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燃烧了16天的北京冬奥会主火炬在“鸟巢”缓缓熄灭,我们记忆中留下的有开幕式夜空的迎客松、闭幕式上的送别柳,有人见人爱的冰墩墩,还有雪如意、冰立方、雪游龙、冰丝带、雪飞天、冰菱花……应该看到,这届“真正无与伦比的冬奥会”留给我们的,更有可抵岁月漫长的巨大精神文化财富。
一
冬奥会上,哪些场景让我们瞬间泪流满面?
“升国旗奏国歌让我热泪盈眶。”夺得短道速滑男子1000米比赛金牌的我国选手任子威,在走下领奖台后激动地对记者说。
同样的感受,还有站在领奖台上唱着国歌、泪流满面的徐梦桃。四届冬奥会的参赛经历、10多年的执着坚守,今朝终于圆了冠军梦。当五星红旗高高升起时,徐梦桃抑制不住内心的激动,任泪水肆意流淌。
在观看冬奥会比赛时,我们不难发现:许多运动员在冲过终点线、赢得奖牌后,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挥舞国旗。
让人印象深刻的是,在最为艰苦的越野滑雪女子30公里集体出发(自由技术)的比赛中,在风雪中滑行了将近一个半小时的挪威选手特蕾丝,快到终点线时,筋疲力尽的她接过队友递过来的国旗,挥舞着冲过终点线。特蕾丝和她手中的国旗,就这么深深地定格在了人们的记忆中。
追求卓越是奥林匹克运动的核心内涵,它崇尚的是拼搏,倡导和激励的是荣誉。为祖国而战、为荣誉而战——源自爱国主义的荣誉感,是广大参赛运动员顽强拼搏的不竭动力。
在奥运史上,“奥林匹克精神的背后是家国荣耀”逐步成为了大家的共识。这一点,也通过奥运会的颁奖仪式得到了淋漓尽致的表达。
第一届现代奥运会在希腊举行时,获得冠军的选手才能得到一枚银质奖牌和橄榄枝编织成的花冠,亚军选手得到的是一枚铜质奖牌和月桂枝编织成的桂冠。到了第二届奥运会,组织者没有给冠军获得者发放奖牌,只发给了一件艺术品作为纪念。自第三届奥运会后,组织者才给获得前三名的选手分别颁发金银铜牌,并在赛后举行庄严的颁奖仪式。
给获奖运动员以至高无上荣誉感的颁奖仪式,随着时间的推移,得到了不断强化。上个世纪五十年代,国际奥委会通过相关决议,对金银铜牌的制作和颁奖仪式做了规定,并一直延续下来,成为奥林匹克运动最具精神意义的文化议程。
冬奥会的颁奖仪式与夏季奥运会有所不同。夏季奥运会的颁奖仪式是在赛后分别举行的。冬奥会的颁奖仪式受气候条件的影响,则是集中举行的。本届冬奥会就在北京和张家口两个赛区,设置了两个具有特殊文化标记的颁奖广场。
站在北京冬奥会颁奖广场前,你能感受到荣耀殿堂带来的仪式感。这种仪式感在中国文化元素的烘托下,显得更加热烈庄重,提升了获奖选手的荣誉感和自豪感。
冬奥会是赛场,更是课堂。从获奖选手挥舞国旗流下的热泪,到充满荣誉感的颁奖仪式,我们懂得一个道理:拿在手中的金牌是赛场上最重的,心底分量最重的则是祖国。
二
“更快、更高、更强”,是国际奥委会于1913年写入《奥林匹克宪章》的。在冬奥会赛场上,参赛选手不仅要创造“更快、更高、更强”的佳绩,也要面对“更快、更高、更强”的挑战。
为什么这么说呢?
冬奥会的比赛项目太快了。雪橇雪车运动被喻为“冰雪F1”,最快时速可达每小时140公里。特别是钢架雪车,参赛选手的下巴与冰面的距离仅有10厘米左右,除了头盔外没有任何保护。
冬奥会的比赛项目太高了。跳台滑雪比赛的跳台有100多米高,要从跳台上飞驰而下,并在空中飞行几十米,恐高的人肯定没戏。此外,越野滑雪速降、自由式滑雪大跳台、自由滑雪空中技巧等比赛项目起跳的高度也不低。
冬奥会比赛项目的强度太大了。虽说夏季奥运会的十项全能、铁人三项比赛项目强度不小,但与冰天雪地的滑雪比赛项目相比,还是差一点。我国选手孔凡影在北京冬奥会上,在12天的时间里参加了6项比赛,是冬奥会上响当当的“参赛劳模”。她说,“要命的和不要命的都参加了”,可见比赛强度有多大。孔凡影不是“铁人”,但胜似“超人”。
俄罗斯奥委会选手亚历山大·博利舒诺夫,在北京冬奥会上获得了3金1银1铜,成为历届冬奥会上在一届赛会中获得奖牌最多的越野滑雪选手。他在整个冬奥会期间,几乎不停地在冰天雪地里参加比赛,比赛的强度超出了大家的想象。
冬奥会项目与夏季奥运会项目相比,还有一个突出的特点就是“险”。雪上运动员,几乎没有不是“百摔成材”的。很多冬奥会参赛选手,在最初参与冰雪运动时,面临的第一个问题就是“恐惧”。中国钢架雪车第一人、从跳远转项的耿文强曾说过:“那种恐惧感毕生难忘。”
在北京冬奥会上夺得2金1银的谷爱凌,也不讳言自己曾经“恐惧”过,只是自己在热爱和坚持中很好地化解了,在一次又一次的摔倒中培塑了一颗勇敢的心。
参加男子单人雪橇比赛的格鲁吉亚选手萨巴,也曾恐惧过。12年前,他的堂哥曾在雪橇训练中发生意外去世。但是,萨巴没有退缩,而是勇敢地站在了北京冬奥会的赛场上,在34位参赛选手中以排名31位的成绩完成了比赛,遂了堂哥的心愿,也实现了自己的奥运梦想。他这种“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勇气,令人肃然起敬。
没有足够的胆量,不具备挑战“更快、更高、更强”的勇气和运动水平,想在冬奥会上完赛并取得有效成绩,是非常困难的事情。奥林匹克精神的内涵和外延都很丰富,具备一定的血性和胆量,也应该是其中应有之义。
一个普通的士兵要成长为一个勇敢的战士,血性和战斗精神是不可或缺的。在冬奥会赛场上,众多运动员给我们树立了学习的榜样。
三
2021年,历经百余年的奥林匹克格言“更快、更高、更强”加入了“更团结”,以强调在面对各种矛盾、冲突和新冠肺炎疫情的背景下,全世界团结的重大意义。
在本届冬奥会上,发生在短道速滑赛场的一幕,至今令人难忘。在短道速滑男子1000米的决赛中,老将武大靖紧随任子威其后,在卡住对手超越路线的同时,示意任子威冲上去。得到了队友的“掩护”,任子威第一个冲过了终点,赢得了这个项目的金牌。
赛后,武大靖在谈到这个细节时说:“保护任子威就像‘换命’!”于是,我们看到了任子威在赛后新闻发布会上哽咽地说:“没有他俩(武大靖和李文龙)中的任何一个,我都拿不到这枚金牌。这枚金牌不是我的金牌,这是团队的金牌。团结协作是中国短道速滑队的传统。”
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团结意味着什么?武大靖做出了这样的回答:出现了问题,团队一起扛。中国短道速滑队用奉献和牺牲成就着团队的荣光,诠释着团结、卓越的奥林匹克精神。
和中国短道速滑队一样,夺得了2枚冬奥会金牌的我国自由式滑雪空中技巧队,也是一个愈挫愈勇的金牌团队。在北京冬奥会自由式滑雪空中技巧混合团体比赛中,他们没能如愿收获金牌。在比赛中出现失误的贾宗洋觉得自己愧对团队和队友信任,不断地自责。队友徐梦桃安慰他说:“我们三个人在一起就是中国队,要进就一起进,要退就一起退。不能因为一个前滚翻的失误,就阻止我们继续绽放。”
在后面的比赛中,毫不气馁的中国自由式滑雪空中技巧队,不负众望,团结拼搏,为中国代表团贡献了2枚金牌。
场上是对手,场下是朋友。在赛场之下,也出现很多暖心的一幕。
在冰壶混双循环赛中,中国冰壶混双组合以5∶7不敌美国队。赛后,我国选手范苏圆和凌智面带微笑,祝福对手克里斯托弗·普利斯和维多利亚·珀辛格取得了比赛的胜利,并送给他们精美的“冰墩墩”奥运纪念徽章。之后,美国选手也回赠了纪念徽章。
“体育一定是用来团结人们的。”自由式滑雪女子坡面障碍技巧决赛中,当瑞士选手玛蒂尔德·格雷莫德的最后一跳超越了自己时,谷爱凌上去给了对手一个祝贺的拥抱;当爱沙尼亚选手凯莉·西尔达鲁的最后一跳不如自己时,谷爱凌上前给了她一个安慰的拥抱。比赛结束,结果被抛在了一边,三人紧紧地拥抱在了一起,共享运动带来的快乐。
在闭幕式上,国际奥委会主席巴赫在致辞中说:“每一个运动员都力争取得最佳成绩,但也希望竞争对手取得最佳成绩,并为他们加油。我们为此深受感动。你们不仅彼此尊重,还相互支持。”
赛场上的团结协作,众人一心,才能挑战极限,赢得胜利;赛场下的团结友谊,互相支持,才能共克时艰,迎接美好未来。在疫情防控背景下,北京成功举办冬奥会,完美演绎了赛场内外殊途同归的团结,成为了人类共赴未来的非凡典范,也必将成为奥林匹克精神家园中一笔宝贵财富。
四
两强相遇勇者胜——如果说这是赛场制胜的第一个定律的话,那么赛场制胜的第二个定律就应该是:两强相遇智者胜。
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在冬奥会上,确实有不少充满了谋略智慧的战例。
冰壶比赛被喻为是“冰上的国际象棋”,交手的双方不仅要比拼投壶的准确率和击打成功率,还要进行智力的角逐。在女子冰壶的循环赛中,中国女队开场不利,一上来就遭遇了三连败。输了三场比赛后,中国女子冰壶队痛定思痛,发现自己输的不是技术,而是在战术上出现了问题。于是,她们果断变阵,由打四垒的队长韩雨担任三垒,由队中参加过冬奥会的老将王芮担任四垒。这一变阵很快取得了奇效。在接下来的比赛中,她们用“牛皮糖”战术,分别战胜了平昌冬奥会的冠军瑞典队和亚军韩国队。
对抗项目需要“烧脑”,非身体接触的比赛项目也需要很高的战术素养和谋略智慧。自由式滑雪女子U型场地技巧比赛和单板滑雪男子大跳台比赛,都要进行三轮的角逐,才能决出最后的冠军。三轮比赛,你是想先声夺人先上难度,还是以稳为主,后发制人?每一轮比赛,你出什么招数,都直接影响着比赛的走向。代表中国队出战的谷爱凌和苏翊鸣,针对参赛选手的状态和表现,拿出了有针对性的比赛策略,最终还没等到自己的最后一跳,就把冠军攥在了手心里。
在赛场谋略方面,欧美选手在激烈竞争中也有出色表现。速度滑冰女子集体出发项目,是一个纯属个人比拼的比赛项目,“计谋”发挥的空间很小,通常的打法基本上都是大家采取跟滑战术,保存体力,在最后关头再伺机突然发力。然而,加拿大两名选手在比赛中用了一个奇招:老将瓦莱丽·马尔泰在比赛开始不久,就不按常规地突然发力,领先第二集团差不多有50多米。
瓦莱丽·马尔泰不走寻常路的滑法,令大家猝不及防,跟也不是,不跟也不是,节奏完全被打乱了。最后一圈时,埋伏在人群中、很好保存了体力的另一名加拿大队员伊万妮·布隆丁趁机杀出,抢占了头名的位置。如果不是荷兰选手技高一筹、用微弱优势冲线,这个项目的金牌差一点就被加拿大选手收入囊中。
赛场如战场。奥林匹克精神倡导的卓越,不仅是体力和技术层面的,也是智慧和谋略层面上的。在变幻莫测、对抗激烈的冬奥赛场上,闪烁着许多充满想象力的谋略与创新,值得我们军人去汲取和借鉴。汲取和借鉴,不是光说不练,而是应该通过反复实践,以磨砺我们智慧的刀锋。
五
1206年,在一个风雪交加的日子,在时值内战的挪威,两名用桦树皮包住腿脚、脚踩桦木板材质滑雪板的士兵,怀抱当时只有两岁的国王哈康四世,在雪地上翻山越岭,拼命摆脱追捕他们的敌人。最终,他们依靠过硬的越野滑雪技能,把哈康四世顺利地护送到了安全区。
后来,为了纪念这一历史事件,挪威每年都要在当年两位勇士护送王子的路线上,举行约35英里的马拉松越野滑雪赛。现今冬奥会的男子50公里和女子30公里越野滑雪比赛项目,就是从挪威这项马拉松越野滑雪赛演变而来的。
奥运会很多比赛项目的“鼻祖”,都是人类生产生活实践中的一些基本技能,后来经过用严格的规则加以规范,才变成了赛场上的比赛项目。古代奥运会很多比赛项目最初都比较粗放,特别是有些对抗激烈的比赛项目,常常很血腥,甚至可能危及参赛选手的生命。在严格的规则限制下,体育比赛才逐步变得更加安全、健康、有序、完美。奥林匹克运动的发展史,是不断对各个比赛项目进行优化规范的历史,也是敬畏规律、尊重科学、不断进步的文明史。
在本届冬奥会上,国际滑联仍在对短道速滑等比赛的规则进行调整优化。混合团体比赛项目和女子比赛项目的增加,更是顺应了冰雪运动的发展规律,促进了奥林匹克运动健康、协调、科学、全面地发展,受到了大家的广泛支持和欢迎。
竞争是奥林匹克运动的鲜明特点,也是推动人类社会进步的重要途径。竞争促使人类完成了从规则意识向规律理念的进阶,从而建立了对科学精神的尊崇。正是有科技力量的加持和对科学精神的尊崇,奥林匹克运动才成为人类重要的精神家园,推动了人类文明的进步。
北京冬奥会在办赛、参赛、观赛的全流程中,融入了大量科技创新,献给世界一个全新的具有标杆意义的“科技冬奥”。科技创新不仅满足了北京冬奥会筹办和办赛需求,也为中国选手创造佳绩插上了翅膀。
9金4银2铜,排在金牌榜的第三位,中国体育代表团在冬奥会上取得的历史上最好成绩里,科技创新功不可没。可以说,每一块奖牌背后都凝聚着科学的力量。与高纬度的一些国家相比,我国冰雪运动水平还是相对落后的。一段时间以来,为了赶上时代发展的潮流,追上世界冰雪运动发展的步伐,我国在选材、训练、比赛等方面都加大了投入力度。这一点,特别体现在科技投入上。
为了给运动员找到最佳运动姿态,使其在运动中产生的阻力最小,以提高滑行速度,我国建立了体育综合训练风洞实验室,组建了相关的专家团队,超过300名冰雪运动员接受了风洞测试和训练;为掌握运动员在高强度训练中心电、血压、血氧、体温等实时动态,以确定更加科学高效的训练方式方法,科研人员研制出了无感穿戴智能设备;为提升比赛服装的减阻性能,北京服装学院相关专家团队经过反复研究实验,最终把比赛服装的减阻性能提升了10%……
9枚金牌和3亿多人参与冰雪运动,是世界冰雪运动发展史上瑰丽的画卷,是奥林匹克运动发展的里程碑。在这一伟大历史进程中,我们永远要相信科学精神,这也是奥林匹克运动告诉我们最为朴实的真理。
本版图片来源:新华社
版式设计:贾国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