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封皮边缘微卷,书页泛着岁月的深黄。
火箭军某部副所长杨必武的办公桌上,放着一本出版于20世纪80年代、由钱学森等专家所著的《论系统工程》。遇到困惑,杨必武会时不时拿起翻阅。
这本书里,有着杨必武奋斗的梦想与方向。
“老一辈科学家既勇于提出超前的设想,又能把研究成果付诸国防科技实践。”杨必武说,“我们的创新之路也该如此:一边仰望星空,一边实干苦干。”
进入专家方阵,获评火箭军“十大砺剑尖兵”,成为科技创新团队领军人……杨必武用一道道成长轨迹,诠释着这个梦想。
领衔完成40多项科研任务,荣获10余项国家和军队科技进步奖,多项技术成果助推导弹装备性能大幅提升……杨必武用一项项创新成果,诠释了这个方向。
速度与耐力
“一声巨响,如雷欢呼,十年夙愿终成就。再出发,无问西东,接续奋斗”
杨必武平时的表情,看起来波澜不惊。但熟悉他的人都知道,杨必武总是很“急”。
那一年,杨必武受领某科研攻关任务,时间期限很紧。
制订任务方案时,他主动将完成时间进一步缩减。“这个任务直接关系部队战斗力提升,攻关快一秒,制胜几率就多一分。”杨必武说。
“当今世界,创新慢了有时就意味着落伍,我们不能四平八稳踱方步,必须小步快跑往前赶。”杨必武给每个环节都按下“快进键”,最终高效完成任务。
翻看杨必武这些年的任务时间表,处处都是快节奏——
承担某项应急建设任务,他除夕夜加班加点,连饺子都是在攻关现场吃的;
某科研项目进入关键阶段,他带领团队一年内完成13项综合试验,让同行为之惊叹;
某导弹装备生产,他铆在一线监造,让装备提前2个月交付部队……
“凭着敢打敢拼的闯劲,他打赢了一场场攻坚战,凭着越挫越勇的韧劲,他拿下了一场场持久战。”杨必武的战友张旭说。
为攻克某重大科研项目,杨必武历经几个月探索,仍找不到“通关”方法。
那一刻,他想起长跑时的感受——跑到一定距离,身体极度不适时,脚下每跨出一步,都是突破自己的极限。“创新也是长跑,实现从0到1的突破,最需要坚持与耐力。”决不放弃,杨必武带领团队一干就是数年。经过悉心钻研,他们最终突破多项关键技术。
那一天,试验成功,导弹顺利飞天。
杨必武欣然写道:“一声巨响,如雷欢呼,十年夙愿终成就。再出发,无问西东,接续奋斗……”
十年磨一剑,杨必武攻克的一个个重大项目,大多历经数年甚至更长岁月。
某科研平台建设,他带领团队一遍遍定指标、磨方案,一次次攻难关、解难题,历经10余年,建成支撑多个武器型号研制定型和孵化重大课题的“新引擎”;
那年,杨必武确立新的攀登目标——提高部队机动能力,让战车跑得更快,仅课题立项,就用了多年……
科学事业是浪漫的,也是艰辛的;科学事业是伟大的,也是寂寞的。正是靠着只争朝夕的速度,与十年磨一剑的耐力,杨必武取得一项又一项科研成果,不断为部队战斗力建设添砖加瓦。
进与退
“争,是因使命所在;让,是从大局考虑”
那年,时值仲夏。
一场特殊的交接仪式正在进行——杨必武手捧厚厚的研究方案、技术指标等资料,郑重地交到另一位科研团队负责人手中。
那是一个刚刚立项的“国字号”科研项目。交接,意味着杨必武和他的团队将从台前转到幕后。
当时,方案资料压在杨必武手里,似有千斤之重。为了那个项目,他和团队付出了常人难以想象的艰辛。
“项目是杨必武带着我们争来的,就像我们的孩子。”副研究员王旭不舍地说。
那一年,杨必武首次提出项目设想,认定它将对部队战斗力建设起到重要推动作用。项目所运用的新理念、新视野、新方法,最初并不被人接受,连续几次都没通过专家评审。
“这个项目不是你的专业领域,你大可不必钻牛角尖。”见杨必武一次次受挫,有战友劝他放弃。
“科研攻关不是分‘责任田’,只要事关备战打仗,我们就有责任和义务完成它。”杨必武坚定回答。
没有经费,也没有保障,杨必武带着团队成员开始干了起来——从完善构想到争取支持,从试验论证到指标确定,一路浸透心血和汗水。
功夫不负有心人。历经几年,他们终于找到突围路线,课题也成为“国字号”科研项目。出人意料的是,没过多久,杨必武就将项目“让”了出去。
“争,是因使命所在;让,是从大局考虑。”杨必武说。
进则舍我其谁,退则义无反顾。在杨必武身上,这并非偶然。
还有一次,杨必武主导提出一项课题,引起上级和业内专家重视,并成功立项。带领团队完善研究方案后,他却主动将项目交给另一个团队。
这些年,杨必武一边紧盯科技之变、战争之变、对手之变,在科研攻关上争先进取;一边让出不少别人求之不得的“香饽饽”项目,以自己的“退”换得整个科研战线的“进”。
“一争一让、一进一退之间,彰显了新时代科研人员的胸怀。”听了杨必武的事迹,一名院士不由赞叹。
攻与守
“创新领域不能绕道,有些险滩我们必须闯,但不能蛮干冒进”
战车轰鸣,静待指令。
这是一次研制装备试验任务。由于环境变化,装备到底能不能经受住检验,谁也没有把握,现场气氛异常紧张。
这时,杨必武站了出来,第一个签上自己的名字。
最终,试验成功。“并不是我胆子大,而是我们对自己的装备有信心。”杨必武说。
弹道无痕,人生有迹。“这些年杨必武带领团队完成的创新研究,大多是向险而行、知难而进。”某部政委陈京州说。
漫漫科研攻关路,杨必武把攻克难题当成“打山头”,干了不少“冒险”的事。正是这样无畏前行、主动进攻的精神,让他一次次攀上科研高峰。
那年,一项新技术诞生不久,杨必武便敏锐提出:可以将其创新转化运用到装备上。
“这项技术还在探索阶段,等技术推广开再应用更保险。”项目论证会上,有人提出不同意见。
“科研要守的规矩,我们一个也不能破,但是决不能墨守成规,否则就谈不上创新。”杨必武说,“我们必须抓机遇、抢跑道,今天创新不冒风险,明天就会面临落后的危险。”
科研创新如登山,无限风光在险峰。后来,杨必武力推的这项研究历尽艰辛终获成功,助推某装备性能提升一大步。
杨必武常对团队成员说:“创新领域不能绕道,有些险滩我们必须闯,但不能蛮干冒进。”
如果说,勇于创新是最锐利的进攻,那么科学控制风险,就是最坚固的防守。
能攻,也能守;敢于冒险,却不陷于险境。为了这个目标,杨必武带领团队闯出一条新路。
走进杨必武的办公室,记者看到一棵标记了不同颜色的“树”。这是杨必武带领设计的风险识别系统,团队成员把它称为“风险树”。
在他们正推进的某项目中,杨必武提前带着大家对每个环节进行分析预判,梳理出多项潜在风险。这些大小不同、概率不一的风险,被标记为红、黄、绿等不同颜色。整个攻关过程中,杨必武和团队成员会盯着这些风险点展开研究。
为解决难度最高的红色风险点,杨必武带领大家针对关键环节,或提前在实验室开展仿真试验进行规避,或通过逆向推导建立多道保险,将风险化解在萌芽状态。就这样,经过杨必武和团队成员的不懈努力,项目风险被一一化解,创新成果随之孵化而出。
“伟大梦想不是等得来、喊得来的,而是拼出来、干出来的。”杨必武将这句话牢记在心。
科研攀登之路无比漫长,科研攻关征程无比壮美。漫漫科研岁月里,杨必武始终心怀攀登科技高峰的梦想,奔跑在创新之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