洋务运动期间,清政府对国外先进武器表现出极大渴望。
这时候,加特林机枪凭借能够连续射击、火力强悍的特点走进清政府的视野。1874年,清政府不惜花重金购买了数十挺加特林机枪。
虽然加特林机枪火力强悍,但存在重量大、战场机动性差等问题。随后,清政府命令金陵机器局仿制并改进这种武器。金陵机器局摒弃了加特林机枪沉重的金属双轮,巧妙地将机枪安装在独轮小车上,这使得重达120公斤的机枪可以在崎岖的道路上灵活行动,大大增强了这款武器的战场机动性。
随后,清政府相继在上海、南京和天津等地建立生产线,进行大规模生产。这款机枪射出的子弹声与当时火炮打出的炮弹声有些相似,于是清政府把它称之为“格林快炮”,并大量装备清军。
上图:金陵机器局仿制改进的“格林快炮”。资料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