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觉把读马克思主义经典、悟马克思主义原理、用马克思主义指导实践当成一种工作习惯、作为一种精神追求,从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中汲取精神养分
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是共产党人的必修课。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总结概括了“十个坚持”的宝贵历史经验,在“坚持理论创新”这一条中鲜明指出,“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兴党强国的根本指导思想”。我们党是先进的马克思主义政党,依靠学习走到现在,也要依靠学习走向未来。这就要求广大党员干部通过理论学习特别是对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的学习,掌握改造世界的锐利思想武器。加强对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的学习,就要在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上下功夫,在把握理论的精髓要义、在转化运用上求实效,自觉把读马克思主义经典、悟马克思主义原理、用马克思主义指导实践当成一种工作习惯、作为一种精神追求,从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中汲取精神养分。
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是人类思想宝库中璀璨夺目的明珠,是共产党人薪火相传的精神财富。毛主席曾指出,“如果我们党有一百个至二百个系统地而不是零碎地、实际地而不是空洞地学会了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同志,就会大大地提高我们党的战斗力量”。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从理论层面回答了共产党人“从哪里来、到哪里去”这个根本的问题,使共产党人始终保持理论上的厚实、思想上的先进,同时也为共产党人改造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提供了强大的思想武器,教会我们面对实践“怎么看、怎么办”,为我们提供了打开认识世界、改造世界之门的“金钥匙”。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揭示了对事物规律如何发现、如何把握、如何运用的科学方法,我们党不仅掌握了这一科学方法,遵循了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还在紧密结合实际中进行理论创新,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从而引领“中国号”巨轮行稳致远。
学习理论,是为了更好地指导实践、服务实践,更好地解决实践中遇到的问题。当前,国内外形势和国家安全环境发生了深刻变化,改革发展稳定任务之重、矛盾风险挑战之多、治国理政考验之大都前所未有。积极稳妥地应对挑战、处理矛盾、解决问题,需要每一名党员干部不断加强理论学习,强化理论思维的培养,真正把马克思主义作为攻坚克难、扫除发展障碍的强大思想武器。
在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上努力深化。习主席指出:“学习理论最有效的办法是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掌握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中的基本原理、精髓要义,才能在实践运用中转化为认识世界、把握规律、改造世界的思想武器。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是党的创新理论的本源,只有掌握了理论本源,才能更好地学懂弄通党的创新理论。因此,我们必须静下心、沉住气,凝神聚力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用经典著作所蕴含的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深化对党的创新理论的学习,促进学思用贯通、知信行统一,通过学习坚定信念,筑牢对党忠诚的思想根基。
在培养人塑造人上注重转化。“阅读经典著作,本身就是增长知识、开阔眼界、增加思想深度和训练思维方式的过程。”成就伟业,要在得人。人才培养,铸魂育人是根本,理论武装是重点。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是水之源、木之本,是铸魂补钙的营养剂,只有从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入手,把马克思主义这一“看家本领”学到手,才能真正管思想、管信念、管灵魂、管方向,把“魂”和“魄”培养好塑造好。实践证明,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就是加强理论武装的丰厚养料,养料用得越好,理论的根就扎得越深,理论武装就会枝繁叶茂,所培养的人就能牢固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在大是大非面前不会左右摇摆,在大风大浪中不会迷失方向、偏离航向。
在提升修养锤炼党性上加强内化。坦率地讲,我们中许多人,缺乏认认真真地读、学、悟经典著作的经历,许多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顶多看了一遍,有的甚至一遍都没看完,没有读出味道,更没有读出思想方法、工作方法。我们反复强调共产党员要讲政治、讲大局、讲党性、讲纪律,为什么这么要求,答案就在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里。可以说,学用经典本身就是对党员干部的党性锻炼,引导大家在加强理论武装中强化本色,在追根溯源中坚守初心,真正筑牢马克思主义的信仰之基,以理论上的清醒促进政治上的坚定、党性修养的坚强,做到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旗帜鲜明地站稳政治立场,恪守党性原则,做到认识统一、表里如一、知行合一。
一语不能践,万卷徒空虚。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实践决定认识,认识指导实践。邓小平说:“世界上的事情都是干出来的,不干,半点马克思主义也没有。”马克思主义是实践的理论,学习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学习党的创新理论,关键是要做到学用结合、学以致用,通过理论联系实际,将理论的能量转化为行动的力量。新的长征路上,必然会面临许多新的“娄山关”“腊子口”,需要我们学深悟透、科学运用在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中学到的立场、观点、方法,将其融会贯通于实际工作之中,不断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不断提高应对挑战、抵御风险、克服阻力、破解难题、创新发展的能力,在面对艰巨繁重任务和矛盾风险挑战之时有足够的信心和能力,在新的赶考之路上不断夺取新的胜利。
(作者单位:西安交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