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版:长征副刊 PDF版下载

解放军报客户端

兵在掌上阅 亮剑弹指间

以己为舟济苍生


■李永胜

来天津宁河烈士陵园观瞻于方舟烈士纪念馆,思想得到洗礼和升华的同时,还得到了一本介绍烈士生平事迹的书《于方舟》(中共党史出版社)。仔细品读这本厚重的人物传记,能从中探寻中国革命的制胜密码。

以己为舟济苍生,这是于方舟烈士短暂革命人生的真实写照。通过阅读这本书,我们对为救国救民而不断求索、未满28岁就英勇就义的于方舟有了一个全面深刻的认识和了解。于方舟烈士的这部人物传记,生动形象地再现了他在天津建立党组织、开展学生运动、领导农民运动等重要革命活动的历史画面,让我们读懂了革命先烈的爱国情怀,读懂了共产党人用鲜血和生命书写的忠诚与信仰。

于方舟原名于兰渚,1900年生于直隶省宁河县(今天津市宁河区)。1917年秋,于方舟以优异成绩考入直隶省立第一中学。天津学生联合会成立后,于方舟被选为天津市学联评议会的委员,随后他组织“新生社”,创办《新生》杂志,与周恩来领导的“觉悟社”一起,为团结天津进步青年、传播革命真理共同开展斗争。在革命的洪流之中,于方舟不知疲倦地忙碌着。发动群众投入轰轰烈烈的国民革命运动之中,组织领导天津工人大罢工,成立天津各界联合会,发表爱国演讲,创办《工人小报》和《救国报》……从而开启了他轰轰烈烈的革命斗争生涯。

于方舟在与敌人进行不屈不挠的艰苦斗争中,始终表现出大无畏的革命英雄主义气概。1920年1月29日,20岁的于方舟和22岁的周恩来等率天津爱国学生千余人赴直隶省公署请愿,要求政府释放此前被捕的爱国人士。学生的正义行动遭到军阀的野蛮镇压,于方舟与周恩来、郭隆真等请愿代表被捕入狱。在狱门铁窗之内,他们并肩战斗了170多个日夜,在全国舆论和天津各界群众声援下,最终于1920年7月被释放。

面对神州破碎、民不聊生的凄惨景况,于方舟自警道:“狂澜四面严相逼,群生彼岸须舟亟。方舟负任一何重?方舟遭境一何逆?”遂以“方舟”为名,以此自奋,愿做“渡人之舟”,立志把祖国人民从水深火热中拯救出来。1922年,于方舟考入南开大学,第二年经李大钊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成为天津党组织的创始人之一。1924年1月,他以共产党员身份参加国民党一大,同毛泽东等人一起当选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候补委员,参与领导第一次国共合作。在五卅运动中,于方舟领导了天津工人的罢工斗争,有力地推动了国民革命事业的发展。

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于方舟以中共顺直省委组织部部长的身份领导了冀东第二次玉田暴动。10月底暴动失败,他率部突围时不幸被俘。在狱中他受尽酷刑、坚贞不屈。1927年12月30日,于方舟被敌人枪杀在玉田城南门外……在被押赴刑场的途中,不满28岁的他泰然自若,目光中唯有坚定。他以抛头颅、洒鲜血的坚定与悲壮,践行着“以己为舟济苍生”的铮铮誓言。

一个民族的存在、崛起和强盛,离不开一代代儿女的奋斗与牺牲。读《于方舟》,我始终被于方舟的事迹和精神震撼着,他的自警之作《方舟歌》更是让人感动,在这首慷慨激昂的诗作中,于方舟激励自己“努力壮尔神,努力执尔柁”,哪怕“苍茫大海中,方舟一叶如萍梗”,唯愿“战胜眼前魔,何愁苍海阔”的场景时常闪现在我的眼前。

“不能忘记走过的路,不能忘记为什么出发。”作为新时代革命军人,我们要传承红色基因,站在新起点上,立足本职,把革命先辈开创的伟大事业不断推向前进。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