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加快国防和军队现代化进程中,人们逐步形成了这样一个共识:现代化必须先“化”人、后“化”物,如果重物轻人,物的现代化也会落空。这是正确的,但同时也要防止出现孤立的人才观,导致“见人不见物”现象的发生。
袁隆平院士有句名言:培育新品种是应用科学,书本上、电脑里种不出水稻!只有顶着太阳、蹚着泥水,下田、实干,才能出真知。按袁院士的话讲就是,人才很重要,但这个人才必须是能种出高产水稻的人才,必须是人与物结合起来出成果的人才。
人才学上有“显人才”与“潜人才”之说,同样也有“可能性”与“现实性”人才之论。即一个拥有较高学历、成长经历丰富的人,只能算是“可能性”人才,是一块好材料,但只有进入“器物层”并发挥出作用,才是“现实性”人才。如果一个实力很强的人,在一个组织中找不到合适的岗位,无法发挥自身才能,那么就不能称其为人才。
三国时的诸葛亮,被誉为智慧的化身,但他的雄才大略只有当上刘备的军师后方能显现出来。如果诸葛亮一直躬耕于南阳,始终是布衣一个,还称得上旷世奇才吗?吕布的武艺在当时属天下第一,但如果没有方天画戟和赤兔马,这个第一的威风就要大打折扣。宋宪等擒捉吕布,就是采用盗取赤兔马和方天画戟的办法。
“兵”者何也?兵者,古代就是指兵士和兵士手执的兵器。在军事学上,“兵力”这个概念是最基本的概念,它是人力和机械力的统一体。离开人力的机械力,在战场上等于是一堆废物;离开机械力的人力,战斗力就会明显下降。
一位哲人说过:赤裸裸的手和无依无靠的理智,都是不能有多大作为的。人是战争制胜的决定性因素,更准确地说,这个“人”是手持武器的人,而不是赤手空拳的人。可现实中,我们有时把人的素质与武器的性能分别开来进行比较分析。分析的结果可能是,官兵的文凭很高、队列动作很规范,武器的性能很优、位列科技前沿,完全能够胜任打仗、打胜仗。可事实上,高分低能、眼高手低,对武器装备不会用不敢用不善用的人还有不少。这样的人,我们能说他们是高素质的人才吗?
也许有人会说,比尔·盖茨既没有种一棵庄稼、炼一吨钢,甚至没有像IBM那样制造计算机,像英特尔那样生产芯片,他仅仅编写了一些计算机程序而已,可算得上是“见人不见物”的最好例证。但是不要忘了,正是由于他的工作具有很高的科技含量,代表着时代需求的发展潮流,才能赢得社会的认同和巨大的回报。作为军人,无论从事物质性实践活动,还是从事精神性实践活动,其归宿点都是为了能打仗、打胜仗。军队打仗当然需要“一策而转危局,一语而退千军,一计而平骚乱,数言而定国基”的思想大家、谋略将帅。我们这样的人才不是没有,而是还没大批涌现,这类人才的培养还缺少向纵深拓展、向高层次迈进。必须通过立起“练兵先练官、强军先强将”的鲜明导向,通过集中精力研究军事、研究战争、研究打仗,提高战役指挥机关的谋略水平和指挥能力,让思想率先抵达战场。
马克思说过:“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人才不是孤立而存在的,仅就人才谈人才,或者光谈人才多少、避谈效益高低,那么这种人才观显然有失偏颇。
(作者单位:陆军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