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春时节,浓雾锁山。“嘟嘟嘟……”一阵阵紧急集合哨声和防空号音,在东部战区陆军某旅营区骤然响起,官兵闻声而动,一辆辆战车穿破浓雾向目标地域进发。
“能见度不足60米,会不会影响出动?”面对记者的提问,正在指挥车队行进的一营营长任振华自信满满:“我们早就做好了准备!”他告诉记者,从去年下半年开始,该旅针对雨天雾天、低温高温、台风雷暴等极端天候,制订了专门预案,并在野外驻训、演习演练中进行了强化训练。
看到一辆辆战车顺利到达指定地域,任振华又是欣喜又是感慨:“这样的出动效率来之不易。”去年夏天,他们开展无人机实飞训练。上午还是晴空万里,无人机顺利起飞到达预定空域执行任务,但返航途中,天空突然乌云密布,电闪雷鸣。
如果按照预定航线降落,无人机要穿过层层乌云,极有可能被雷电击中;如果继续在雷电外围盘旋等待,无人机所携带的燃油有可能耗尽,也存在坠毁风险。
“降还是不降?”指挥所一时陷入两难。
“降!”担任现场指挥员的任振华果断决定,他边关注气象动态,边指挥无人机操控组临机调整航线,成功避开雷电,最终安全着陆。
“战争不会只在好天气发生!”对于这次有惊无险的经历,该旅召开复盘会。旅党委一班人意识到,战备能力建设不能仅仅满足于原有的各类应急预案。为此,他们在优化战备出动方案的基础上,针对雨雪、浓雾、高温、雷电、台风等极端天候制订专门预案,借鉴地方应急部门有关经验,补充物资器材、列出注意事项、科学评估风险,细化特情处置措施,让人员和装备在极端天候下摔打锤炼,提高部队应对极端情况的各种能力。
“应对极端天候能力提高了,台风来了也不怕!”该旅三营营长陈家金告诉记者,在台风“烟花”登陆前,正在闽东某海域展开濒海训练的他们,第一时间作出反应:撤收海训点物资,加固驻训点设施,补充防台抗台物资,随时做好前出准备。
“台风过境后的第二天早上,我们就重新展开了海训!”陈家金自豪地说,“这种极端天候下,训练进度没有受到影响,得益于随时保持‘箭在弦上’的战备状态!”
前不久,在上级组织的全天候作战能力考核中,该旅侦察小组暗夜出击,冒着寒风深入丛林中渗透潜伏,成功侦获“敌”核心目标,高标准完成侦察任务。
记者感言
备战打仗,要有“最坏打算”
■孙兴维
在复杂多变的军事斗争中,总会发生各种各样预料之外、始料未及的情况,如何有效处置、科学应对成为各级认真思考解决的问题。“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预”即居安思危、有备无患,其关键在“备”。面对战备训练的多样性、动态性、分散性和不确定性,只有坚持常备不懈,做足万全准备,才能牢牢把握主动权。由此推及未来瞬息万变的战场,我们只有做最坏的打算,穷尽各种复杂情况、险难局面,才能以最充分的准备,增加打赢的胜算。
因此,在平时战备训练中,要将“最坏打算”这一理念融入各级指挥员思想行动,引导大家牢固树立忧患意识和底线思维,不断加大训练的强度、难度、险度,不断锤炼官兵化险为夷、转危为安、反败为胜的综合能力。如同一个人,见惯了大风大浪,今后无论再遇到什么困难,都不会手忙脚乱,都能够从容应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