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版:文化生活 PDF版下载

解放军报客户端

兵在掌上阅 亮剑弹指间

久久传唱的鱼水深情


■魏新玲 钱均鹏

“正月里来是新春,赶上了猪羊出呀了门,猪呀羊呀,送到哪里去?送给那英勇的八路军。”这首广为传唱的《拥军秧歌》(又名《拥军花鼓》),诞生于延安时期开创的双拥运动中。它反映了陕甘宁边区军民的鱼水深情,也见证了军爱民、民拥军光荣传统的延续和传承。

抗战进入相持阶段后,为加强党政军民的团结,凝聚夺取抗战胜利的最大力量,党中央领导开展了“拥政爱民”和“拥军优抗”运动。

1943年1月15日,陕甘宁边区政府发布《关于拥护军队的决定》,指出:“八路军是人民自己的军队,是保卫边区、保护人民利益的军队。如果没有八路军就没有边区,人民利益也无法保障。各级政府和人民必须把爱护与帮助军队当作自己应尽的责任,经常注意尽到自己的责任。”边区政府主席林伯渠在当日《解放日报》上发表《造成拥军热潮,增强拥军工作》一文,称“这是边区人民的一件大事,同时也是巩固边区的一个重要步骤。”边区政府决定从1月25日至2月25日为全边区拥军运动月,并在《解放日报》上发布《陕甘宁边区拥军公约》。

1月25日,八路军留守兵团司令部、政治部发出《关于拥护政府爱护人民的决定》,指出:“边区军队与边区人民,像鱼和水一样,是分不开的。军队脱离了人民,就无法打胜仗,无法存在。”“边区政府是革命的政府,边区人民是很好的人民,这样的政府与人民,我们军队应该拥护它,保卫它,爱护它。”同日,在《八路军留守兵团政治部关于拥政爱民运动月的工作指令》中,特定2月5日至3月4日为全边区部队拥政爱民运动月。

2月1日,留守兵团在《解放日报》上公布《八路军留守兵团拥政爱民公约》。这是我军历史上第一个拥政爱民公约。

1943年春节前后,一场轰轰烈烈的双拥运动在陕甘宁边区开展起来。

边区各级政府分别举行邀请驻军代表参加的扩大的政务会议,对于抗属,除了减免一定的负担外,还采取捐献实物或现金等形式予以帮扶。林伯渠亲自带领慰问团到南泥湾慰问垦荒部队。

边区政府和群众对军队和抗属的关爱,给官兵以极大鼓励。官兵以更大的热忱投入到拥政爱民运动中。按照《决定》和《公约》的要求,驻军各部队普遍开展了拥政爱民教育,采取各种办法帮助人民开展农业生产。解决群众日常生活困难,如砍柴、挑水、修补房子、救济难民等。部队自身大规模地从事生产,做到了完全自给或部分自给,以减轻人民的负担。一个班长在拥政爱民大会上讲:“我们是边区的子弟兵,就是像人民的儿子,我们要做好子弟。” 战士们帮老百姓锄草,锄得又快又细。有些不大会锄的战士,则虚心向老乡们学习。老乡们纷纷夸奖八路军:“既能打仗,又能生产,又能与人民打成一片,从古到今哪里有过这样的军队?”

为了推动边区拥军爱民工作,有“小调大王”之称的音乐家安波,选用陕北民歌《打黄羊》的曲调,填词编曲创作了《拥军秧歌》。在欢度春节的锣鼓声中,秧歌队载歌载舞,唱着“正月里来是新春……”深入部队,慰问子弟兵。很快,《拥军秧歌》就成为拥军爱民运动中影响广泛的一支歌曲。

陕甘宁边区开展的双拥运动对密切军民关系发挥了巨大作用。为了促进双拥运动在更大范围经常性开展,1943年10月1日,毛泽东在他亲自起草的《中共中央政治局关于减租生产拥政爱民及宣传十大政策的指示》中指出:“为了使党政军民打成一片,以利于开展明年的对敌斗争和生产运动,各根据地党委及军政领导机关,应准备于明年阴历正月普遍地、无例外地举行一次拥政爱民与拥军的广大规模的群众运动。”并明确提出双拥活动“以后应于每年正月普遍举行一次”。

1944年1月1日,中共中央西北局在《关于拥政爱民及拥军工作的决定》中,对“双拥”做出统一部署,要求“今年的拥政爱民和拥军运动,不仅要普遍的举行,而且要使之更加深入,就是要更加成为部队中和广大人民中真正自觉的群众运动,成为广大群众的思想教育运动。”对“双拥”的方式方法提出要不限于春节期间的活动,而应该在经常的军民关系中,随时和切实解决一切实际性的问题,并在生产、自卫、防奸及其他工作中发展军民互助。

同一天,八路军留守兵团政治部也发出《加强拥政爱民工作的指示》。在当晚举行的延安元旦干部晚会上,朱德总司令发表了题为《展开拥政爱民运动》的讲话,提出要“使拿枪的和不拿枪的打成一片,进一步结合起来”“一切根据地的党和军队,必须把拥政爱民运动当作一件十分重要的任务”。

1944年的双拥运动,不仅更加普遍,而且更加深入,注重将思想教育和实际行动密切结合起来。

这一年农历正月的陕甘宁边区,处处涌动着“双拥”的热潮。2月7日下午,秧歌队和一些民众团体,唱着、扭着《拥军秧歌》到杨家岭,向毛主席献旗。边区参议员毕光斗代表延安市人民献词说:“一九四三年过去了,今天是旧历新春,我代表大家庆祝毛主席健康。我们陕北在八路军未来前,人民不安,地方繁荣不起来,自从八路军来后,人民非常幸福,大家劳动生产。过去人民说当兵人只是吃粮不生产,在今天我们的八路军,则不但自己生产,而且还帮助人民挖地锄草,仅几年的时间内,就改变了边区这块偏僻地方的面貌,人口多了,市镇热闹了,这些都是毛主席领导的功绩。现在我代表大家献旗,敬表谢意。”

以陕甘宁边区为榜样,全国各个根据地遵照党中央的指示,都先后开展了双拥运动,《拥军秧歌》也随之唱到了各根据地。

双拥运动以多种形式的军地互助活动,最大限度地激发了根据地军民共同奋斗的积极性,对坚定军民战胜一切困难的信心,激发和振奋全党、全军的士气和斗志起到了很大的作用。此后,党中央更加重视推进双拥运动向经常性工作的转变。

在毛泽东《一九四五年的任务》的报告中,拥政爱民和拥军优抗被确定为十五项任务之一。他号召各根据地和敌后部队,应普遍推行这个运动,并做出显著的成绩出来。

1946年和1947年连续两年的春节正月初三,毛泽东和朱德等领导人宴请延安地区群众,共度春节。参加宴会的群众既有当地百姓,也有劳动模范和驻军干部代表。毛泽东在宴会上发表讲话,号召军民积极生产,改善生活,丰衣足食,婚丧嫁娶不要铺张,并强调军民之间、乡邻之间要和睦团结,争取和平光景的早日实现。

春节期间的延安,人民群众唱着《拥军秧歌》,赶着猪、牵着羊,抬着衬衣、鞋袜、毛巾、肥皂等,到部队联欢慰问。在留守兵团机关门口的操场上,高跷队、秧歌队,舞狮子的、耍杂耍的,整日不断,锣鼓声、鞭炮声、唢呐声、欢笑声,响彻一片。

在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双拥运动把集中性工作和经常性工作结合起来,成为中国共产党人在中国革命史上一项崭新创造。随着解放战争的胜利和新中国的成立,双拥工作在全国各地全面开展,续写出一首首军民团结一心、夺取胜利的恢弘交响。《拥军秧歌》也成为其中常唱常新的保留曲目。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