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版:基层传真 PDF版下载

解放军报客户端

兵在掌上阅 亮剑弹指间

好故事,就该原汁原味地讲

——来自第七十七集团军某旅的新闻样本分析③


■林亿涵 本报特约记者 李佳豪 通讯员 贾文鑫

“第一年报考军校,离录取分数线仅几分之遥;第二年,因为生病住院再次与军校擦肩而过;病愈出院后,我因综合表现优异被推荐为士兵保送入学对象,却因年龄超限被取消资格,又一次错失了成为军官的机会……”

在第77集团军某旅“练兵备战标兵”先进事迹报告会上,曾在某联合演习中担任分队指挥员,并被导演组评价“能力完全堪任军官”的中士申畅一开口,就让同样经历了两次军考落榜的中士姜奎一激灵:“这说的不正是我嘛!”原本对报告会“无感”的姜奎瞬间打起了精神,一脸好奇地听下去。

“后来我干脆破罐子破摔,打算满服役期就退伍”“混日子很悠闲,不过旁人投来的目光却很沉重”“我甚至成了连队反面典型”……台上,申畅讲述着自己身处谷底时的心路历程;台下,姜奎一边点头一边小声感叹,“这和我现在的状态一模一样。”

“按照剧情发展,接下来他该讲自己的成长‘拐点’了。”申畅的讲述过半,姜奎以吐槽的口吻对战友说,“你信不信,马上就要进入‘打鸡血’‘灌鸡汤’环节了。”

入伍多年,聆听过很多先进事迹报告会,姜奎自诩早就看破了其中“套路”。然而没有跌宕的剧情、生硬的“拐点”,也没有空洞的说教……申畅的讲述并没有朝着姜奎预测的方向发展,而是把一件件小事娓娓道来,将自己的无奈与不甘、动摇与坚定、消沉与警醒不加修饰地展现在战友面前。

“既然当不了军官,那么就把军士当到极致!”申畅话音落下,会场沉寂片刻后,倏地爆发出热烈的掌声。

“这样一篇质朴感人的讲稿,差一点儿被改得面目全非。”该旅一名领导告诉记者,在前期审阅“练兵备战标兵”的发言稿时,他们发现,申畅的稿子明显被人修改过,通篇有很多对仗工整的“四六句”、大而空的“场面话”,与其说是成长经历的分享,不如说是居高临下的说教。

“事实上,‘材料味’太浓、‘说教感’太重等问题,在标兵们的讲稿初稿中还比较普遍。”该旅政治工作部领导对记者说,先进事迹报告会本质是一堂教育课,“如果官兵不爱听标兵的故事,那教育的目的就无从谈起。”

什么样的事迹报告会才能为官兵们所接受呢?先进事迹报告会组委会给出的答案是:说真话、心里话,用真实、真诚、真情打动官兵。为此,他们明确要求标兵们不得拔高事迹,不用遮掩瑕疵,不必空说大话;同时,除了对讲稿进行必要的原则性、方向性审核外,其他人不得对讲稿进行“润色”“斧正”。

就这样,一篇篇原汁原味,并带有土味、趣味、回味的事迹报告稿接连出炉。

“听了就感觉,他们的讲述不是硬塞过来的,而是轻轻地递到你的耳边,我们很容易接受。”姜奎对记者说,虽然自己对于这场事迹报告会的“预言”无一应验,但他确信,今天将会是改变自己的一个“拐点”。

微议录

真情实感最动人

■刘群芳

举行先进事迹报告会是部队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一项重要形式,想要达到走心入脑的目的,就必须做到内容能让官兵听得进去、信服感动,进而把先进典型当作榜样目标比照着做。

但必须承认,有些先进事迹报告会虽然形式搞得轰轰烈烈,效果却是“雨过地皮湿”,其原因很大程度上是事迹分享“套路”大于“真诚”:要么习惯“吹气球”,在讲述中故意拔高、移花接木;要么善于“做文章”,内容苦心剪裁,文字刻意润色;要么喜欢“喊口号”,看似热热闹闹,实则“毫无营养”。

吸引人才能教育人,打动人才能说服人。这给我们提了个醒:举办先进事迹报告会必须坚持“真”字当头,用真诚的身边人、真实的感人事、真情的走心话感召官兵,激起他们的情感共鸣。这样,才能达到“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的教育效果。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