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版:长征副刊 PDF版下载

解放军报客户端

兵在掌上阅 亮剑弹指间

春回大地话惊蛰


■方 媛

“春雷响,万物生。”二十四节气作为一种时序系统,反映着我国古人对天地运行与四时交替的思考。

惊蛰是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三个节气,古称“启蛰”,元代吴澄撰写的《月令七十二候集解》将其描述为“二月节”。惊蛰作为二十四节气之一,出现于夏商时期,最早见于《大戴礼记·夏小正》:“正月必雷,雷不必闻,惟雉为必闻。”意思是,正月必会打雷,雷声会使冬眠的动物苏醒,所以叫“启蛰”;后淮南王刘安作《淮南子·天文训》时,为避西汉景帝讳改作“惊蛰”,也因“惊”字的生动传神沿用至今。关于“惊蛰”,最完整、科学的记载来自《淮南子·天文训》,书中记载:“加十五日指甲,则雷惊蛰,音比林钟。”意思是,雨水增加十五日,北斗斗柄指向甲位,惊雷响起,惊蛰便到了。俗话说:“惊蛰到,仲春始。”《黄帝内经·素问·四气调神大论篇》曰:“春三月,此谓发陈,天地俱生,万物以荣。”惊蛰一过,春天就算是真的来了。

历史上的惊蛰却并不总是排在“二月节”,它的次序曾发生过数次变化,如被放在立春后的“正月中”。在我国古代众多天文学家、历史学家的努力下,于南宋时期定准。

一年之计在于春。惊蛰的到来往往意味着春耕时节的开启。中国古代以农业立国,节气是庄稼人判断农时的重要依据。常年务农的人家在惊蛰节气前后会敏感地觉察到气候微妙的变化,从而开始安排一年的农事。惊蛰一过,庄稼人就要忙起来了。这时候到地里走一走,微微一嗅就能感受到泥土的芬芳。小雨酥酥麻麻地落着,土腥气夹着草的芳香,与晨间露气细细密密地裹着人,那滋味是一种无法言状的舒畅。

在我国南方长江流域,多数年份惊蛰时节的气温稳定在10摄氏度以上。气温升高,雨水增多,有利于水稻播种,许多夏季结实的果树也在这时开出花朵。我国古代将惊蛰节气的十五天分为三候:“一候桃花始,二候仓庚鸣,三候鹰化鸠。”生动描述了春回大地,桃花绽放,黄莺啼叫,燕子飞回的美好景象。

惊蛰作为一年劳作的开端,对于古人的农事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正因如此,在这一节气,不同地区就衍生出不同的传统习俗。

《千金月令》记载:“惊蛰日,取石灰糁门限外,可绝虫蚁。”在潮湿的南方农村,人们在惊蛰这天燃烧晒干的艾叶熏蒸房屋,或撒上石灰驱赶蚊虫,这些行为也有辟邪避灾之意。《周礼》记载:“凡冒鼓必以启蛰之日。”在古人看来,惊蛰是由春雷引起的,而神话中的雷公以锤和鼓制造雷电。于是,惊蛰这天,百姓蒙鼓皮祭祀雷公,以期盼当年风调雨顺。这些与自然节气息息相关的仪式,是古代人民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今,虽然其中的辟邪避灾之意已经不复存在,但尊重自然、顺应自然的智慧和探究自然节律的文化寓意却保留了下来,并成为中华民族珍贵的文化遗产。

现在,随着社会进步、农耕方式与生活方式的改变,人们从事农业生产的方式更加科学、精细和多样,对传统节气的依赖相比以往要少多了,但惊蛰这个古老的节气却以文化传承的方式永久地保留了下来。唐朝诗人元稹有诗云:“阳气初惊蛰,韶光大地周。桃花开蜀锦,鹰老化春鸠。时候争催迫,萌芽互矩修。人间务生事,耕种满田畴。”春三月,正是人间好时节;惊蛰到,春雷微雨众卉新。不误农时,不负春光,愿大家伴随着这个古老的节气,开启一年新的耕耘。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