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火车,大家脑海中首先想到的是运输人员和货物。但很多人不知道,在国营112厂创业初期,从苏联引进了一列火车,被称为“流动的修理工厂”。
抗美援朝战争期间,我国空军力量薄弱,而对手是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美国空军,实力相差悬殊。随着空中作战愈加激烈,一大批战机亟待修理。
当时,负责战机检查和修理的国营112厂刚刚创建不久,规模小、设备陈旧、技术落后,战机维修效率低。
为提升工厂修理能力,满足空军作战需要,中苏双方签署协议,从苏联空军抽调一列修理火车来中国开展援助。1951年5月,这列修理火车开抵国营112厂铁路专用线。
“麻雀虽小、五脏俱全。”这列修理火车内部详细划分了飞机、发动机、电镀和热处理等车间,配备修理机床、工夹具、试验器和辅助设备,火车所到之处可以立即开展战机修理。
除了设备先进,人员配备也极其精干。厂长、总工程师、车间主任和工长等150多名工作人员都是现役军人,他们大多数曾参与修理过二战期间苏联各型战机。
当时,112厂工作人员是按照兵工厂的传统配置——没有车间名称,管理模式也十分简单。列车长尼古拉耶夫主动担任厂长顾问,草拟了一套战机修理和人员配置的规定。根据这套规定,苏联工作人员被分配到各修理车间任顾问,厂里组织所有人员集中学习。有了这套规定后,修理车间人员分工更加明细。
“我被分配到表面处理车间,负责给副油箱镀铬。”今年88岁的宋碧山回忆说,当时战机修理是流水线作业,每个人负责一个岗位,任何一个岗位空缺都可能导致整条流水线暂停。为提高战机修理效率,大家尽量少喝水,减少上厕所次数,忙的时候连饭也来不及吃。
车厢外,机场跑道上战机频繁起降;车厢内,设备铆钉声此起彼伏。大家与时间赛跑,把修理后方当作战斗一线,铆足劲头开展战机维修工作。短短6个月里,工厂共完成38架战机、105台发动机的修理任务,为前线作战提供强有力的支持。
1952年7月,修理火车完成任务返回前夕,112厂买下火车上大部分先进设备,为后续开展战机维修工作提供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