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版:长征副刊 PDF版下载

解放军报客户端

兵在掌上阅 亮剑弹指间

坚守人民立场


■陈华文

辛丑年即将结束,回顾过去一年的文艺作品,可以发现深受大众喜爱的优秀之作,都是深入生活、扎根人民的作品。人民滋养文艺,文艺反哺人民,文艺创作必须坚持人民立场。人民的反馈,也是评价一部作品优劣成败的最直接标准。

其一,文艺创作的根本立场是为了人民。中国共产党诞生之初,就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作为奋斗的宗旨。党领导的文艺事业,也必须为人民服务,这是由党的性质决定的,也是文艺事业繁荣发展的目标和追求。当代中国,江山壮丽,人民豪迈,前程远大。时代为我国文艺繁荣发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广阔舞台。文艺工作者来自人民,理应与人民同心同向,反映人民的需求,无愧于党和人民的期待与要求。无论是过去、现在还是未来,文艺工作者都应把人民放在创作的最高位置,围绕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只有如此才能创作出符合时代要求的人民史诗。

其二,文艺创作的源泉是人民的现实生活。任何门类的优秀文艺作品,都不是凭空想象出来的,都有生活的基础和原型。如果作品不能反映人民最真实、最生动的生活,那将很难对人民有所触动。生活就是人民,人民就是生活。在创作中,文艺工作者要深刻理解人民是文艺之母的核心要义,人民群众的一切,都是文艺创作的灵感和源泉,文艺工作者在创作当中,不能闭门造车,也不能孤芳自赏,应当深入火热的社会生活,来到广大的人民群众中,了解人民群众的工作、劳动、生活状况,感知人民群众的喜怒哀乐,倾听人民群众的诉求和期盼,将自己切身的体验反映在文艺作品中。只有把人民群众装在心里,对人民群众抱以深厚的感情,这样的创作才能有高度、暖人心、接地气。

其三,文艺创作的内容是讲好人民故事。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能否将人民的故事讲出来、讲得好,关乎作品的质量。新中国成立前,广大人民群众义无反顾地支持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事业;新中国成立后,人民群众坚定不移地参与到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中,在时代的洪流中书写热血澎湃的奋斗篇章。人民的故事,就是中国的故事,是民族振兴、国家富强的故事,文艺创作跟随时代的变迁,反映不同阶段的风貌,都离不开人民的故事。此外,人民不是抽象的,而是由具体的个体组成的,当前的文艺创作,更应当关注个体、关注不同群体的需求,书写各个领域的故事,把人民多姿多彩的生活故事、发展故事、情感故事用艺术的方式呈现出来,把广大人民群众向上向善的优良传统彰显出来,把人民群众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生动活泼的故事写出来、画出来、演出来、拍出来、传开来。

其四,文艺创作的关键是塑造人民形象。文艺是时代前进的号角,最能代表和引领一个时代的风貌和风气。任何一个时代的文艺,都是那个时代社会生活和精神的写照,必然会打上时代的烙印。文艺作品不仅要讲好人民故事,还要塑造立得住的人民形象。有些文艺作品,在塑造人物时过度追求“特殊”导致人物脱离现实,不能被人民大众接受,这就是失败的人物形象。人民是生活的主角,同样也是文艺作品的主角,文艺工作者应发掘更多代表时代精神的人民形象和英雄形象,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的艺术创造,以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相结合的美学风格,塑造更多吸引人、感染人、打动人的艺术形象,为时代留下令人难忘的艺术经典。

其五,文艺创作的目标是满足人民精神需求。世界上任何文艺作品,都是给一定的受众欣赏和阅读的,而社会主义的文艺作品的目标就是满足广大人民的精神生活之需。文艺工作者要把人民满意不满意作为检验艺术的最高标准,让文艺的百花园永远为人民绽放。人民群众对于有思想能量、有文化内涵、有审美价值的精品力作充满期待,这也是文艺工作者努力创作的方向和追求。为了满足人民的精神生活,文艺工作者应当守正创新,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寻找滋养,从时代之变、中国之进、人民之呼中提炼主题、萃取题材,展现中华历史之美、山河之美、文化之美,抒写中国人民奋斗之志、创造之力、发展之果。

新时代的文艺工作者前路广阔也任重道远,只要广大文艺工作者坚定自信,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不负时代、不负人民,必定能全方位全景式展现新时代的恢宏气象,从文艺高原走向文艺高峰。期待在新的一年,能够涌现出更多为了人民、反映人民、赞美人民、被人民所接受的优秀作品。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