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将脱下军装,四级军士长郑森文最放心不下的还是新上岛的战友。
去年岛上智能化管边设备刚升级完成,他被连队派往旅队学习操作技术。如今,小岛有了守防“后浪”,他这个“前浪”还有使命没完成。守岛10多年,老兵依稀记得刚上岛时的情景:班长带他在哨所瞭望执勤,外出巡逻的情况,他们认真记录在案。
当时的执勤模式主要以巡逻和瞭望为主。岛上没有手机信号,只有为数不多的几部电话;没有电脑,电视信号也时断时续……
变化,发生在近10年间。有线电视、手机、网络信号相继在岛上落户。岛上建起了新哨楼、来队家属房,官兵守防条件改善了,一家人在岛上团圆的日子有了盼头。
更让郑森文自豪的是,如今海防部队的守防能力更是今非昔比。“东北某海域发现可疑船只。”那天正在执勤的郑森文向南部战区陆军某旅教导员万顷报告情况。
就在数分钟前,郑森文在观察当面海域时,已经发现防区周边水域“有动静”。
放下电话,他打开监控探头,并让战友用高清望远镜一同瞭望。“确实有一艘小艇,移动速度很快。”郑森文回拨电话,一边和万顷核对信息,同时向营值班室报告情况。
营值班室值班员廖明生,点击进入“智慧边海防军警民联防平台”,通过操作摄像头成功锁定目标海域和可疑船只。
此刻,位于山顶的某雷达阵地,雷达光标闪烁。万顷对标数据,确定该可疑船只为“未备案船只”。于是,他马上向武警海警某支队值班室通报情况。
不到10分钟,海警官兵火速出动,向着那艘船驶去……
万顷告诉记者,2019年起,我国在某海域建设信息化智能管控系统,该系统集“视频、语音、数据传输”于一体,被官兵称之为“智慧边海防”。
“以前我们是军警民各自为战、单打独斗,有了信息化平台这个‘最强大脑’,多个方向的海防管控部门联合行动,各司其职,依据规程快速处理海上情况。”万顷说,不仅整合了管控功能,更将驻守各海防管段、各军兵种的官兵“拧成一股绳”,守防效率大为提高。
去年的一个风雨天,驻北尖岛某连排长吴培煌正在值班,监控系统突然发来警告提示:在海岛隐蔽一侧,一艘游艇闯入辖区;船艇靠岸,几个可疑人员登岛。
他火速向上级报告情况,并驾驶小艇赶往现场,截获那几位自称是“游客”的人员,将他们移送派出所。
“海防管控,不可预知的情况比较多,很容易出现监管‘死角’。”吴培煌说, 信息化技术的深度运用、大数据的不断丰富,让这一问题迎刃而解。
相比于孤悬于海上的北尖岛,一到晚上,桂山岛哨楼监控屏上,大海被灯火晕染成金色,一艘艘船只“星星点点”。
珠海某观通站站长陈良说,作为“智慧边海防军警民联防平台”试点单位,他们早在2018年就完成了监控系统升级,“新系统还有光电跟踪功能,夜晚管控效果更好”。
站在观通站,遥望对面的澳门是如此清晰。当地渔民告诉记者,搭乘渔船仅数分钟就可通关。
与澳门紧邻的另一个连队,是武警广东省总队某执勤支队“红色前哨连”。
前往口岸的路上,周边植被茂密,不时有三两游客走过。
连队指导员陈振炜说:“口岸象征着祖国的繁荣与稳定,连队官兵守护着粤澳一线,我们是见证历史的人。”
跟随陈振炜,记者来到口岸某点位,在划定分界线的铁栏杆上,震动报警装置整齐排列。只要有人攀登护栏,不远处的监控室,就会响起阵阵警报声。
“这些无言的卫士,物化的哨兵,大大改善了连队守防条件,提高了我们快速反应和处置突发事件能力。” 陈振炜说。
守卫在海岛、口岸,他们是保卫者,是建设者,也是见证者。在向祖国和人民交出一份份合格答卷的同时,也获得了属于边海防军人的成就感。
凝视边界,哨所有了“明亮眼睛”
■本报记者 薛 敏 通讯员 冯亚坤 陈武斌
深夜,昆木加哨所,在哨楼执勤的中士王思成、中士刘磊紧盯大屏幕:月光下,边防线在山岳间清晰可见,并被“镀”上了一层神奇的光晕。
这是藏北高原一个重要通外山口。过去,除了日常观察,官兵会定期抵近山口路段潜伏。那些点位大多隐匿在背阴的山坡或山崖之下,即使在夏天也冷风刺骨。
去年,哨所周边架设起智能监控设备,对某些特定路段、区域实施24小时不间断管控。
“再也不用那样高频度地执行潜伏任务了。”哨长旦增列珠告诉记者,可视化监控设备的列装,给哨所装上了一双“明亮眼睛”。
旦增列珠给记者讲了这样一个故事。去年冬天,战士刘磊在执勤,可视化系统突然发出报警音——他意识到,这是监控系统识别到了“不速之客”。
轻点鼠标,刘磊放大图像辨别情况,通过监控系统的“喊话”功能,对靠近人员予以警戒。他同步通知在该点位附近的巡逻队快速赶赴现场:“有不明人员正驱赶羊群靠近我方边界。”
听到空中传来的“喊话”,那位牧民停下了脚步。与此同时,旦增列珠身上的北斗手持机响起,他带领巡逻分队官兵立即赶往该点位。
羊群已经来到铁丝网边,眼看就要越界。那位牧民正在奋力驱赶。哨所翻译与他简单交流得知:这位牧民就住在邻国边境哨所附近,想赶在大雪来临前将圈养在附近山谷里的羊群赶回家,不小心迷了路。
旦增列珠又通过北斗手持机向哨所说明情况。哨所紧急联系地方边防派出所,通过与邻国交涉,将牧民和羊群安全移交。
驾“长车”踏破边关风雪路,居“斗室”坐地巡边览无余。旦增列珠说,全新的可视化系统可准确识别人和动物,并根据需求设定个性化预警提醒,“即便在伸手不见五指的漆黑夜晚,远红外功能也可以让闯入者‘无处遁形’”。
不久前,王建飞带领新战士张慧一起出哨所维护通信线路。“高原的天孩子的脸”,他们出门不久乌云就翻滚着压上来,一场风雪即将来临。
见此情景,旦增列珠赶忙通知战友返回,但多次呼叫没有回应。眼看风雪伴着夜幕降临,在哨楼执勤的战士胡奇龙报告:某山口,红外监控系统检测到二人的人影。
旦增列珠一拍脑门,“那个山口信号较弱,他们应该是被困了”。说罢,旦增列珠立即组织官兵前往救援。一小时后,大家在山口发现了“雪人”一样的王建飞和张慧。
原来在维修此处线路时,王建飞不小心踩进雪坑,左脚踝瞬间肿成了馒头。风急雪骤,天昏地暗,到哨所才3年的张慧担心自己“摸不回去”,两人只能靠在一个岩石背面,一边避雪一边等待救援……
过去,昆木加边防的硬件配套不够完善,官兵们主要依靠铁丝网、望远镜和对讲机等“老三样”。如今,可视化监控系统、夜视仪眼镜和北斗卫星电话,已是边防连队的标准配置,“新三样”成了边防官兵的“好帮手”。
“借助科技设备,我们的视野更宽,看得更远。”深夜,旦增列珠来到哨楼查哨。他们身后的大屏幕上,不同点位实时画面在眼前跳动……
“只靠电子眼不够,我们还要更谨慎、更细致,很多巡逻路段,我们还要靠一双‘铁脚板’。”旦增列珠紧了紧执勤战士的衣领,双眼望向远处的群山。
此刻月光皎洁,映衬着哨楼上哨兵执勤的背影。几小时后,当月亮沉入山谷,迎着初升的太阳,旦增列珠又要带上战友出发。
军人的脚下是祖国的土地。走过的每一条路,都留下他们坚守的足迹;站立的每一个点位,都是他们扛在肩头的使命。
图①:官兵站在高处眺望; 图②:官兵在巡逻路上;图③:一名战士利用超视距红外电视侦察设备观察远处山口。
崔运江、龙 龙、廖 锐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