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在前面
冰封雪裹的高原,荒无人烟的戈壁,险象环生的山谷……在祖国漫长的西北边防线上,有这样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不穿军装,却和军人一起守护着边境线上的山川河流、一草一木;他们不是战士,却像战士一样守卫着祖国和人民的安宁与幸福。
护边员,是他们共同的名字;守边疆,是他们相同的责任。
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一代代护边员默默地在严寒中前行,在烈日下跋涉,用脚步丈量着祖国的边境线,将热血和青春铸成西北万里边关的铜墙铁壁。
岁月静好,因为有人负重前行。无数护边员与人民子弟兵,共同将清澈的爱献给祖国,谱写着一曲曲爱国奉献的边关长歌。
“就要在这个时候亮出党员身份”
一段视频,感动了全国观众。
新年伊始,“新疆牧民大叔帮游客推车后亮出党员徽章、拒绝收钱”的视频火遍全网,被网友誉为“2022年第一堂网上党课”。
这位亮出党员徽章的牧民叫阿布都加帕尔,是一位有20多年党龄的老党员。同时,他还有另外一个身份—新疆喀什军分区木吉边防连护边员。
“从小在牧区长大,熟悉边境地形,精通骑射,擅长养马。”在边防连官兵眼中,阿布都加帕尔是边境的“活地图”。按照职责,其他护边员都是定期轮换上山驻勤,但阿布都加帕尔坚持与边防官兵、木吉边境派出所民警一起常年驻守在边境,每次巡逻都主动走在队伍前面,担任向导。
木吉乡的边境线,哪里有通外山口,哪里容易人畜越界,阿布都加帕尔闭着眼睛都能说出来。有一年,边境发生一起境外人员非法越界事件,他协助民警第一时间将嫌疑人抓获。
2018年3月,边境发生一起突发情况,阿布都加帕尔跟随官兵和民警一起在山上蹲守3天3夜。下山后,他家5头临近分娩期的牦牛由于缺乏照料早产,牦牛幼崽全部死亡。这对牧民家来说是重大的损失,但他没向人说起,直到几天后民警入户走访才得知,发动全所民警为他捐款弥补损失。
去年8月,由于身体原因,阿布都加帕尔不得不退出护边员队伍,但他坚持义务为边防连队和边境派出所饲养马匹。有时遇到极端天气,补给无法及时运来,他就用有限的草料优先保障军马,把军马养得比自家的马还肥壮。
阿布都加帕尔的家,在昆盖山火山景区附近。每当有外地游客因为不熟悉地形被困沼泽,他都主动开展救援。
“就要在这个时候亮出党员身份,游客大老远来了,遇到困难,我们伸出手拉一把,哪能要钱!”阿布都加帕尔说,视频中的事就发生在这个区域。
阿布都加帕尔给自己定了个规矩:每个月至少做一件好事。事实上,他几乎每周都要做几件好事:协助派出所核查登记外来人员,帮助邻居照看牛羊,救助遇险牦牛……
“一生只做一件事,我为祖国当卫士”
2月2日下午,北京首钢园,一名来自新疆的火炬手高举火炬,迈着矫健的步伐,奔跑在冬奥会火炬传递的赛道上。他就是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十师185团职工、“军武哨所”护边员马军武。
传递这一棒的路程并不远,对马军武来说却有特殊的意义。“我代表的不仅是我个人,还代表着所有守护在边疆的兵团职工群众,我能够被选中当火炬手,是因为我们做的事情受到了祖国和人民的认可!”马军武的话语充满了自豪。
第十师185团,被誉为“西北边境第一团”,马军武夫妻俩驻守的桑德克哨所,2016年被命名为“军武哨所”。
初春的西北边陲,依然寒凝大地。远远望去,“军武哨所”的外墙上,“一生只做一件事,我为祖国当卫士”几个大字格外醒目。
2月8日清晨,从北京回到哨所的马军武,像往常一样,起床后的第一件事是和妻子张正美一起升国旗。随后,妻子回家做饭,马军武则沿着阿拉克别克河河岸巡视,观察堤坝水情,检查树林植被,加固被野生动物撞坏的铁丝网……
阿拉克别克河,这是条弯弯曲曲的界河。1988年春,融雪性洪水肆虐,河岸在桑德克发生决口。按照国际惯例,如果河流改道,我方领土可能被划入邻国。经过16个昼夜的奋战,兵团人成功堵住了决口,寸土未失。
“堵住决口,就是保住国土。”那年,马军武19岁,参加完抗洪就把家搬到桑德克龙口,接过父亲护边员的工作,为的是守住这条每年春天都有决口危险的河流。
尽管马军武对当护边员的困难有过充分估计,但现实远比想象中艰苦。夏天,这里肆虐的蚊虫能咬死牲畜;冬季,这里的气温常降至零下30摄氏度,一夜间大雪便能没膝。
为了防止蚊虫叮咬,每次巡逻时,马军武都会将一块在柴油中浸过的纱布顶在头上。柴油烧得皮肤火辣辣地疼,他的脸常常又红又肿。
桑德克的冬季积雪,平均厚度1.5米。20多公里的巡逻路,走一趟有时需要一整天。即使雪再厚,马军武和妻子每周都要到边境线上巡查一次。
这一守,就是34年。34年间,马军武和张正美磨破了500余双鞋,穿破了50多套迷彩服,赶返临界牲畜1万余头,拦阻临界人员300多人次,记下30多本边情日志。
2017年,“军武哨所”迎来了新一批护边员,哨所旁新建起戍边执勤点。两个人的守望,变成一群人的守护。
坚守57年,是“这辈子最自豪的事”
初春时节,位于中哈边境的新疆塔城地区裕民县的萨尔布拉克草原白雪皑皑,银装素裹。
尽管因身体原因不再巡边护边,这里仍是“七一勋章”获得者、82岁的魏德友魂牵梦绕的地方。
1964年,24岁的魏德友响应号召,从原北京军区转业到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来到了萨尔布拉克草原,屯垦戍边。
20世纪80年代初,魏德友所在连队被裁撤,本可以去离城市更近的连队,但他主动留下来,和妻子刘景好边放牧边戍边。
每到夏季,魏德友时刻观察是否有人畜抵边,一旦出现情况,第一时间制止、劝返,解决不了的就立即与边防派出所或者边防连联系。
有一次,他在巡逻路上发现可疑人员,冒着零下30多摄氏度的严寒在雪地里潜伏了3个多小时,并协助随后赶来的边防官兵及时处置。
只要出门,魏德友必带3件“宝贝”:望远镜、收音机和水壶。二女儿魏萍笑着说,小时候谁都不敢动父亲的望远镜,“可宝贝了,就怕我们给摔坏了。”
收音机曾是夫妻俩了解外面世界的唯一途径。有时收音机被雨雪淋湿,“话匣子”变成了哑巴;有时遇到紧急情况,口袋里的收音机什么时候掉出去也不知道。魏德友就一次性买好几台收音机存着,50多年来先后用坏了50台。
有时,魏德友一整天都回不了家,一个大容量的水壶是必备的。在他家的窗台上,一个闲置的钢制水壶已被磨出洞来。被用到这种程度的水壶有多少个,魏德友已经记不清了。
放牧巡边,经常遇到危险。“有一次雪下得天昏地暗,我在外面迷了路。”天色越来越晚,魏德友筋疲力尽。就在这时,他看到了微弱的光线,赶紧拿出应急手电筒向亮光方向闪,“幸亏边防官兵发现了我”。
妻子刘景好也记得那次危险的经历:“出去找又不知道往哪里去,就在家里担惊受怕地等。他半夜才回来,冻得浑身哆嗦,想埋怨也说不出口。”背着魏德友,刘景好偷偷地哭了一场。
57年的坚守,魏德友巡边总里程达20多万公里,相当于绕赤道5圈;劝返和制止临界人员千余人次,管控区内未发生一起涉外事件,这是他“这辈子最自豪的事”。
2017年,女儿魏萍辞去山东的工作回到草原,循着父亲的足迹,戍边守防。
“我希望她把边境管好,不要考虑个人得失,为党和人民作点贡献,这就是我的愿望。”魏德友说。
三代人接力,“不让界碑挪动一毫米”
生命的托举,成了红其拉甫边防连护边员拉齐尼·巴依卡留给这个世界最后的姿态。
“来人啊!救救孩子!”2021年1月4日中午,一名儿童掉入喀什大学人工湖的冰窟,拉齐尼·巴依卡奋不顾身,踏上冰面,施以援手。
就在他快要拉住孩子的瞬间,冰面破碎。拉齐尼·巴依卡掉入刺骨的湖水。他用冻僵的身体和所有的力气托起孩子,坚持了漫长的10分钟……
最终孩子获救,他却不幸牺牲,年仅41岁。
英雄的诞生,从来不是偶然。
半个多世纪前,红其拉甫边防连成立,哨卡建在海拔4000多米的帕米尔高原上。拉齐尼·巴依卡的祖父凯力迪别克·迪力达尔主动请缨,为边防连官兵当向导,拉开了一家三代护边70余年的传奇序幕。
一晃便是23年。凯力迪别克·迪力达尔和官兵走遍红其拉甫边防线上每一道河沟、每一个山口、每一块界碑,同吃同住,一起经历千难万险,结下了深厚的情谊。
“不让界碑挪动一毫米。”1972年,凯力迪别克·迪力达尔走不动了,他将拉齐尼·巴依卡的父亲巴依卡·凯力迪别克叫到身边,嘱咐道,“守好边防的任务,以后就交给你了。”
一座毡房就是一座哨所,一个牧民就是一个哨兵。巴依卡·凯力迪别克骑上牦牛,谨记“家训”,与官兵一起爬冰卧雪、戍边巡逻,一干又是30多个春秋。
拉齐尼·巴依卡从小跟着父亲在边境线上长大。巡逻路上,父亲常给他讲爷爷巡边的故事。一颗种子种在年幼的拉齐尼·巴依卡心里—“长大后也要和爷爷、爸爸一样,为国戍边”。
2004年8月,从部队退役的拉齐尼·巴依卡跟着父亲一起巡逻,成为家里的第三代护边员。同年,他光荣入党。这让他对自身有了更高要求—不仅要做一名优秀的护边员,更要做到入党申请书中所写的那样,“尽我所能,为人民、为祖国多做好事”。
巡逻路上,拉齐尼·巴依卡总是走在前面探路,凭着丰富经验,多次帮边防官兵化险为夷。
“巡逻路上,我们每次都要穿越冰河,他总要自己先过去,试试水深不深、流速急不急,确认安全后,才让我们过河。”红其拉甫边防连战士肖瑶说,“有拉齐尼·巴依卡在,我们心里特别踏实。”
山区气候变化无常,危险说来就来。2011年冬天,巡逻队遭到暴风雪袭击,边防战士皮涛突然滑入雪洞。千钧一发之际,拉齐尼·巴依卡迅速爬到雪洞旁,脱下衣服打成结、做成绳子,用了两个小时终于将皮涛拉上来。皮涛得救了,拉齐尼·巴依卡却被冻得不省人事,送到医院抢救了3个多小时,才挽回生命。
16年的护边生涯,拉齐尼·巴依卡曾在探路途中被山石砸晕血流不止,也因渡河发生意外,噙泪与自己相伴多年的白牦牛作别。然而,这位脱下军装的“边防战士”,从未停下巡逻的脚步。
“我们相信,‘帕米尔雄鹰’还在守护着祖国的边境线……”边防官兵说。
制图:张 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