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版:长征副刊 PDF版下载

解放军报客户端

兵在掌上阅 亮剑弹指间

清新的女性形象

——关于小说集《青城》的笔谈


刘玉纯:茅盾文学奖获得者徐则臣的小说创作宽阔复杂,态势蓬勃,题材广泛,人物丰富,技巧纯熟,每一篇都有它的耐读之处。徐则臣有这样3篇小说,从创作时间上看前后跨度十几年,有很强的关联性。它们就是徐则臣最新的小说集《青城》(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2021年10月)里收入的中篇小说《西夏》《居延》、短篇小说《青城》。这本小说集无论形式还是故事,都显得格外清新而别致。

徐则臣十分擅长在中短篇小说中造一个谜或解一个谜。这个“谜”仿佛是他设置在文字丛林中的“机关”,一触即发,直抵人心。这次也不例外。三个作品虽然都是讲述情感故事,但作家在小说中设置的“机关”以及最后引爆的“炸点”不同,作品也因此能够引人入胜。

《西夏》直到结尾处都没有交待女主人公西夏来自何方,留下一个开放式的结尾,故事环环相扣,文字行云流水。字里行间刻录下世道人心,一个清新可爱的女性人物形象跃然纸上。《居延》讲述了一个年轻女性从“无我”到“有我”,从“不能自立”到“自立”的故事。居延最终寻找到自己的过程蕴含着的思辨光芒,将读者带入更深层次的人生思考。在《青城》这个短篇里,老鹰的意象多次出现。让人印象最深的,无疑是“我”与青城一起去看老鹰,青城兴奋地喊哑了嗓子。“飞翔的老鹰”这一极具冲击力的动态意象,表征着青城对美好爱情的渴望、对梦想的追求。

徐则臣对《青城》这个短篇倾注了大量心血,断断续续写了十年,而将小说集的书名定为《青城》,亦足见作者对“青城”这个人物的情有独钟。作家希冀着每一个读者都可以在书中读到属于自己的“青城”,找到自己的奋斗足迹和青春梦想。

徐则臣:十几年前写过两个中篇,《西夏》和《居延》,西夏和居延都是小说中女主人公的名字。这两个名字有来头,一是历史上的西夏王朝,一是汉唐以来西北地区的军事重镇。实在是喜欢这两个词。人名有暗示,西夏和居延两位女士在小说中最终展开的经历和命运,想必跟她们的名字也有关系。写作者常有莫名的执念。写完《西夏》和《居延》,总觉得还得再有一篇小说和一个人,这个人叫青城,她来了,三姐妹才算齐了。西夏、居延、青城,这3个词放在一起是多么合适,三姐妹相聚在一起是多么美好。但是这个叫青城的姑娘、这篇叫《青城》的小说,迟迟不来,一晃十年过去。十年里从未忘记过“青城”,十年来也从未放弃过《青城》。

现在,《青城》来了。我去过杜甫草堂,也了解过成都的地形、历史和杜甫当年来浣花溪边置茅屋过生活的传奇。穿行在公园曲折的小路上,我又想起在峨眉山道上头脑中冒出的那个名字。青城,心里揪扯地疼了一下,突然觉得这个人物呼之欲出了,她必定美好得让人心碎。就她了,回来开始写《青城》。

我喜欢鹰,喜欢看它们的翅膀舒展若垂天之云。我也一直向往到高山之巅去给那些飞翔的鹰拍照。我喜欢成都,但写到成都的方言时心里没底,小说写完后,发给成都的朋友看。朋友说,《西夏》《居延》《青城》如果都是中篇,故事丰足之外,另有形式均衡之美。我深以为然。但小说有了自己的意志后,只能行当所行、止当所止。于是自我安慰:自然而不工斧凿亦是另一种美。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