门儿清。

提起部分基层干部工作动力不足问题,夏方俊颇感挠头:“一些任职年限较长的干部滋生‘躺平’心态,我和教导员想了不少办法,但效果始终不明显。”

对夏方俊的困惑,集团军工作组此时已心中有数。

“既要注重发挥典型引领作用,也要加强考核督导提升工作动力。”带队领导结合自身工作经验,指导营党委建立量化考评机制,严格日常考核、分类考核和近距离考核,加强精细化管理,并与成长进步、奖励惩处相挂钩,提升干部队伍生机活力。

“把中坚磨尖,是基层建设焕发活力的关键。”该集团军领导介绍,他们着眼新体制新编制对营主官能力素质提出的新标准新要求,紧盯思维理念、工作指导、管理模式等关键环节,聚力打造能力课堂,提升营主官主动学习思考、规划全面建设、解决矛盾问题等岗位任职能力。

每次想起上级领导来营队参加建设形势分析会、给营队画像打分、帮带营队建设的场景,某旅勤务保障营教导员姜世文心中都充满感激。

作为任职不久的营主官,姜世文走马上任时发现,全营60多个专业,人员分布在10多个点位,政治教育人员难集中,组织训练时间难统一,那段时间,姜世文感觉“工作开展很艰难”。

形势分析会上,上级领导带领两名营主官,对营队建设深入复盘分析,指挥作战能力不强、抓建思路不清、管理能力欠缺等问题一一暴露出来。

找到“病因”,上级领导引导姜世文学习训练、管理、指挥等先进经验,为营党委成员讲解集团军梳理编印的新颁法规制度手册,让他很受启发。

“此前,各级颁布了不少法规措施,想要逐个融会贯通真有点找不到方向!”拿着手册,姜世文感觉像拿了个宝贝。

许多基层官兵普遍感觉棘手的问题,这套手册上都有详细的招法对策。随着一个个难题迎刃而解,勤务保障营全面建设逐渐驶入“快车道”。

去年底的跨区演训中,姜世文和营长一起带领全营进行实战检验,经过多个回合的磨砺淬火,营队战时精准保障能力明显提升。

随着集团军营主官工程开展逐渐深入,经历能力升级的营主官们纷纷尝到了甜头。

夯实根基,让中坚切实肩负起应尽职责

“通过参加学习辅导,脑子就像换了‘芯片’一样,我这个合成营营长真正有了合成‘赢’的底气。”坐在野战会议室内,某合成旅一营营长于凯信心十足。

此前的一次演习中,于凯带领步兵分队猛打猛冲,在“敌”强大火力压制下损失惨重,然而配属的高炮、反坦克导弹等作战力量则被晾在一边。事后,他懊恼得直拍大腿。

塞北戈壁风沙滚滚,各战斗集群整装待发,一场实战化演练即将打响。

营指挥车里,于凯着眼复杂战场态势,熟练操作信息指挥系统,指挥各分队协同陆航、特战等新型作战力量勇猛冲锋,圆满完成战斗任务。

“旅党委有意识地交任务、压担子,让我们在岗位实践中淬炼成长。”走出车,于凯感慨不已。

当时,旅里接到跨区演训任务,时间已经很紧迫了。考虑到此前该营在演练中暴露出的短板,旅党委再三考虑,还是把主攻任务交给了于凯,目的就是让他们经受磨炼。

那些天,于凯带领指挥员争分夺秒研练战法,最终打了一场漂亮的“翻身仗”。

“只有夯实根基,锤炼能扛事的‘高个子’‘铁肩膀’,才能让中坚切实肩负起应尽职责。”该集团军领导介绍,参与营主官能力提升工程后,越来越多的营主官已可以更好地履行职责,展现更多作为。

某旅修理营营长周斌没想到,作为修理保障力量,他们也可以借助“科技+”推动装备保障转型升级,使其成为装备保障能力新的增长点。

“感觉像做梦一般!”走在全新的修理工间内,周斌忘不了当时各级领导与他交心畅谈的情景。

“着眼未来信息化战场,后勤保障能力必须要插上信息化翅膀。”当时,恰逢集团军营主官能力提升工程开展之际,军旅两级常委领导下到营队,开口第一句话就拨动了周营长的心弦。

那天,集团军工作组和他聊到很晚,帮助他拓宽思维,为营队装备保障能力转型规划“蓝图”。

说干就干。趁着营队修建修理工间的契机,他们联合上级机关和地方科技力量创新攻关,研发出了集信息获取、融合分发、辅助作业等功能于一体的装备维修作业管理系统。

“以前送修装备,既要看装备履历书,还要签订装备交接文书,既费时又费力。”周斌说,如今他们利用移动终端轻轻一扫装备上的二维码,就能获取送修装备基本信息、技术故障等数据,方便又快捷。

如今,该营已具备为部队中修大型装备等保障能力。

走出修理工间,冬日暖阳洒落在周斌脸颊上。遥望远方,周斌眼神中透露着坚定:“作为中坚力量,我们一定要发挥中坚效能,肩负起胜战保障大任。”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