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发生在北京市丰台火车站的一个真实故事。虽然是50年前的往事,但我至今记忆犹新。风雪弥漫的冬夜,20里雪路上洒满了战友情……
天空,冷不丁飘起雪花。没多一会儿,乱絮飞花,纷纷扬扬,飘飘洒洒,遮住了天,盖住了地。雪花扑打着我们的脸,亲吻着我们的红帽徽、红领章。
这是1969年冬季的一个风雪之夜。我和战友张志忠各自骑着自行车,从部队大院出发,直奔丰台火车站。张志忠是河北唐县人,他父亲坐火车来北京探望当兵的儿子,深夜11点半到站,张志忠让我和他一起去迎接。
我和张志忠都是1965年参军,同在一个团政治处宣传股。我和张志忠不仅在工作上并肩战斗,比翼齐飞,而且在生活上互相关照。他经常给我理发,理的是分头;我也经常给他理发,理的是小平头。每次去洗澡,我俩互相搓澡。望着从彼此身上搓下的泥,他笑我,我笑他。谁身上的泥都不少,因为我俩都是泥土里长大的农村娃。
参军前,张志忠与中学的一位女同学结了婚。张志忠给我讲述过大山里那个宁静的夜晚。婚前,他和女友在简陋的平房里交谈到深夜。突然,小油灯熄灭了。黑暗中,张志忠的女友有点紧张,对他说:“油里没灯了!”真逗,哪里是油里没灯了,是灯里没油了!我抓住张志忠这个笑柄,这小子对我不老实时,我就揭他这个老底。记得那是1967年,张志忠的爱人从河北唐县来到团机关驻地山西太谷,我去探望小两口,撺掇着嫂子唱歌。她无法推辞,羞答答地唱了起来:“天上布满星,月牙儿亮晶晶,生产队里开大会,诉苦把冤伸……”歌罢,我说:“嫂子,甭唱了,油里没灯啦!”她的脸腾地泛起桃花红,指着我说:“嘎小子!”
1969年,我和张志忠一起被任命为原总后勤部后勤杂志社编辑。张志忠的父亲来北京探亲,深夜到站,他邀我结伴去迎接,我当然不能推辞。
雪越下越大了。我和张志忠骑着自行车,像在雪海里游,浪尖上飞。到达丰台火车站,我见到了张志忠的父亲。这位大伯60岁开外,头上裹着白毛巾,脸上布满皱纹,穿着对襟黑棉袄和颇显臃肿的黑棉裤,一眼便可看出是大山里生活了大半辈子的庄稼人。
张志忠的父亲亲切地对我说:“志忠在信上多次提到你,今儿个终于见到了。孩子,这么大的雪,你来车站接我,让你受累了。”我说:“大伯,应该的。张志忠不会骑车带人,我来带您。”
雪夜,不见月光,也不见星光,只有雪花在路灯映照下像缤纷的花瓣徐徐飘落。我骑上自行车,大伯按照我的嘱咐跳上自行车后座。因为有积雪,路滑,一连三次,我俩都摔倒在厚厚的雪毯上。
大伯对我说:“孩子,这雪路太滑,不能骑车带人,咱们还是步行吧。”
我迟疑了片刻说:“丰台火车站距我们大院20多里路,您体力能行吗?”没承想,大伯回答得很干脆:“没问题,俺生活在大山里,早就练就了一双铁脚板。”
张志忠对我说:“你陪我父亲走,我回去找一辆摩托车。”商定后,张志忠骑着自行车消失在茫茫雪幕中。
我推着自行车,与大伯边走边聊。一路走来,大伯滔滔不绝地给我讲述当年日本鬼子扫荡百花山的情景。他亲眼目睹过日寇烧杀抢掠的罪行。大伯对我说:“孩子,知道俺为什么送儿子当兵么?一句话,为咱老百姓过上太平的日子!”我告诉大伯,抗战时期,我父亲担任本村青年抗日先锋队主任,母亲担任村妇救会主任,叔叔参加了八路军。父母多次对我讲述日寇扫荡冀中平原的残暴罪行,我家乡的人民提起日本鬼子,个个恨得咬牙切齿。我对大伯说:“您老人家放心吧,我们这些当兵的,自从穿上军装,心上就烙下4个字:保家卫国。谁心里没这4个字,就不配当共和国的军人。”
路漫漫,雪茫茫。我和大伯踏雪而行,聊得很有兴味,谁也不觉得冷、不觉得累。凌晨两点多钟,我们行至沙窝,只见一辆三轮摩托车迎面驶来。张志忠跳下车,把父亲扶上车,转身对我说:“中午请你喝酒——家乡红枣酿成的酒。”
望着他们远去的背影,我在想,这确实是一个令人难忘的风雪之夜呀!20里雪路,使我对人生有了新的感知。漫天雪花飘飞,我边奋力骑着自行车,边打量四周。雪中的世界光如琉璃,灿然明亮,有一份别样的美丽。雪花滋润着大地,相信冬雪消融之后,又将迎来烂漫的春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