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由中央军委政治工作部宣传局、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军事节目中心联合出品的军事文艺节目《红心向党·强军故事会》在央视国防军事频道播出。该节目是在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之际摄制的献礼片目,总计7集,依次在陆军、海军、空军、火箭军、战略支援部队、联勤保障部队、武警部队设立故事专场,各集既形式风格统一,又独具军兵种特色、独立成篇。一个个强军故事从不同视角展现强军兴军风貌,带给观众以深深触动。
深入基层,扎根一线,将讲故事的舞台设在基层演训场,是《红心向党·强军故事会》的一大亮点。融入装甲战车、军舰、战鹰、导弹等元素的故事舞台,彰显出军兵种特点和浓郁的一线氛围。这种氛围使故事讲述者讲出来的故事更富有感染力,传递给荧屏外的观众是一种“接地气”的观感。当然,这种设计也暗含节目组的策划理念:唯有走进基层、扎进官兵内心,才能深挖出强军好故事。
故事未到,推荐人先行。每一专场都邀请一名故事推荐人,是《红心向党·强军故事会》的另一亮点。他们或是资深军史专家,或是在多部军旅题材影视作品中成功塑造军人形象的军旅艺术家,或是军种博物馆的馆长等。谈起自己所在军兵种的故事,他们如数家珍。每一个专场会安排讲述五六个故事,而每个故事讲述前,故事推荐人都会向主持人阐述推荐该故事的缘由、故事发生的背景、故事的历史意义等一些简要信息。这样的编排,让观众对故事有一定了解,并留下了吸引观众往下听故事的悬念。同时,主持人与故事推荐人的互动,也起到“穿针引线”的作用,使每一专场的故事讲述更为紧凑。值得一提的是,战略支援部队专场的故事推荐人、四级军士长许佳冰。她利用业余时间阅读党史军史书籍100余本,记录读书笔记150万字,探访过70余处革命历史遗址。一名战士被推上荧屏成为故事推荐人,本身也是节目组深入基层发现鲜活人物的一种体现,是该节目坚持兵荐兵事、兵说兵事理念的一个缩影。
如何生动立体地展现出一个个强军故事的深刻内涵?《红心向党·强军故事会》结合每个故事本身的特点,融合了故事推荐人介绍、主人公第一人称自述、兵讲兵的第二三人称转述、主人公(或原型)现身补充讲述、兵演兵事的情景剧等多种形式,使每一个故事都能有多维度呈现,故事细节、情感和思想内涵都得到充分呈现。
比如在陆军专场,首个故事《钢腕连长》先由故事推荐人介绍了“硬骨头六连”的历史由来,再由该连战士林康讲述现任(第44任)“硬骨头六连”连长赵松在军事素养方面的种种“刚”与“硬”,主持人又结合林康的讲述提出从观众视角出发的一些疑问,最后主人公赵松被请上台谈一些更真切的感受。如此,从多个维度展现“硬骨头六连”的红色基因传承故事。
在海军专场,由官兵根据亲历自编自导自演的情景剧《长航轶事》,以被称为“深海龙宫”的潜艇为背景,战士小黄帮厨受到全艇表扬,反而感觉受之有愧写了检讨书,道出帮厨是为了吃切剩的黄瓜把。情景剧结束,艇长上台揭秘了潜艇兵爱吃黄瓜把的原因——在深海长航的日子里,果蔬弥足珍贵。在主持人的访谈中,艇长又请上一名潜艇老兵,请他一起讲述鲜为人知的潜艇生活。这段讲述配合真实的潜艇影像,展示了官兵在艇内狭小空间里的工作生活情况,让观众真切感受到这群深海卫士的奉献与伟大。
除此之外,在呈现形式的选择上,每个故事也依据故事本身的特点各有侧重。比如在空军专场,《雄风霹雳 展翅奋飞》讲的是模范轰炸机大队在一次任务中与敌空中对峙的险境。这个故事的呈现主要采取了主人公第一人称自述、真实影像资料辅证,增强了故事的真实感。同样是在空军专场,《青春的海拔》讲述的是甘巴拉英雄雷达站一级军士长王胜全坚守阵地27年、三次婉拒上级要给他调整岗位的故事。该故事通过情景剧展现后,又通过5G连线将镜头连到甘巴拉英雄雷达站的4名官兵。非常感人的是,在连线尾声,节目组将镜头交给了甘巴拉英雄雷达站的官兵,让他们跟家人说句话。“面对”家人,官兵忍不住红了眼眶。在战略支援部队专场,《生命的导体》讲述了抗美援朝战场上通信兵牛保才的英雄故事。除了官兵口述历史外,该故事充分利用电视剧《跨过鸭绿江》中牛保才为抢修电话线英勇牺牲的片段。影视片段的配合,让观众对英雄有了更加直观的感知。在武警部队专场,《信仰》讲述了两封不同年代绝笔信背后的故事。为传递其背后相同的精神内涵,节目组巧妙地采用了时空对话的形式。
其实,抛开形式元素,《红心向党·强军故事会》最抓人心的,还在于很多故事本身就是鲜为人知的。比如在联勤保障部队专场,《一棵“平安树”》讲述了弹药销毁兵曹海庆处理报废武器弹药的故事。每一次惊心动魄后,他都选一片弹药碎片挂在他的“平安树”上。这棵“平安树”成为他与战友们一次次平安归来的宝贵见证。再如《保健氧》,讲述了高海拔驻地制供氧体系建立、运行的艰难历程,最终实现了由“救命氧”到官兵人手一份的“保健氧”。将这样的故事搬上荧屏,也必然会给观众带来耳目一新的感受。
总的看,《红心向党·强军故事会》是兵讲兵事、兵演兵事、兵抒兵情的一次荧屏创新,为讲好强军故事提供了诸多借鉴。
场外回音
牛铭泽(陆军某部排长):
一个红色故事就是一种精神激励,一场生动讲述就是一次思想升华。《红心向党·强军故事会》是对我党、我军光辉历程的追忆,也是对我们写好强军兴军新时代篇章的一次激励。
慕佩洲(陆军某部干事):
在陆军专场,某部“红五连”官兵在雪域高原坚守阵地,一个冻坏的温度计指针指在零下20摄氏度,成为战士们战风斗雪、破冰前行的见证。这个故事,让我们看到中国军人坚守的力量。我部驻守在祖国北疆,同“红五连”官兵一样,官兵与寂寞相伴、同严寒抗争,全力以赴完成每一次任务。“始于初心,成于坚守”,我想,这也是我们共同的坚守。
孟勤梧(空军某部政治教导员):
一段岁月,波澜壮阔刻骨铭心;一颗初心,穿越时空熠熠闪耀。片中的每一位故事讲述人都怀着共产党员的一颗“红心”,使命在肩、砥砺前行。作为新时代革命军人,我们更应在血与火、苦与累的淬炼中提升自己,为强军梦贡献自己的力量。
张鹏飞(退役军人,曾为火箭军某部战士):
欲得宝剑,必先淬炼。火箭军专场,几位“兵王”的故事充分体现了大国长剑“执剑人”的军人本色。深思他们的成长经历,不难发现,他们身上都有一个共同闪光点,那就是不管身处什么样的环境,总是赤胆忠心、默默奉献。这是一种宝贵品质。
刘昱岑(联勤保障部队某部干事):
《红心向党·强军故事会》通过情景表演、访谈对话等多种方式,再现了革命英雄和强军典型朴素真实的军旅故事,也映射出全军官兵砥砺奋进的群像。“真”是故事力量的源泉。片中,采用“穿越时空”对话式演绎情景剧《信仰》,将不同年代但有着同样精神的何功伟、张楠串联起来,这种老英模与新典型面对面讲述、倾吐内心独白的方式,让历史与现实交融,使得故事的主人公形象更加鲜活立体,真实感人。《红心向党·强军故事会》从时代视角响亮地回答了新时代革命军人应该是什么样子、应该怎么做——以青春之我、奋斗之我,写出属于我们自己的强军故事。
石志广(空军某部政治工作部副主任):
《红心向党·强军故事会》讲故事的语言风格注重多变,或幽默风趣,或真挚感人,或慷慨激昂,既通俗易懂,又有深刻内涵,让观众回味无穷。在故事呈现方式上,语言文字配以音、影、图片等,将观众的视觉、听觉、感觉融通,增强了故事的感染力。在播出方式上,全部故事既组排成体系,又灵活独立成章,与短视频传播有机契合,拓宽了传播途径,使得故事生命力更持久。
王均波(联勤保障部队某部政治工作处主任):
从片中,听到中部战区总医院护士舒纯讲述的武汉战“疫”故事,我的内心便不平静起来。故事讲述人舒纯是我担任武汉火神山医院宣传干事期间采访过的人物。看着屏幕,回想着“舒纯们”在危急时刻舍我其谁的勇气与担当,我不禁双眼发热。我想,好的故事就是让故事亲历者、见证者回忆起来依旧动容的故事。显然,《红心向党·强军故事会》做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