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之跃也,必伏乃厉”。奋斗新时代,虎虎生风、一往无前,梦想的世界天高海阔;奋进新征程,龙腾虎跃、勇往直前,我们的未来无限光明!
“寅木也,其禽虎。”再过10多天,壬寅年就要到来了。“岁遇辞牛迎虎来,人间四季律重推。”辛劳一载的黄牛倏然谢幕,啸震山林的猛虎闪亮登场。虎年话虎,瑞兽至,虎气生。
《本草纲目》中记载:“虎在夜间一目放光,一目看物,声吼如雷,风从而生,百兽震恐。”虎,集速度、力量、敏捷于一身,体格雄伟,双目犀利,四肢强健。前额的黑纹颇似“王”字,更是天赋异禀、威风凛凛,“猛气不与凡兽同”。
“眈眈老虎底许来,抱石踞坐何雄哉。”虎,是正义、勇猛、强壮、威严、无畏的象征,也是代表吉祥与平安的瑞兽,能驱除灾难、邪恶和污秽。《易经·乾卦》记载着“云从龙,风从虎,圣人作而万物睹”的文字,生动反映了古人对虎的崇敬。歌谣也唱道:“百兽之王列第三,不争名利不争先;神虎避邪主正义,为保平安永向前。”
“虎踞老林威百兽,声扬幽谷啸长空。”虎,一直为人们所敬畏、咏叹,逐渐形成了一种虎文化,化为中华民族自强不息、英勇无畏的精神图腾。除夕贴门神以镇宅,端午悬艾虎以禳毒,元宵扎灯虎以娱乐,乡俗剪纸虎以饰物。虎头帽、虎头鞋、虎头枕、虎头袖、虎肚兜……民间崇虎之情结,源远流长,相沿成俗。
“虎乃武也,军之威也。”虎,威风凛凛的形象常常被用于象征和歌颂军人的勇敢和坚强,军事上许多称谓都与虎有关。古代调兵遣将的兵符上面就用黄金刻着一只老虎,称为虎符。从兵器上看,盾有虎头之饰,剑有虎气之腾,弩有虎蹲之射。从年代上看,魏有虎侯,唐得虓将,清设虎营。
“天威咫尺黄金阙,虎拜三千白玉墀。”一个个虎字,尽显将士之勇猛。虎将、虎臣、虎师、虎侯、虎士、虎夫,极状名将雄风;虎拜、虎步、虎牙、虎貔、虎鸷、虎冠,殊效猛士威容。“柳营春试马,虎帐夜谈兵”“将军分虎竹,战士卧龙沙”,是古代军营生活的写照;“猛虎不怯敌,烈士无虚言”“爪牙欺白刃,果敢无前阵”,是三军将士杀敌的场景。
“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我军是一支英雄辈出、群星灿烂的战斗集体,历经硝烟战火,一路浴血奋战,涌现出一大批能征善战、所向披靡的虎将。爱国老人何香凝慰问抗美援朝志愿军将士时,就亲笔画了一幅下山虎赠彭德怀司令员,可见虎气体现着士气,虎威代表着军威。“军神”刘伯承、“白袍小将”杨成武、“猛张飞”刘昌毅、“旋风司令”韩先楚、“常胜将军”粟裕、“胡子将军”王震、“独臂将军”贺炳炎……这些虎胆英雄,战如风发,攻如河决,令敌闻风丧胆,建立不朽功勋。
虎,静时,闲庭信步、不疾不徐;动时,迅疾如风、锐不可当。我军一大批荣誉单位的名称里都有“虎”字。某旅十连在淮海战役中,一举攻克9个敌军阵地,打退敌人3次反扑,被授予“攻如猛虎,守如泰山”荣誉称号。“猛虎师”“老虎团”“老虎连”“夜老虎连”“白老虎连”“猛虎三连”……这些单位攻如猛虎下山,守如泰山巍巍,一往无前、血性无敌,留下了攻必克、守必固、战必胜的赫赫威名。
“问从前虎气,如今在否?当年风骨,兹下有无?”虎,贵有王者之风,豪有丈夫之气,情有自然之性,傲有英雄之骨。虎精神在时代前进中不断丰富发展、生生不息。当代中国,江山壮丽,人民豪迈,前程远大,“虎踞龙盘今胜昔”。但前行之路不可能一帆风顺、一路鲜花,唯有鼓足勠力同心、攻坚克难的虎劲,提振乘风破浪、勇毅前行的虎气,方能成就“天翻地覆慨而慷”的历史伟业。
“虎之跃也,必伏乃厉”。奋斗新时代,虎虎生风、一往无前,梦想的世界天高海阔;奋进新征程,龙腾虎跃、勇往直前,我们的未来无限光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