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版:思想战线 PDF版下载

解放军报客户端

兵在掌上阅 亮剑弹指间

念“民之所忧”  行“民之所盼”


■刘金祥

习主席在二○二二年新年贺词中提出“民之所忧,我必念之;民之所盼,我必行之”,这是对我们党人民立场的高度概括,是对我们党性质宗旨的生动表达。念“民之所忧”、行“民之所盼”,体现的是一种情怀、一种担当、一种境界,表明了我们党为人民而生、因人民而兴,始终同人民在一起,尽心竭力为人民谋利益的政治立场,不仅是我们党立党兴党强党的根本价值取向,而且是我们党执政兴国的最大底气和坚实基础。

民为邦本,本固邦宁。“民之所忧,我必念之;民之所盼,我必行之”,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关注民生、顺应民心、注重民愿的价值理念。在中国古代社会中,以“以民为本”为主要内涵的人文情怀,逐渐演变为历朝历代治国安邦的理念和策略,诸如“圣人无常心,以百姓之心为心”“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国以民为本,社稷亦为民而立”“安民之道,在察其疾苦而已”,等等。可以说,这种“万事民为先”的朴素思想,这种惜民爱民的人文情怀和忧国忧民的价值追求,千百年来一直滋养着厚德载物的中华民族,也成为中国共产党坚持人民至上、秉持执政为民价值理念的重要历史渊源,使中华民族饱经忧患却始终自强不息,历经磨难而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人民幸福,大国之重。始终同人民在一起,为人民利益而奋斗,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同其他政党的根本区别。中国共产党的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力量在人民。回望百年奋斗历程,我们党历经挫折而不断奋起,历尽磨难而淬火成钢,正是因为我们党念“民之所忧”、行“民之所盼”,正是由于中国共产党与人民群众心手相牵、血脉相连。“民之所忧,我必念之”就是要求我们党的一切大政方针以及具体执政行为,都应当想民之所想,悉心倾听人民群众的呼声和诉求,充分反映人民群众的想法和愿望;“民之所盼,我必行之”就是要求我们党要急民之所急、解民之所盼,切实为人民群众排忧解难,惟其如此,人民群众才会与我们党同甘共苦、勠力同心,才能使我们党始终立于不败之地。“民之所忧,我必念之;民之所盼,我必行之”,时刻提醒新时代党员干部要矢志不渝地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站稳人民立场,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尊重人民首创精神,维护人民切身利益。中国共产党百年历史雄辩地证明,只有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参与和无私奉献,我们党才能取得革命和斗争的辉煌胜利,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才会取得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辉煌胜利和伟大成就的背后,离不开共产党人铭记和践行“民之所忧,我必念之;民之所盼,我必行之”这一理念,离不开中国共产党始终坚定不移地为实现和维护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所作出的不懈奋斗。

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打江山、守江山,守的是人民的心。我们党的百年历史,就是一部矢志践行初心使命的历史,就是一部党与人民心连心、同呼吸、共命运的历史。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我国正处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关键时期。过去的一百年,我们党向人民、向历史交出了一份优异答卷,现在我们党正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踏上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新征程。面对严峻复杂的国际形势,面对艰巨繁重的国内改革发展稳定任务,党员干部要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时刻铭记“民之所忧,我必念之;民之所盼,我必行之”,坚定理想信念,践行初心使命,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始终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在认识上尊重群众、感情上贴近群众、行动上爱护群众,尤其是经常深入群众了解民意,掌握群众的所思所想所忧所盼,在群众意愿中把握工作重点,从群众企盼中权衡政策利弊,做到作决策尊重民智、办实事倾听民意,有针对性地解决群众关心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以群众忧乐为忧乐,以群众甘苦为甘苦,使党群干群关系像革命战争年代那样水乳交融,以“咬定青山不放松”的坚毅执着奋力实现既定目标,不断推动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全体人民,努力推动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把人民的心守好,我们就一定能在新时代新征程上赢得更加伟大的胜利和荣光。

(作者单位:黑龙江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