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版:长征副刊 PDF版下载

解放军报客户端

兵在掌上阅 亮剑弹指间

电视剧《香山叶正红》——

彰显“赶考路”上的初心使命


■李 建

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

近期,重大革命历史题材剧《香山叶正红》在央视一套播出。该剧聚焦中共中央在香山工作的181天时间,展现中国革命历程中的又一伟大历史节点。全剧围绕进京、和谈、渡江、筹备政协、召开政协等多个重要历史事件展开,讲述1949年北平和平解放后,毛主席带领中共中央从西柏坡入驻香山“进京赶考”,解放全中国、为新中国奠基的故事。

该剧播出后,收到良好的社会效益,其恢宏叙事和朴实温情被观众称赞。有观众认为《香山叶正红》无论在历史呈现层面,还是在人物塑造维度,都厚重有质感,兼具历史深度与情感温度。

观众所称道的历史深度,不仅是该剧的亮点,也暗含该剧的叙事逻辑。“进京赶考”和“打破周期率”是《香山叶正红》的重要叙事内容。为此,该剧在遵从电视剧创作规律的同时,严格遵循正史原则,展现严肃的历史逻辑和历史精神。《香山叶正红》以电视连续剧形式艺术地回答了,我党“进京赶考”是如何考出好成绩的?中国共产党如何破解“周期率”,带领中国人民走向胜利,获得长治久安。

《香山叶正红》真实再现历史,也以“历史正在进行时”的艺术手法探寻历史背后的深层发展逻辑。比如第1集,就集中呈现了七届二中全会。从会议前的各项准备,到定都北平等重要议题的会前商讨,再从正式召开全会,到全会圆满闭幕,观众随着会议部署,“沉浸式”感受了七届二中全会全过程,仿佛“见证”了一个“正在发生”的重大历史事件。

跟随剧情,该剧也指引观众进入“沉浸式”思考:经过28年浴血奋斗,要成立新中国了,中国革命进入到一个伟大转折期,中国共产党将如何作答一个个关乎国家命运和人民幸福的重要考题?于是,伴随剧情推进,观众对七届二中全会上,毛泽东提出的“党的工作重心由乡村转移到城市”的战略方针、“糖衣炮弹”论和“两个务必”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剧中,错综复杂的国内外形势和敌特疯狂的破坏活动,也让观众深切感受到辉煌历史背后的艰辛历程。

如果说历史深度是《香山叶正红》的“骨骼”,那么情感温度则是其“血肉”。剧中,无论是对伟人形象的塑造,还是对其他人物形象的刻画,都真实、接地气,带着生活质感。

剧中对毛主席形象的塑造,一面是工作中的指点江山、激扬文字,一面则是生活中的亲近随和与感怀动情。比如剧中,毛主席和西柏坡老乡一起看文艺演出,喜欢吃老乡家种的辣椒,还跟老乡换旱烟抽;向村里私塾先生借的书看完了,按时还,还托人送去饺子以表谢意;看到孩子们在院子里唱歌跳舞,毛主席也暂时放下工作,出来和孩子们载歌载舞。这些细节,都充分展现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与人民群众血肉相连的深情。

此外,剧中一身正气、有勇有谋的团长姜莱阳;追求进步、勇挑重担的青年干部萧静娴;聪明好学、不断成长的中央警卫员柳二勇;性格豪爽,运送物资支援前线的支前队队长赵大妈等,这些人物虽然身份迥异,但都个性分明。该剧塑造的这些具有代表性的人物形象,展现出人民爱党爱军的深情。该剧所要呈现的开国气象,也在这种深情的助推下愈加磅礴。

观众从剧中还能品到历史叙事中蕴藏的一个个耐人寻味的意象。比如,国共和谈期间,周恩来特别邀请张治中观赏香山盛开的桃花,临别前还送他一株桃花,“聊赠一枝春”。借春景延展到当前大势,寓意历史发展的大势不可逆转,中国革命的春天就要来了。这一细节,饱含浓郁的艺术美感与历史韵味。再比如宏观层面,该剧从香山看中国,从正红的红叶看蓬勃向前的历史潮流,也凸显了香山在中国革命史上的独特气韵,彰显了中国共产党人的“红色”初心、“红色”使命。

一段激情燃烧、人心所向的岁月;一群坚守初心、肩负使命的“赶考人”;一部革故鼎新、开天辟地的转折史。电视剧《香山叶正红》以恢宏的视角回顾历史,深刻展现了中国共产党人用行动作答“人民考卷”的“精气神”。时代是出卷人,中国共产党人是答卷人,人民是阅卷人。站在新的历史起点,跟随电视剧《香山叶正红》重温“赶考”精神,将激励我们传承革命精神,锐意进取,在新时代“赶考”路上,继续答出一份份满意的时代答卷。

上图:电视剧《香山叶正红》剧照。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