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版:军地周刊 PDF版下载

解放军报客户端

兵在掌上阅 亮剑弹指间

奋进双拥新征程

——2021年回顾与2022年前瞻


■本报记者 董 强

2021年,是值得铭记的一年。这一年,我们隆重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双拥工作发生了全方位变化,法治保障更加健全:自1月1日起,《中华人民共和国退役军人保障法》施行;自8月1日起,《中华人民共和国军人地位和权益保障法》施行。

2022年,注定将是历史上一个重要年份,党的二十大将胜利召开。新的一年,广大军民对双拥工作充满期待。

万马奔腾的区域实践

12月2日,甘肃省省级藜麦产品质量检验检测中心正式落户金昌市。两年前,该市下辖永昌县签约向中国航天员中心捐赠藜麦,并与权威机构合作制定“航天级”食品标准。

前不久,在福建省龙岩市支前办组织的科技支前演练中,一项可实现大功率应急供电的民用自动快速切换技术派上了大用场。

“航天级”食品落户大西北,大功率应急供电卷起东南潮,正是经济实力和国防实力同步提升的生动体现。

回望2021年,各地双拥工作呈现出万马奔腾的崭新气象。

“千重浪里平安过,百尺竿头稳下来。”有着“共和国长子”之称的辽宁省科技拥军多点聚力、同向发力,实现“升级换代”,进一步向服务打仗聚焦、向保障训练靠拢。各地因地制宜,紧贴当地实际,着眼军地双方现实需求,精心谋划、高效落实双拥工作。受到命名表彰的411个全国双拥模范城(县)进一步探寻新时代双拥工作特点规律,有序推进各项工作,努力创新双拥实践。

有人概括新时代的西藏双拥:海拔高,双拥境界更高。在山东省,结合16个地级市全部“上榜”全国双拥模范城(县)的实际,这些地市的书记们被特意安排走进演播室,面向社会谈体会、讲打算。许多地方也像西藏、山东这样善于发挥自身优势,双拥工作补齐了短板,拓展了空间。

展望2022年,双拥工作必将与新时代的脉搏同频共振,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千帆竞发的行业突破

5月中旬,第82集团军某旅官兵刚到野外驻训地就发现:多辆地方大型拖车,载着部队装甲装备驶入驻训场。

不久前,海拔5000多米的西藏边防查果拉哨所传来喜讯:官兵喝上了地下深井水。“放心水”直通高原哨所,得益于地方水利、地质等部门大力支持,地方专家协助勘探地形、制定科学可行的取水方案。

回望2021年,行业拥军日益释放巨大效能:从交通到水电,从科技到金融,从教育到环保,全民国防的理念日益深入人心,行业拥军以千帆竞发之势,不断有新的突破。

教育拥军以前所未有的力度抓落实,军人子女教育优待正在开花结果。由地方名校直接整体领办、军地共同打造的四川省成都七中八一学校,今年又有一批军人子女考取“双一流”高校。

助力人才强军,今年上半年清华大学又有6名女生、11名男生应征入伍。从“清华第一兵”李高杰,到“清华第一女兵”贾娜,再到37人立功的“清华士兵方阵”,智力拥军的清华探索令人鼓舞。

“川平直可追飞箭,风健还能溯激流。”西北工业大学助力新型军事人才培养,成绩斐然。今年以来,人才培养的“西工大现象”在国防和军队建设领域引人瞩目。

展望2022年,伴随社会化拥军的广泛开展,助力部队战斗力提升将成为地方各部门各行业更加自觉的选择。

可圈可点的经验创造

6月初,为应对广东省广州市新冠肺炎疫情,陆军第74集团军医院根据上级命令和地方需要,迅即抽组医疗力量紧急支援抗疫一线。在本级承担日均2000多份样本检测任务的同时,他们兵分多路支援地方采样工作。

在贵州省军区干事张臣的办公室,一张悬挂在墙上的全军部队援建贵州“八一爱民学校”示意图格外醒目。贵州省军区协调整合军队资源,聚力助学兴教,为老区乡村振兴培养人才力量,取得显著成效。

平常日子靠得住,关键时刻冲得上,这就是人民子弟兵!

回望2021年,各部队创造的拥政爱民经验可圈可点:在聚焦备战打仗主责主业,履行好练兵备战任务的同时,各种不同形式的爱民、惠民、助民活动赢得地方干部群众的交口称赞。

地方拥军工作同样紧贴部队实际、官兵和优抚对象期盼,围绕“常”字综合施策,抓住“本”字统筹推进,努力帮助基层部队排忧解难、解决优抚对象特殊困难。

工作推进中,各地把维护军人军属、退役军人、驻军部队合法权益列为“优先处理项”。今年以来,各地相互学习借鉴好的经验做法,军人军属、退役军人的获得感不断增强。

展望2022年,根在基层的双拥,将继续把改善民生作为发力点;贵在经常的双拥,将继续把制度建设摆上突出位置;善于创新的双拥,将坚持把贴近时代解决现实问题作为重要职能。

代代相传的历史赓续

7月28日上午,浙江省丽水市莲都区“拥军路”命名揭幕仪式上,在区领导见证下,叶利波从年逾七旬的母亲叶美英手中接过一根扁担。56年来,叶美英行走山路6万多公里,挑坏了20多根扁担,先后为部队送了28万余公斤新鲜蔬菜。她相继获评全国爱国拥军模范、“浙江骄傲”2020年度人物。

今年“八一”前夕,山东省荣成市人和镇院夼村“拥军船”船长集体被授予全国“最美拥军人物”称号,作为全国唯一获奖集体,第5任船长钱均堂和第6任船长王行国一同上台领奖。

一对母子,一个集体,共同见证了双拥传统的历史赓续、代代相传。

今年下半年,军地六部门联合印发《关于新时代深入开展军民共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活动的意见》。社会各界纷纷称赞,广大军民踊跃响应。

回望2021年,双拥内涵不断被赋予新的特质,除传统意义上的送钱送物、解决生活困难外,更加注重彰显“科技范”,凸显“精气神”。

从繁华大都市到边陲放牧点,军民共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成为一张张亮丽名片。在上海市宝山区,“南京路上好八连”成为军地共同的精神财富,其事迹展览馆被网友称为“上海博物馆的打卡地”之一。

从“魅力双拥”到志愿服务,强军兴军的同心合力凝聚着越来越多的军民。前不久,在河北省高碑店市,肖秀霞和韦祖元两位老人无偿捐赠多年积蓄10万元,设立“肖德振烈士基金”用于奖励高碑店籍立功的现役军人。

展望2022年,双拥工作必将从深厚沃土中绽放新枝、开花结果,以新的姿态、新的面貌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