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版:时事纵横 PDF版下载

解放军报客户端

兵在掌上阅 亮剑弹指间

为了母亲河的休养生息

——长江流域重点水域“十年禁渔”全面启动一周年成果回眸


“长江禁渔是为全局计、为子孙谋的重要决策。”

近年来,受高强度人类活动影响,长江水生生物的生存环境日趋恶化,生物多样性指数持续下降,珍稀特有物种资源衰退。

习主席亲自部署、亲自推动,就长江禁捕工作提出明确要求:“长江生态环境保护修复,一个是治污,一个是治岸,一个是治渔”“长江水生生物多样性不能在我们这一代手里搞没了”。

从2021年1月1日起,长江干流,长江口禁捕管理区,鄱阳湖、洞庭湖2个大型通江湖泊,大渡河等7条重要支流,实行暂定为期10年的常年禁捕,期间禁止天然渔业资源的生产性捕捞。11万艘渔船、22.8万名渔民退捕上岸,助力长江休养生息。

一年来,退捕渔民迎来怎样的新生活?各地采取了哪些具体举措?生态环境改善取得哪些成效?让我们通过一组来自长江边的报道,感受母亲河的生态之变。

江苏省南通市

“智慧苍穹”破解禁渔难题

■施百灵

“‘长江’呼叫‘刀鱼’,请报告所在位置。”

“报告‘长江’,我们正在码头巡查。”

“附近发现非法捕捞可疑船只,请核查。”

5分钟后,无人机盘旋在江面上空确定可疑船只位置,渔政执法艇迅速赶往事发地。偷捕人员人赃俱获,4条翘嘴红鲌、1条鲫鱼被当场放生。

前不久,在江苏省南通市海门区区域治理现代化指挥中心,区农业农村局副局长陈春英通过“智慧苍穹”长江大保护平台远程指挥,快速处置了一起长江干流货船船员非法捕捞案。

2019年底,南通市191艘渔船、368名渔民全部退捕上岸。辖区内216千米的长江岸线上,沿岸人口流量大、监管力量有限,沿江市县面临共同的工作难题。

自2019年5月起,南通市打造“大数据+指挥中心+联合执法”技防体系,“智慧苍穹”长江大保护平台上线运行。当地政法委、农业农村、公安、水利、市场监管等多部门联动,使用全景相机、结构化相机、雷达等数字监控及物联感知设备,对涉渔违法行为进行全流域、全天候、可视化精准管理。

平台能够研判江面船型姿态、航行速度、滞留时间,自动与数据库中登记渔船、捕捞作业类型等资料对比,对数据不符的船只发出监测预警信息,相机自动抓拍图片并推送给相关单位和执法人员。

南通市农业农村局局长朱进华介绍,2020年8月10日生效的新版《江苏省渔业管理条例》,明确长江禁渔期垂钓、盗捕的处罚标准,赋予执法人员行政处罚权,改变了以往只能劝离的处理方式。“‘智慧苍穹’平台织就的立体化防护网,以现代技防提升监管效能,让条例及时落地见效。”2021年以来,南通市沿江各地通过视频巡查累计查获违法案件40余起。

市民王先生怎么也没想到,2020年秋天,他和好友在长江海门段日新河闸边架好鱼竿没多久,执法人员就出现在身边。当时正处于禁渔期,周边水域明令禁止垂钓,二人不仅被没收鱼竿,还分别被处以罚款。

执法人员为何到达现场如此之快?南通市农业综合执法支队队长周宇介绍,二人的行为被附近的相机捕捉到,监控中心大屏幕上随即弹出日新河闸边人员异常活动报警。值班工作人员通过视频画面确认后,立即通知执法人员前往现场。

在建立防控监管平台的基础上,南通市还应用微信小程序、设立24小时禁渔违法行为有奖举报电话等,让群众成为禁渔管理的“千里眼”“顺风耳”。

打开“江苏长江禁渔随手拍”小程序,市民可以上传图片,定位非法行为发生位置,明确非法养殖、非法垂钓、电毒炸鱼等行为类型,确定情况严重程度,为执法人员迅速到场提供支持。前不久,一位摄影爱好者用长焦镜头拍下有人用流刺网捕鱼的画面,上传到小程序后,渔政、警方“按图索骥”,快速完成处置。

南通市还利用技术手段,增强当地群众的生态保护意识和禁渔行动自觉。笔者未至长江岸边,手机就收到了“你已进入沿江禁捕区,请遵守长江保护法”的提示短信。周宇介绍,市农业农村局沿江堤安设了电子围栏,并与当地电信运营商签约。市民进入江堤1公里范围内,就会收到短信提醒。“这样既可以增强市民自身的环保意识,也有助于引导更多群众参与到护江护鱼行动中来。”

江西省九江市

多年不见的“老友”回来了

■林小强 本报特约记者 郭冬明

“快看,老舒又拍到江豚结对出游啦!”翻看手机,江西省九江市水产科学研究所研究员李乐康兴奋不已。当地摄影爱好者舒国珍发来一段小视频,九江市湖口县长江中游与下游的分界处,两头长江江豚接连跃出水面,灰黑色的背脊在阳光下闪闪发亮。

过去一年里,李乐康和同事们时常收到这样的好消息:消失多年的鳤鱼重现身影,刀鲚种群数量逐渐增长,长江江豚出现频次大幅度增加……

“人们不再‘鱼口夺食’,长江水质明显改善,它们自然愿意留下来。”说起长江禁渔以来的变化,李乐康滔滔不绝。作为长江流域332个水生生物自然保护区之一,早在长江流域重点水域“十年禁渔”全面启动的前一年,长江九江段已全面禁捕。

对于从小生长在长江边的舒国珍来说,近年来与江豚的频繁“会面”,则更像是与“老友”的重逢。“小时候在江里游泳,江豚就在后面追。然而近年来,江豚数量大幅减少。”

从乡镇文化站站长的岗位退休后,他成为一名义务护鱼员。几乎每天上午,舒国珍都守在岸边拍摄长江鱼类,既实时记录生态环境的点滴改善,又身体力行呼吁社会各方加入长江大保护的行列。

九江市重点水域禁捕退捕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方旺顺介绍,九江全面推行河湖长制,推进长江禁渔网格化管理,组建起409人的长江、鄱阳湖护鱼员队伍。同时,通过沿江省份城市联动、省内城市互动、县域城市互通等形式,实行公安、农业、市场等多部门联巡、联查、联动,打击非法捕捞违法犯罪行为。

长江刀鲚,又称“刀鱼”,是长江三鲜之首。九江瑞昌市长江志愿者生态护鱼队队长沈艳政,曾有20多年的捕鱼经历。他告诉记者:“当年一网下去,捞上来满是扑腾扑腾的刀鱼。后来,鱼越来越少、越来越小。”

随着长江禁渔的深入推进,沈艳政和队员们惊喜发现,在各水生生物监测点,长江刀鲚呈几何倍数增长。渔网上岸,水质改善,生态向好,为长江刀鲚的大量繁殖提供了保障。“每年清明前后到11月底,时常能监测到鱼群从长江下游洄游到鄱阳湖流域产卵。”

在方旺顺看来,鱼类种群数量的增多反映出长江流域整体生态功能的恢复。“刀鱼生长期较短,1-2年就能繁殖,种群恢复速度相对较快。目前,江豚、中华鲟等珍稀鱼类数量锐减的趋势得到遏制,但极度濒危的状况尚未明显改善。”他补充道,“母亲河需要漫长的休养生息,长江禁渔任重道远。”

重庆市巴南区

“水上漂”上岸改做护江人

■赵晓菡 陈国栋 本报特约记者 左庆莹

穿上工作服,带上执法记录仪和宣传手册,上午10点半,重庆市巴南区木洞镇渔业护卫队队员何斌来到责任区域,开始当天的巡护工作。劝离非法垂钓市民,提醒游玩群众注意安全,发放禁渔宣传单……何斌忙得团团转。

“冬天天气冷,中午江水温度相对高些。这个时间鱼好上钩,冬泳的人也多些,要格外提高警惕。”加入渔业护卫队近两年,何斌总结出不少经验。20多年的“水上功夫”,有了新的用武之地。

随着长江流域重点水域“十年禁渔”,渔民们上交渔船、渔网转产就业,很多人从捕鱼人变成了护鱼员。

“我家三代捕鱼为生,我不到5岁就跟父亲在江里游泳,10多岁就上船捕鱼。”退捕伊始,在江上成家立业的何斌和当地的许多渔民,都对未来感到迷茫。

“离江不离水,改做护江人。”巴南区政府工作人员介绍,许多退捕渔民难以割舍江水情。为解除他们的后顾之忧,当地政府除给予经济补偿、提供过渡期生活保障外,还根据退捕渔民工作意愿,组织开展转产就业培训,根据专长推荐就业岗位。

何斌水性好、驾船技术娴熟,还曾被海事部门评为“水上交通先进个人”,巴南区木洞镇武装部便邀请他加入民兵应急抢险救援队,负责管理3艘冲锋舟和1艘指挥艇。

“花三、整四、泡八尺。花三就是现零星水花的地方,至少有三尺深;整四,就是水花成一片一片的地方,至少有四尺深;如果水面不停地翻滚,那这里至少有八尺深。”作为江上的“好把式”,何斌把自己多年积累的经验,毫无保留地传授给救援队里的年轻人,帮助他们提高水上救援技能。为消防队员讲解水上救援技巧,给民兵水上救援班辅导授课……何斌正用全新的方式延续着自己与长江的缘分,生活忙碌而充实。

说起上岸后的新生活,他脸上满是笑容:“以前起早贪黑,收入还不稳定。现在生活有保障,工作也有成就感。”

“注意哟,这几天江头要涨水,安全第一!”何斌身穿迷彩服、外套救生衣,驾着冲锋舟,向岸边停靠的船只喊话。

“谢谢老何,晓得了!”大大小小的船上,陆续有人探出头,笑着回答。

何斌在周边巡逻一圈,见平安无事,便把冲锋舟稳稳停住、熄火,结束一天的工作。家中,妻子不再辛勤地修补渔网,而是准备好可口的饭菜等着他归来;孩子刚完成当日的家庭作业,正等待告诉他期末取得的好成绩。告别捕鱼生活,如今的“水上漂”安稳幸福。

上图:江苏省泰兴市虹桥镇长江生态湿地风光带景色。新华社记者 杨 磊摄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