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版:军事论坛 PDF版下载

解放军报客户端

兵在掌上阅 亮剑弹指间

战术训练重在设计


■李晓峰 蒋效力

如果把战术训练形成作战能力的过程,比作是建造一幢房子;那么,如同建造这幢房子之初,工程设计人员要对房子的功能用途、结构用料、施工方式等进行预先构思与安排一样,战术训练的组织者也要对战术训练活动进行相应的设计。所谓战术训练设计,就是在战术训练展开之前,组训者依据作战任务,结合部(分)队实际,对战术训练的目的、内容、方法、保障等进行的一系列设想与构思活动。战术训练设计的质量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战术训练的质效。增强战术训练设计的科学性,关键在于把握以下几个重点环节。

着眼作战需求明确训练目的。练为战,军事训练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就是为了实战,仗怎么打兵就该怎么练。战术训练在展开之前,组训者首先要解决“为什么训”的问题,也就是明确战术训练的目的。即通过战术训练要解决什么问题、提升哪些方面的能力等。比如,组织一次战术演习,组训者确定的训练目的是通过演习检验受训部(分)队对某种战法的掌握与运用情况。那么,关于演习的训练问题选定、训练方法运用、训练条件设置,都应紧紧围绕这一训练目的的实现来展开。离开了特定训练目的,设计上述内容时就会迷失方向。

着眼作战任务精选训练内容。在明确训练目的之后,组训者就要思考“训什么”的问题,即训练内容。训练内容是军事训练的核心要素。选定训练内容,通常按照以下思路进行。首先,分析作战任务。在搞透作战任务、作战对手、战场环境的基础上,确定战术训练课题。其次,分解作战行动。针对战术训练课题,梳理作战阶段及主要行动。在此基础上,基于作战阶段确定训练问题,基于作战行动确定具体训练内容。第三,梳理作战重难点。作战过程中的重难点,就是战术训练的重难点。作战需要什么,在平时训练中就要专攻精练什么。未来作战是基于网络信息体系的一体化联合作战,为此,组训者在设计战术训练时,应突出联合作战背景的设计,以增强受训者的体系意识和联合意识;应突出信息系统作战运用设计,以增强受训者建网、用网、护网的能力;应突出无人化、智能化作战力量设计,以增强受训者运用无人化、智能化作战力量的能力。

着眼训练效益优选训练方法。确定训练内容之后,组训者需要思考“怎么训”的问题,即训练方法。训练方法是实现训练目的的途径,是联结组训者和受训者的桥梁,也是确保训练效果的关键。组训者要通过一套训练策略,想方设法使受训者掌握作战的方法。具体而言,就是优化训练过程、创新训练形式等。着眼打牢能力根基,强化战术基础训练,只有经常训、反复训,才能巩固和提高基础能力;着眼提高综合能力,强化连贯训练,将技能训练与战术训练穿插结合,基础训练与应用训练配套连贯,战役训练与战术训练渗透整合,才能提高整体能力;着眼实战需要,强化信息化智能化对抗训练,结合未来战场和作战任务,开展针对性、适应性、对抗性训练,提高部队实战能力。

着眼实战环境匹配训练条件。在设计战术训练内容、方法的同时,组训者还要同步考虑“在什么条件下训”,即训练环境。训练环境是军事训练的重要载体和依托。环境是作战的重要外部条件,作战环境越复杂对作战能力的要求就越高,对作战结果的影响就越大。为此,设计战术训练环境要着眼未来实战需要,设置逼真的环境条件。在自然环境设置上,强调围绕地形地貌,突出城市、海拔等条件的精确设定;围绕天候气象,突出影响部队行动的夜间和不良天候条件的精确设定;围绕水文因素,突出影响部队行动协同的潮汐、海浪、浪涌条件的精确设定。在社会环境的设置上,增加民情、社情等因素,突出不同民族习俗、不同宗教信仰、不同民间团体等内容的设定。在战场环境的设置上,选择与作战地区相似的地形条件,设置工事、障碍等有形环境,更要设置复杂电磁环境等无形环境。战术训练环境要求高、消耗大,为提升战术训练效益,要注重运用现代信息技术,研发虚拟演兵环境,采取“虚实结合”的方式进行训练。

着眼实践应用验证设计成果。战术训练设计并非看不见摸不着。它要依托训练方案、训练计划、训练想定等实践载体,具体展开设计活动。训练方案是组训者对战术训练目的、内容、参训兵力和保障条件等的概略性设计,反映的是组训者对训练的总体性、框架性思考。训练计划是组织实施战术训练的基本依据,明确训练时间、训练空间、训练内容、组训者的工作、受训者的行动内容及保障条件,为按照既定的训练策略实施训练打下基础。训练想定条件,包括企图立案、基本想定和补充想定,是组训者对作战的构想和具体设计,按照受训者在战时获取信息的渠道、方式,提供相关战场情况,引导受训者进行指挥和行动的对抗。在上述设计成果形成后,组训者应当将这些成果进行推演、检验和论证。针对推演过程中发现的设计不足,对训练设计进行修正,以确保训练成功达成预期目的。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