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刻保持敢于突破自我的进取心态和勇于超越自我的决心意志,才有机会突破人生的“天花板”,成为更好的自己
近日,一封田径运动员苏炳添给网友的回信在互联网上引起广泛关注。在信中,苏炳添以自己的人生经历为例子,告诉大家“不管是28岁还是35岁,你依然可以‘飞’起来。”
事实上,因为身体机能、伤病等方面原因,苏炳添也曾多次萌生过退意。然而,在一次次“自己跟自己的较量”中,他战胜了自我、超越了自我,正如他所坚信的那样:“我还能跑,只要克服伤病,苏炳添依然可以‘飞’起来。”终于,在东京奥运会上,苏炳添用9秒83破亚洲纪录的成绩,让世界永远记住了这个“亚洲飞人”。
苏炳添的人生经历告诉我们,每个人都有无限可能,切不可因为一时的失败或是年龄、学历等所谓的限制就放弃开发自己的潜能。现实中,这样的事例不在少数。1999年,已过花甲之年的著名火炸药专家王泽山成功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当时的他已经手握两项科技大奖,可谓功成名就。然而,他却选择向新的科研领域发起冲锋。2016年,已是耄耋之年的王泽山第三次问鼎国家科技大奖,创造了国内科技界一人3次获得国家级科技奖项一等奖的佳绩。“八一勋章”获得者王忠心入伍时只有初中文化,面对装备更替、岗位调整等种种挑战,他选择迎难而上、挑战自我,凭着后天努力,做到了精通导弹测控专业全部19个号位……成绩没有“上限”,人生需要挑战“不可能”,时刻保持敢于突破自我的进取心态和勇于超越自我的决心意志,才有机会突破人生的“天花板”,成为更好的自己。
然而,知之非难,行之不易。反观我们身边,一些不敢“飞”、不愿“飞”的例子确有存在。有的战友刚入伍不久,就对未来发展产生迷茫,甚至产生自我放逐、消极怠工心理;有的战友过于看重晋升政策规定中年龄、学历、职务等限制条件,一旦发现自身不满足晋升条件或是察觉到岗位“天花板”临近,就选择“躺平”;还有的战友过于追求“平稳”,满足于现有状态,不求改变、止步不前……如此这般,表面看似是因现实境遇而感到不满与无奈,实则是另一种形式的自我放逐、虚度人生。
“你依然可以‘飞’起来”,需要的是走出“舒适区”的勇气。不愿“飞”起来的原因有很多,但最根本的原因在于不愿向前迈步、不愿走出自己的“舒适区”。当一个人满足于生活现状时,便会产生惰性,进而形成心理“舒适区”,丧失进取精神。部队是要准备打仗的,新时代的青年官兵面对日新月异的社会发展和军事变革浪潮,绝不能做温水里的“青蛙”。要在军营有所作为,唯有勇于突破自己的“舒适区”,克服懈怠思想、消除麻痹情绪,积极努力工作,方能掌握制胜未来战场的本领,在军营实现人生价值。
“你依然可以‘飞’起来”,还需要不断向“上限”发起冲锋的韧劲。生命不息,奋斗不止。任何事业的成功不会一蹴而就,都要历经重重艰难险阻,要在不断超越的过程中实现能力素质的提升。同样,走出“舒适区”仅仅是第一步,向“上限”发起冲锋才能真正“飞”起来。只要我们不满足于“过得去”,不因眼前困难挫折动摇初心,不因前方路途遥远轻言放弃,不断向“上限”努力冲击,就一定能实现自我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