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次换岗,张东凯要面对的不仅是身份的转变,还有随之而来的本领恐慌。
第一次让张东凯对自己能力感到焦虑,是军校刚毕业分到某炮兵连做排长时。初来乍到的他对连队列装的各型火炮很陌生。虽然在学校学了不少理论,但真的和装备打起交道来,他被难懂的公式、参数弄得焦虑不已:因为作为一排之长,他竟然在专业上插不上话。
一次营里组织火炮实弹射击,打三发弹,张东凯只命中了一发。营长当场黑了脸:“张排长,你除了跑步,别的课目是不是都不会?”
营长毫不留情的话语让张东凯脸上火辣辣的,他说当时恨不得找个地缝钻进去。但也正是这番话,激起了他不认输的劲头。“不了解装备那就学,炮弹打不中那就练。”他深知自己必须狠下功夫,才能迎头赶上。
正好当时上级要组织各专业课目示范教学。得知消息后,张东凯觉得这是个好机会,可以迫使自己在短时间内尽快掌握专业技能。于是,他主动请缨,负责“某型反坦克火箭弹操作与使用”示范教学任务。
申请获准后,张东凯开始了攻关之旅。他主动拜兵为师,白天扎在训练场练习操作,晚上泡在学习室里研究原理,经常加班加点到凌晨。当时,装备厂家技术人员正在该营巡修,他主动给专家打下手,遇到不懂的地方认真请教、反复琢磨,直到彻底搞明白为止。
凭借着不懈的努力和勤学好问的态度,张东凯以惊人的速度掌握了该型反坦克火箭弹的原理及操作,甚至练就了技术参数“一口清”、开关旋钮“一摸准”、常见故障“一眼明”的本事。到了示范教学演示那天,他自信地走上讲台,精彩的讲解、熟练的操作,征服了台下评委。年终射击考核时,三发三中的成绩更是让营长对他竖起了大拇指。
然而张东凯要面对的考验远不止这些。成为支援保障连连长,第一次走进连队武器装备库房时,他一下子产生了当年的感觉,入目皆是“陌生面孔”。但更大的难题还在后面。
这个支援保障连的官兵,多是从榴弹炮连转隶而来,面对新专业新装备,他们明显底气不足。如何带领连队官兵尽快适应新角色、用最短时间形成战斗力,才是张东凯能否通过考验的关键。
与“官之初”相比,经过历练的张东凯开始变得沉着冷静。他清楚地知道,克服本领恐慌没有捷径可走,等待和焦虑也毫无用处,只有勤学苦练,才能打破僵局。
那段时间,张东凯带着连队骨干到处拜师,从装备结构性能学起,一个个零部件、一项项技术参数地过,直到官兵把本事学到手,初步形成作战支援和专业保障能力。
考验经历得多了,学习已经成为张东凯的一种自觉。去年7月,身为武警某部作训参谋的张东凯迎来了第四次岗位调整,担任武警某中队指导员。这一次,变化的不仅是专业,还有工作性质。
从军事干部一跃成为政治干部,张东凯发现,自己还有很多课需要补:如何上好教育课,怎样开展经常性思想工作……过去看着指导员信手拈来的工作,竟然有这么多学问。
张东凯再一次选择迎难而上:不熟悉法规条例,就把它们找来放在案头,没事就翻看学习;不懂教育方法,就观摩优秀政治教员授课,到处拜师学习。一次参加按纲抓建培训,他直接带着问题来,反复向教员和其他指导员请教,把笔记本记得满满当当。
“不懂就问,甘当小学生。”支队组织纪检股股长王啸说,张东凯是打来电话最多、向他请教最多的基层干部。对此,王啸却不觉得是个麻烦,“谁会拒绝一个爱学习的干部?”
如今,张东凯在指导员岗位上越干越顺手,中队建设也蒸蒸日上。“谁说军事干部当不好政治主官、干不好政治工作?张东凯就把这两件事干明白了。”在一次教育准备会上,支队领导点名表扬了他。
学习力也是战斗力
■刘建伟
在军队体制编制改革中,许多官兵都与张东凯一样经历岗位和专业的调整,由此产生了本领恐慌。而张东凯用自身行动和工作成绩说明,过好“换岗关”,秘诀很简单,就是勤学苦练。他的经历证明了一个道理:学习力也是战斗力。
绳短不能汲深井,浅水难以负大舟。无论是武器装备发展日新月异、战争形态加速演变的现实趋势,还是打赢未来战争、建设世界一流军队的目标决心,都对官兵素质提出了更高要求。重视学习、坚持学习、善于学习是我们党和人民军队的优良传统和政治优势,也是年轻干部提高素质、增强本领、成长进步的重要途径。必须承认,我军仍然存在“两个差距很大”“两个能力不够”问题,一个重要原因是很多官兵学习钻研不够。
学习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有数据显示,进入21世纪,知识更新周期为2至3年,在某些领域甚至只有18个月。有人曾提出“知识折旧率”的概念,即一年不学习,一个人所拥有的知识就会折旧80%。这意味着,如果一名官兵不能持续学习、不断充实自己,不但无法适应部队建设发展,也终将被时代淘汰。因此,无论应对新专业新岗位考验,还是专注某一专业领域“一站到底”,都必须紧跟时代潮流、紧贴军队需要,养成不断学习、刻苦学习、终身学习的习惯,及时更新知识技能。
一支有战斗力的军队,必然是一支爱学习的军队;一支赢得胜利的军队,必然拥有大量学习型人才。无论战争形态、作战方式如何演变,决定战争胜负的关键因素始终是人。要想在未来战争中占得主动、赢得先机,不仅需要每名官兵主动学、终身学,不断提高自身能力素质,还需要加快新时代学习型军营建设,构建官兵人人皆学、处处能学、时时可学的泛在学习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