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版:军地周刊 PDF版下载

解放军报客户端

兵在掌上阅 亮剑弹指间

从温饱到环保

——感悟董存瑞生前所在部队的助民之变


■温 金 佟鑫博 晏宏程

像董存瑞一样爱民为民,为乡亲们拓宽致富道路

光伏发电进了村

2021年2月25日,在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上,中国向世界庄严宣告:我国脱贫攻坚战取得了全面胜利。

事非经过不知难。那一刻,第79集团军某炮兵旅政治工作部干事刘宏伟不禁感慨:全国12.8万个贫困村全部出列,也包括小沈家台村!

小沈家台村位于辽宁省锦州市凌海市温滴楼满族镇,是该旅结对帮扶的贫困村之一。那一刻,旅领导也在思考:怎样助力实现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作为董存瑞生前所在部队的传人,该旅官兵熟悉一段历史:当年,董存瑞参加抗日儿童团后,曾经智救遇险的区委书记。参加革命队伍后,曾经从大火中帮老大娘救出女儿。老大娘来不及感谢,董存瑞离开时身上还冒着烟。

摘帽不摘责任,摘帽不摘政策,摘帽不摘帮扶,摘帽不摘监管。坚决落实中央“四个不摘”精神,官兵们重温老班长的爱民情怀,信心坚定:“像董存瑞一样爱民为民,为乡亲们拓宽致富道路!”

致富项目之一,是帮助乡亲们建好用好光伏发电。

该旅结合辽西地区降雨少、光照时间较长等特点,帮村里建起“军民情”光伏电站。从建到用,从用到好,官兵花了不少心思、费了不少劲。“村民都盼望再多建几个这样的电站!”立春刚过,大地回暖,小沈家台村党支部书记张宏勋说。

像董存瑞一样用心用力,为乡亲们树起学习标杆

绿色食品落了户

去年入冬后,在小沈家台村合作社务工的脱贫户王惠明比以往更忙碌,每天早早来到合作社给肉牛添加草料。在合作社工作3年,王惠明一家摘掉贫困户帽子,生活条件有了很大改善,“生态饭”越吃越香。

以往村里不少农户各家独自养猪、牛、羊,饲料品种单一,营养不够丰富,导致生肉味道不够鲜美,价格也一路走低。个别农户处理粪污不科学,还污染了村里环境。

“改变小、散、弱养殖现状,集约化饲养势在必行。”董存瑞生前所在部队助力乡村振兴小组成员深入走访,征得村民同意,采取合作社方式帮助村子发展生态绿色养殖项目。

万事开头难。“选好示范户,难题就不难。”当年,董存瑞创造出“院中堡垒练兵法”,曾经为全团做单兵爆破动作示范。如今,经过军地双方精挑细选,王惠明等一批示范户脱颖而出。在官兵帮带下,合作社立下一条规矩:全部实行绿色养殖,使用绿色饲料。

全村生产的不用化学农药、化肥、化学防腐剂的玉米、豆粕和麦麸,直接成了喂养饲料。对牲畜粪便,则统一采取无害化处理和资源化利用。

令人欣喜的是,伴随品种优良化、饲养精细化、粪污无害化、管理规范化等举措落实,百合小菜、绿贡农珍大米、碱地柿子等绿色食品落户小沈家台村,收获后远销上海等地,直接提高了村民的整体收入。

像董存瑞一样迎难而上,为乡亲们端正发展理念

开枝散叶银中杨

一棵小树苗就是一张百元钞票?说来让人难以置信。

2021年11月13日,村民荣长贵卖掉1600棵银中杨树苗后,高兴得合不拢嘴:“要不是解放军帮咱村培育生态林种苗,做梦也挣不到这么多钱呀!”像荣长贵一样靠种树苗致富的村民,在杨树沟村还有不少。

杨树沟村位于辽宁省锦州市义县地藏寺乡,曾经也是董存瑞生前所在部队结对帮扶的一个贫困村。

东北平原沃野千里,有人戏称“插根筷子都能长出一棵树”。可杨树沟一带降雨量较少,十年九旱,水土流失,土地沙漠化严重。银中杨作为抗旱、耐盐碱、耐寒的人工培育树种,生长期短,经济价值高,适合当地种植环境,但村民缺乏精细培育这种树苗的经验与耐心。

如何扭转这一现状?旅领导用董存瑞的例子为助民小组的成员打气鼓劲:当年董存瑞训练成绩经常不合格,他硬是改掉了自己的左撇子,成为训练标兵,被战友誉为“移动的小钢炮”;如今帮乡亲们端正发展理念,同样需要像改掉“左撇子”一样,把脱贫思维转向振兴理念。

杨树沟村的经验向全乡推广后,280亩市场走俏的银中杨种苗,第二年就让地藏寺乡百余户种植户赚了个盆满钵盈。部队官兵又开始帮助村民发展林下经济。银中杨开枝散叶,林禽、林畜、林饲、林菌、林药和林粮等种植养殖模式同时发力,释放出乡村振兴的特有潜力。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