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60年代,我国在试制歼-6战机过程中,曾出现过导管扩口后气密性不好的质量问题。负责生产导管的国营112厂油箱导管车间,是严格按照规范要求生产的。一时间,科研人员陷入了困境。
导管被称为机体的“血管”,一旦出现问题,后果不堪设想。歼-6战机机身遍布上百种类型导管,系统规格极其复杂,故障问题排除难度大。
时任油箱导管车间主任马龙文找到技术员马俊生,一见面就急匆匆地说:“手艺人常说‘砍的没有旋的圆,旋的没有挤的圆’,你觉得有没有道理?”
马俊生回答说:“砍是手工作业,重复精度不高;旋是机械加工,但人为操作也影响精度。挤压是靠模具成型,人为因素最小,加工质量最好。”
“你说的有道理,我们用挤压方法试试。” “二马”一拍即合。
说干就干,马龙文马上组织攻关小组进行分析论证,探索出全新工艺。经过多次试验和改进后,扩口导管经受住了气密试验的考验,他二人成功攻克导管扩口后气密性不好的问题。
之后,挤压扩口新工艺被正式编入歼-6战机制造工艺规范,并应用到实际生产。
1963年,重新试制后的歼-6战机首飞成功。“二马”攻坚造导管的故事在工厂广为流传,成为我国航空工业史上的一段佳话。
上图:歼-6战机。
金 波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