蹲苗,一场和时间的赛跑
车厢里,旅客们的目光被车窗外的戈壁风景吸引。大家满脸兴奋,纷纷掏出手机拍照。严隽琪坐在他们旁边,出奇地安静。
严隽琪是国防科技大学的一名博士生,毕业被分配到某训练基地。
坐完火车坐卡车,从满眼翠绿到茫茫戈壁,一程比一程荒凉。还未到部队,严隽琪的心就凉了半截。
“晚上站岗四周一片漆黑,一点灯火都看不到。”艰苦的条件和枯燥的工作,让初来乍到的严隽琪傻了眼。
在旁人眼中,严隽琪自带“光环”——国防科技大学培养出来的博士生。但在基层,没有科研平台,没有先进设备,“英雄无用武之地”的巨大落差萦绕在他心间。
“读了十几年书,一下子从学校来到戈壁,心理落差太大了。”严隽琪说。
一段时间过去,“光环”渐渐失了颜色……
严隽琪代表的是一类学员。国防科技大学研究生院党委在调研中发现,学历越高的人才在学校这个“象牙塔”待得越久,到了部队越容易产生心理落差,一时间难以融入基层。
“基层是片沃土,树苗早扎根一天,就能多汲取一点养分。”该院政委吴小松说。
为此,国防科技大学研究生院果断采取一项改革措施——将岗位实践的时间提前,让学员尽早接触基层“泥土”,适应部队。
去年夏天,学员肖帆刚刚读完研究生一年级就前往阿拉善,展开为期3个月的岗位实践。
“只有新来的代理排长肖帆军容风纪不合格。”刚到部队没多久,军容风纪检查,三级军士长徐新就给了肖帆一个“下马威”,当着全连人的面点名批评他。
听到自己名字那一刻,肖帆脸上火辣辣的,心里一阵憋屈。那一晚,他辗转反侧,难以入眠。
摆正好心态,丢掉所谓的“面子”,肖帆沉下心,主动去听战士们的所思所想。此外,不管是帮厨、打扫食堂,还是挖旱厕、装备维护保养,肖帆始终与大家奋战在一起。
“岗位实践让我看到了自身差距。”部队的摔打,成为肖帆成长进步的“催化剂”。
后来,部队举办军体运动会,连长王同震让肖帆组织班里战士参加协力攀登项目。受领任务后,肖帆根据大家在体型、力量等方面的优势展开科学训练。
那天,震耳的欢呼声打破训练场的宁静。包括肖帆在内的6人小分队动作迅速、配合默契,夺得第一名。
站在高墙上,望着远处的山脉,这段时间与战友们一起训练、一起生活的场景如电影一般,在肖帆脑海中不停地“回放”。
“越是偏远艰苦,越能砺人心志。”岗位实践的锻炼,让“象牙塔”里走出的少年,逐渐显现出一名合格带兵人的样子。
离开部队那一天,肖帆和大家一一告别。“等我休假,去长沙找你玩!”曾经批评过肖帆多次的上士郝峰林,早已在日常相处中,把肖帆视作战场上可以托付后背的战友。
蹲苗,是一场和时间的赛跑。蹲苗要趁早,越晚越被动。岗位实践提前,为人才成长争取了时间,也帮助这些“树苗”早一天了解部队,到基层这片沃土汲取养分。
选岗,一次人才和岗位的“双向匹配”
博士研究生刘毅,是带着“逃离”的心态休假回家的。回想起这一年来的部队经历,一种挫败感在他心里蔓延。
那年,国防科技大学研究生院领导带队,调研学校毕业研究生在部队发展情况。
座谈会上,刘毅有些语塞。毕业多年,他履历上的最亮眼成绩还停留在研究生阶段。
“我觉得自己给母校丢人了。”说完这句话,他陷入沉默。
一路走来,刘毅一直被幸运包围:高中毕业,他以优异成绩考入国内一所知名高校;大学毕业后,作为同级学生中的佼佼者被保送到国防科技大学读研……
毕业到部队后,由于专业理论与实际对接不上,刘毅只能跟在老同志身边“打打杂”,这让他越发迷茫。
“一路摸爬滚打,精力没少付出,汗水没少流,但没做出什么成绩。”刘毅眼中闪过一丝失落与无奈。
基层一线,一些像刘毅一样的高学历人才,在任职之初感到失落和迷茫。他们中有的人在部队找不到“发力点”,对融入基层产生抵触心理。
“解决这个问题,选岗是最关键的一环。”研究生院参谋唐洪说,“要始终把战场的需求、部队的需求,当成人才培养的最高追求。”
岗位实践,就是毕业分配的一次“演习”。为了搞好这次“演习”,国防科技大学研究生院提前和部队展开需求对接。
“一份实践方案,一次次被打回来重新修改。部队每一个需求、学员每一个岗位都经过了深思熟虑。”唐洪打开电脑中的一张表格,上面是各部队对岗位实践提出的700多条专业需求。
“我特别珍惜,也特别感激这次岗位实践的经历。”信息与通信工程专业研究生赵雨睿对这次岗位实践有特殊的体会。
快速截获信号,准确进行个体识别,分析战场态势送达“中军帐”……一场演习中,某信号处理与识别软件只用了几分钟, 结果便“出炉”了。
“如果是以前,这根本无法想象。”此前,陆军某旅排长曹嫄从未想过,只要几分钟,就能在复杂难辨的电磁环境中赢得主动权。
这款软件的研发者正是赵雨睿。刚来没多久,她就成了单位的“红人”。结合实践工作与课题研究方向,她撰写的研究成果在高手云集的擂台上“杀出重围”,获得东部战区某领域成果一等奖、全军2021年度某领域成果二等奖。
获奖后,赵雨睿开始琢磨如何给系统“瘦身”。“减少非关键信息与相关流程,才能提高战时效率。”赵雨睿说。
“被部队需要,是最让一个军人自豪的事。”实践手记上,写着赵雨睿的成长心声。
和赵雨睿精研战场不同,她的同学王媛此番岗位实践最大的收获是找到了自身的价值感和归属感。
初到部队的王媛不曾想到,短短数月里,自己会颠覆对大气科学专业的认知。
一次,部队派船奔赴某海域执行任务。海面之下,汹涌的波涛却在“酝酿”一场风暴……
“有危险!”看着显示器上突然变化的数值,承担值班任务的王媛神经紧绷。
分析原因,提出预判,王媛沉着冷静汇报情况。一场天气会商随即展开。经过综合评估,海洋室采纳了王媛的建议,第一时间通知任务部队驶离危险海域。
最终,风浪被他们甩到后面,任务圆满完成。
“成就感‘爆棚’!”这次经历,让王媛对自己的专业定位和军旅生涯有了重新定义。
部队填需求,学员选岗位。一次岗位实践,成了岗位和人才“双向匹配”的过程。不仅让人才找到了自身的价值感,也让部队遇见了适应岗位需求的高素质人才。
岗位实践,一辆院校开往战场的“快车”
“你看这里,是不是可以这样操作?”盯着方寸电脑屏幕,计算机学院副教授黄震面对面指导着学员陈一凡。
在陈一凡记忆里,这已经是导师第三次赶到部队为他“救火”了。
“子模型早就建好了,但始终无法正常连接。”那些天,陈一凡尝试了种种办法,依旧毫无头绪。
导师及时赶到,让陈一凡看到了希望的曙光。
“终于显示正常了!”看着子模型前后端链接成功,陈一凡激动极了。在此之前,他离这套分析预测系统的成功“问世”始终隔着一步之遥。导师适时的点拨,让他理清了头绪。
一鼓作气,陈一凡对系统流程进行了优化。该系统一经上线,就成为部队官兵爱不释手的“香饽饽”。
这一切,得益于国防科技大学开展的“导师部队行”活动。研究生导师定期了解学员在部队的岗位实践情况和科研进度并提供指导。这样,既缩短了学员战斗力生成周期,也提升了导师课堂对接战场的讲课功力。
人才培养,不是送到部队就不管了。高学历人才到部队后,难免会遇到一些不适和困难。一些学员被学校一送了之,部队又给他们贴上“眼高手低”的标签,心理受到打击,一蹶不振的并非个例。
“岗位实践就像一辆院校开往战场的‘快车’,学员是乘客,学校、导师和部队就是车上的工作人员,要保证这趟车平安快速抵达目的地。”该校研究生院副院长刘晓元说。
在这趟旅途中,如果说导师教给学员的是书本上的“已知”,那部队教给学员的就是实践中的“未知”。
“风速、压力、温度、湿度……几乎所有军事活动都会受到气象环境的影响。”学员张伟一边采集各类气象值,一边展开运算。
在部队的所见所闻,更加坚定了张伟选择的毕业论文研究方向——资料同化。在我军数值天气预报系统中,观测资料同化和数值预报模式是其两大核心技术。只有经过数值预报模式的运算“加工”,一份精细化天气预报才能出炉。
“这些来自一线的真实数据,不仅成为理论研究的方向和支撑,还是我们培养人才的重要参考。”该校气象海洋学院研究生导师张卫民说。
该校引导学员在部队各项任务中探索“未知”领域,主动将部队备战打仗急需同课题研究有机结合起来,一批有针对性课题应运而生。
“这是一次向战而行、为战育人的积极尝试。相信随着机制的完善会带来更多惊喜。”展望未来,唐洪脑海里闪现出一幅人才培养的宏伟蓝图——
未来,一定会有越来越多专业对口的高素质人才涌现在部队一线,为强军事业贡献力量。
(应采访对象要求,文中部分人物为化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