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版:国防视野 PDF版下载

解放军报客户端

兵在掌上阅 亮剑弹指间

一年和百年,你和我

——从“2021年度十大网络用语”看时代发展中的家国情怀


■赵浩然 本报记者 杨明月

2021年,即将过去。

这一年,许多年轻人通过一部电视剧,认识了一群一百年前的“年轻人”。两代人隔着百年的兴衰荣辱遥遥相望,心心相印。

这一年,许多老人达成了多年的心愿:他们有人跨越数千公里,见到老战友;有人跨越时空,找到牺牲在异国他乡的亲人。

这一年,在许许多多的同一时刻,相似的情感在我们胸中激荡,有人称之为“自豪”,记者更愿意称之为“爱国”。

这一年,有人远行,有人回家;有人分别,有人重逢。有人不幸离世,全民深切哀悼;有人仰望星空,继续砥砺前行。

这一年,我们听过歼-20战机编队的轰鸣,那响彻云霄的声音,护我们夜晚安眠。我们还见过壮丽的焰火,那飞腾的巨龙,照亮了无数人的梦想。

这一年,世界认识了一个非凡的中国,她青春蓬勃,她古老沧桑。我们在五星红旗前见到了最耀眼最动人的红,情不自禁地喊出:感谢祖国,感谢有你。

当时他们的身上是救亡,现在我们的身上是复兴

“今年,我们收到上千封写给龙华烈士的信件。这些穿越时空的信件,是对英烈们最好的告慰。”

2021年,对于上海龙华烈士陵园的工作人员来说,是充满惊喜和变化的一年。年初,电视剧《觉醒年代》热播,陈延年、陈乔年、赵世炎等烈士走进大众视野,每天都有来自全国各地的鲜花和书信,带着敬意聚向陵园。

“新时代青年群体茁壮成长,喜欢红色历史故事的人群呈现出年轻化趋势,我们欣喜地看到,红色基因在代代传承。”龙华烈士陵园主任邹强说。

12月6日,国家语言资源监测与研究中心发布“2021年度十大网络用语”,“觉醒年代”排在榜首。

陈延年、陈乔年、赵世炎……这些略显陌生的革命烈士名字,被新时代青年所铭记。陈独秀、李大钊、蔡元培、鲁迅……这些出现在教科书中的人物,成为新时代青年的偶像。

有网友留言,“面对风雨飘摇的山河,百年前的新青年们,为了救亡图存、民族复兴无所畏惧、不怕牺牲,这种情怀就像火种,点燃了当代青年心中奔腾的火焰。”

巍巍喀喇昆仑,英雄屹立。年初,本报刊发了反映边境任务部队官兵卫国戍边先进事迹的报道,展现出戍边官兵敢于斗争、敢于胜利,誓死捍卫祖国领土的赤胆忠诚和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战斗精神,彰显了新时代卫国戍边英雄官兵的昂扬风貌。18岁的陈祥榕写下的“清澈的爱,只为中国”,更是感动了无数国人。

7月,河南多地遭遇历史罕见持续性强降雨,数万名人民子弟兵迅速集结,奔赴抗洪一线。年轻的“90后”“00后”官兵在危难时刻,不眠不休,通宵夜战,叫响“洪水不退、我们不退”的口号,在人民群众最需要的地方鏖战洪水守护平安。中原大地经历了惊心动魄的抗洪斗争,也经历了众志成城的精神洗礼。抗洪一线成为生动教育课堂,让广大青少年厚植爱党爱国爱军情怀。

“我们虽然没能赶上百年前的觉醒年代,但我们成长在幸福的新的觉醒年代。”年轻的中国青年一次次用他们的行动证明,这是可以托付的一代。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新时代的新青年准备好了。

情到浓时的自然共鸣,发自肺腑的深切致敬

12月13日是第八个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这一天,一张海报让我们“破防”了。

一个生活在盛世中国的小女孩,蹲下来,举着雨伞,穿越历史,替身陷南京大屠杀绝境中的小男孩遮风挡雨。海报上有两行字:“时光穿越满目疮痍,好想替你遮风挡雨。”海报设计者说,在创作过程中,查看历史纪录片时,泪水一次次湿润了眼眶。

11月29日,中国社会科学院、人民文学出版社与某视频网站联合发布2021年度弹幕。“破防了”弹幕在该网站累计突破100亿条,成为今年最能代表该网站用户心情的名词。

时值建党百年,“破防”瞬间不胜枚举。百年来,英烈人物、感人事迹、历史瞬间等,既是串联辉煌百年的历史轴线,更是一个个饱含情感载体,折射出当代年轻人澎湃的家国情怀和昂扬的奋斗激情。

2021年5月22日,共和国痛失两位院士。一位是“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另一位是“中国肝胆外科之父”吴孟超。一日双星陨落,国人泪飞化雨。这泪光,折射出当今社会的主流价值观:奋斗者、创造者、奉献者是最美英雄。

“市民手写卡片送别袁老”“退役特种兵洪水中连救5人”……一个个“破防”瞬间和我们因为这些“瞬间”流下的热泪,一起组成了中华大地上最动人的场景。

“‘破防了’让我们看到当代青年强烈的共情能力。”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副主任孙萍说,跨越百年时空,今天的年轻人不约而同地用独特的语汇,表达对英烈先辈的崇敬与缅怀,对前仆后继、砥砺前行的共产党人的感念与敬仰。

“我吃着白米饭,喝着快乐水,想不通这些身强体壮的官兵为什么会死,我在深夜惊醒,突然想起他们是为我而死。”今年年初,一位网友的评论伴随着卫国戍边英雄群体的事迹广为流传。英雄们用他们的热血和生命“击穿”了许多人心灵的铠甲。

今年,78岁的展超明和74岁的展超玉找到了父亲。他们的父亲展志忠1953年7月牺牲于朝鲜,从此杳无音讯。去年9月,第七批在韩志愿军烈士遗骸运回国内,在回国烈士遗骸遗物中,“展志忠”的印章被发现。今年7月,经过DNA信息采集和鉴定比对,确定了展志忠的身份和亲缘关系。2014年以来,在归国的志愿军烈士遗骸中,通过DNA比对技术,已经帮助多位志愿军烈士找到了亲人。

今年,94岁的老兵何伯超达成了他半个多世纪的愿望。在抗美援朝战场上,老班长高万功救下了受伤的何伯超。何伯超一直想当面感谢老班长的救命之恩。12月,何伯超从四川泸州启程前往山东烟台,见到了96岁的老班长高万功,“看到您挺好的,我就放心了。”

泪水是人世间最真诚的东西。当我们说“破防”,为这些人世间最真挚的团圆和相聚流泪的时候,也是我们向这片土地上最可爱的人致敬的时刻。

2021年充满艰辛:疫情、洪水、暴雨……回望来路,那些疫情中的“最美身影”、洪水中的“最美托举”、暴雨中的“最美逆行”,就像一束束光,汇聚成这个时代最美的星河。

“后浪”奔涌的时代潮音,开创未来的青春担当

“这个夏天,注定会让我铭记终生。”

2021年,对于北京市第一实验小学六年级学生姚牧晨来说,充满成长和收获。

7月1日,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姚牧晨作为4名领诵员之一,参与朗诵《请党放心 强国有我》。全国人民听到了他的声音,也听到了新时代青少年“请党放心,强国有我”的青春誓言。

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还有许多响亮的声音:15架歼-20战机分成3个编队,飞过天安门。战机的轰鸣声响彻天地,强大的力量震撼了国人的心。

“经过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持续奋斗,我们实现了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在中华大地上全面建成了小康社会,历史性地解决了绝对贫困问题,正在意气风发向着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浑厚有力的声音响彻繁花似锦的天安门广场,响彻祖国的千山万水,传向全世界,中华民族千年来孜孜以求的美好愿望宣告实现。

“只要部队需要,我愿意当一辈子兵。”当有战友问起参军已32年的高玉华,“这么多年,你还是一个兵,不后悔吗?”他给出了这句回答。战略支援部队某大队一级军士长高玉华入伍32年,坚守5座大山,数十次参与重大国防施工任务,时刻把岗位当战位,诠释着一名老兵的初心与使命。

今年“八一”前夕,中央宣传部、中央军委政治工作部联合发布12位“最美新时代革命军人”。他们中,有倾情传播党的创新理论、始终坚持为战育人的院校教员,有实战实训砺精兵的特战营长,有淬锋大洋保卫海疆的潜艇艇长,有苦练本领搏击蓝天的飞行大队长,有担当使命铸盾砺剑的导弹旅长,有服务联合作战指挥的保障尖兵,有扎根奉献在国防工程一线的优秀军士长,有奋斗在青藏铁路守护线上的武警忠诚卫士……12名官兵是全军部队忠实履行党和人民赋予的使命任务、奋力推进新时代强军事业涌现的先进典型。他们在平凡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成绩,充分反映了人民军队永远听党话、跟党走的赤胆忠诚,展现出全军官兵听党指挥、奋斗强军的昂扬风貌。

9月中上旬,习主席给“高原戍边模范营”回信,激励广大官兵“忠诚履行好卫国戍边职责,努力为党和人民再立新功”。

“站在这里,我可以代表全营官兵自豪地说,我们没有守丢一寸土,无愧于党和人民的重托。”11月26日,西藏军区专题组织“高原戍边模范营”先进事迹报告会。“高原戍边模范营”干部尹强深情讲述全营官兵牢记习主席嘱托,忠实履行好卫国戍边神圣职责的生动实践。“近5年来,上千次武装巡逻,营队始终做到真正把忠诚融注到一兵一卒、一岗一哨。”

强国必须强军,军强才能国安。未来已来,你准备好了吗?

版式设计:张 锐

从上至下依次为:

7月1日,共青团员和少先队员代表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集体致献词。新华社图片

7月4日,在上海龙华烈士陵园内的陈延年烈士墓前,堆满各地群众自发送来的鲜花和卡片。新华社图片

5月12日,西藏军区“高原戍边模范营”某连官兵在海拔6200多米的冰川巡逻。晏 良摄

12月10日,抗美援朝老兵何伯超(左)与老班长高万功时隔70年再相聚。齐 鲁摄

7月21日,火箭军驻豫某部官兵参加应急救援任务。杨 军摄

7月1日,一群青少年挥舞手中党旗、国旗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新华社图片

6月15日,“最美新时代革命军人”邱麟辉与战机合影。新华社图片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