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版:军人修养 PDF版下载

解放军报客户端

兵在掌上阅 亮剑弹指间

指挥员必须“有主意”


■林 波

●心怀“大”主意、笃行“正”主意、能拿“妙”主意,是指挥员能力素质的展现,主要取决于其自身的学识眼界、党性修养与机谋决断

军队领导干部,身上有千钧重担、身后有千军万马,只有自己“有主意”、善于“拿主意”,才能当好“擎旗人”,坐稳“中军帐”。主意,可以理解为主张与决断。心怀“大”主意、笃行“正”主意、能拿“妙”主意,是指挥员能力素质的展现,主要取决于其自身的学识眼界、党性修养与机谋决断。

心怀“大”主意,缘于有学识。登高方可望远,博学才能广闻。只有在学识上达到一定的高度,才能准确把握事物的发展方向和内在规律,做到心中存大略、眼中观大局、手中下大棋。毛泽东同志曾说,领导的责任,归结起来,主要是出主意、用干部两件事。早在江西苏区时期,红军里就广为流传“毛委员有主意”。可以说,正是由于毛泽东同志在长期的革命斗争中心怀“大”格局、能拿“大”主意,才使他每每在危急关头力挽狂澜,领导中国革命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历史反复证明,不谋万世者不足谋一时,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抗日战争时期,毛泽东同志的《论持久战》所体现的高瞻远瞩、远见卓识并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在坚持不懈的学习探索与艰苦卓绝的斗争实践中不断总结积累出来的。作为一级指挥员,只有始终坚持唯物论、辩证法,在努力提升学识、开拓思维眼界、勤奋刻苦钻研、带头躬身实践上下苦功夫、真功夫,才能在强军兴军新征程上挑起重担子、拿稳“大”主意,干出一番事业。

笃行“正”主意,缘于讲党性。党性纯则原则立,原则立则作风正。只有不断强化党性修养,才能提纯党性,做到守正心、循正道、扬正气。增强党性、激浊扬清,才能永葆共产党人为民、务实、清廉的本色;党性观念不强、原则界限模糊,遇事就难免会动歪心思、拨“小算盘”、搞“假把式”,做出一些掩耳盗铃、滥竽充数、弄虚作假的怪事蠢事来。近年来,媒体披露的“某些地方机关干部带多套衣服下乡摆拍”等新闻,即是此类反面典型。由此可见,“主意”一旦偏离了党性原则,就变成了“坏主意”和“歪点子”,这种“德不配位”和“偏向移位”现象,无论对于集体还是个人来说,都贻害无穷。当前,置身于新的时代背景下,各级指挥员在推动实施“以战领建、抓建为战”的方略中,都应坚决守“正”笃行、求真务实,多出“正”主意,真正为推动强军兴军的各项决策部署落地生根、见行见效发挥关键作用。

能拿“妙”主意,缘于善机谋。谋议可谘于众人,可决断必须归于一将。指挥员只有充分发挥决策决断的主导作用,才能牢牢把握“审时度势、临机应变”这个胜战之要。东汉末年的“曹袁之争”就印证了这个道理,官渡之战发起前,在袁绍和曹操双方实力悬殊的形势下,袁绍阵营就“徐图”与“速决”分列两班、争论不休,以致袁绍迟疑不定;而曹操方面,谋士名臣就“十胜”与“十败”侃侃而谈,即令曹操力排众议、果断发兵。究竟谁更具将帅之才?高下立见。随着战局展开,曹袁二人作为交战双方最高军事指挥员,所展现出来的不同决策能力,对整个战局的影响也愈加深远,最终导致乌巢之战这一转折点出现,胜败之势陡然逆转。当今,在信息时代环境下的战场预测、战局把控、战术运用等诸多领域中,各方要素对于战机的寻求与争夺势必空前激烈,但关键时刻,还得依靠指挥员拿定主意。只有做到能谋善断,才能在完成军事斗争准备、执行战略战术中把握先机、赢得主动。相反,如果像袁绍那样,良机频现而无力驾驭、“妙计”迭出却无从决断,其结果必然是打败仗。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