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信线路已经损坏四五天了,通信保障部门迟迟没有派人检修,也没有给出任何答复……”在去年底的新疆军区某团机关基层双向讲评会上,合成三营士兵代表陈家顺直言不讳,将收集的官兵意见原原本本讲了出来。
陈家顺的发言不仅引起了参会基层代表的共鸣,还受到了该团领导的表扬:“这位同志讲问题直截了当、不遮不掩,值得大家学习!”
“给机关提意见,能够有什么说什么,我心里感觉特别舒坦。”双向讲评会结束后,陈家顺发出了如此感慨。感觉他话里有话,笔者继续刨根问底。
原来,以往基层给机关提意见,其过程堪称“过五关斩六将”。陈家顺告诉笔者,此前团里组织双向讲评会或者座谈会,营里总会让连队提前选好发言代表,发言内容要经过班、排、连、营的层层审核,代表再按把关后的内容发言。陈家顺无奈地说:“提意见变成了背台词。”
对此,七连文书汪圣月也深有体会。虽然上级明确要求,除紧急情况,午夜之后各级不得以任何形式下发通知,但连队值班室电话还是会在深夜响起。虽然有时的确是重要通知,但也有一些是由于机关工作统筹没搞好,把本该白天下发的通知放到了晚上甚至半夜。
“这是变形的‘五多’,不符合上级要求,更不考虑基层感受!”饱受“深夜来电”困扰的汪圣月,本打算在双向讲评会上反映此问题,可谁知,他的发言内容在经过各级把关后,改成了“机关落实规定不够严格,工作统筹不够科学,考虑基层实际不够具体”。意见提得模棱两可,结果也可想而知,汪圣月心里的“疙瘩”一直没解开。
类似的情况还有不少,特别是涉及具体人具体事时,官兵的意见时常会被“温和处理”,原本直指问题、一针见血的“火辣意见”,变成了“有待提高”“尚有不足”“仍需加强”等不痛不痒的字眼。
去年12月,该团组织当月机关基层双向讲评会,邀请基层官兵建言献策,陈家顺作为士兵代表出现在与会人员名单中。得知这一消息,排长和班长对他千叮咛万嘱咐:“咱们在高原驻训,环境艰苦,条件有限,很多事情首长机关也力不从心,一定要把握好分寸”“别让机关的同志下不了台,不然关系弄僵了,以后工作不好开展”……
“既然让咱代表官兵建言献策,反映的问题又不是空穴来风,为啥不让我敞开了说?”带着困惑,陈家顺敲开营主官办公室的门,把心中的苦恼说了出来。
陈家顺话音刚落,教导员和营长相视一笑,说:“我们最近也在反思这件事,把大家的意见模糊处理,有失妥当。以后啊,大家给上级提意见,我们不会插手干涉了,只要实事求是,你们尽管敞开说!”
双向讲评会结束后,团信息保障股股长张科当天就带队来检修通信线路。他不好意思地说:“最近大家报修的问题比较多,需要逐个解决,我们的工作进展慢了,望大家见谅!”
“既要让官兵有话‘敞开说’,也要能‘随时说’!”该团还立足驻训实际,打破环境条件制约,探索动散条件下的“马上就办”机制,让基层官兵可以通过多种渠道随时反映问题、提出意见,机关则第一时间受理解决。此举一出,立即赢得官兵一致好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