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战研究具有系统性、复杂性、多变性等特征,重点应在运筹谋划、料敌知敌、指挥决策等方面持续用力,久久为功。
突出运筹谋划。确定“在哪打仗”“跟谁打仗”“打多大规模仗”,是作战研究的逻辑起点。这些问题的确定需要强化全局观念和大局意识,要求能够透过现象捕捉规律,实现由现象到本质的理性升华。抗日战争中,毛泽东同志准确分析了战争特点,认清了战争发展规律,制定了“持久战”的战略方针,将抗日战争划分为战略防御、战略相持和战略反攻三个阶段,明确了每个阶段的作战形式和行动要则,采取了灵活多样的战略战术,为争取抗日战争的胜利,提供了科学的战争指导。这说明只有善于“就大势与局部沉思”,具有把握全局的宏观视野和把握关节的谋划能力,才能作出符合客观实际的科学指导。面对科技之变、战争之变、对手之变,必须改变传统的作战研究方式,强化全局观念、系统思维,善于借助先进科技手段,将局部因素对战争全局的影响分析透,做到有备无患。
突出料敌知敌。知己知彼,百战不殆。革命战争年代,老一辈革命家料敌之深、料敌之准为我们展现了许多光辉的战争实践。平津战役中,我军的作战方针是“隔而不围”“先打两头,后取中间”,决定首先攻打天津。为减少损失,有效达成顺利攻取天津的作战目的,我军预先做了大量侦察工作,获取了天津城区防御图、详细城防计划等重要情报,为之后29小时攻下天津打下了坚实基础。无论战争形态如何变化,料敌知敌都是战场制胜的基本功。为此,在研究对手时,要磨砺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功夫,避免用自己熟悉的“思维镜像”框套对手。要从事实的内在联系得出认知,不能用大而无当的概念和空泛抽象的臆测连接因果链,得出浅表化、碎片化甚至错误的结论,从而导致决策失误,乃至作战失败。
突出指挥决策。1945年,刘伯承为了做好平汉战役准备,翻阅大量地图、敌情资料,亲自起草了《平汉战役某些战术问题的指示》。针对我军第一次在平原进行大规模作战,部队缺乏经验的情况,不仅十分具体地分析了当面敌军的作战特点,规定了“隐蔽接敌、突然攻击、出其不意、攻其不备”的基本战术原则,还将平原作战的具体战术写得清清楚楚。刘帅指挥作战,不仅对战略战役安排得十分周到,而且对部队战斗动作也考虑得非常仔细,使整个作战行动像折子戏一样环环相扣。智能化时代,智能辅助决策系统的运用可以有效提升指挥效能,但是指挥员的指挥决策能力仍然至关重要。一方面应强化指挥员的逻辑分析能力,使分解任务、判断分析、实施行动、处置事件的方法更加标准化;另一方面,可以通过仿真模拟、演习训练等战争预实践方式,设置不同的作战“场景集”,研发多样的作战“方法库”,确保作战研究的全面性、系统性和应变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