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录时代与社会的重大事件,特别是书写身处其中的人们的所作所为、所思所感,是作家们必须直面的文学命题。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过程中,我们身边发生了很多感人至深且引人深思的动人故事,军人特别是军队医护工作者在抗疫过程中做出的贡献尤其值得铭记。
军旅作家西元的小说创作,始终保持着对文学的独到理解和探索勇气。他笔下的故事往往都有着真实而重大的历史背景,擅长书写大历史中的小人物。这些人物虽然可能有着这样那样的缺点,但无一不是面对生活的勇者。从西元的作品里既能看到世界的真相,又能汲取前行的力量。短篇小说《在春天里团圆》(《解放军文艺》2020年第6期),叙述者是部队医院援鄂医疗队成员,因为并肩抗疫因此认识了当地的李医生。李医生算是一个引发启示的人,是一个阐释者。从二人一开始磕磕绊绊的交谈中可见,来自地方医院的李医生正承受着内心的多重困境。一方面,她的丈夫、儿子被确诊感染,让她体验到了患者家属内心的牵挂和焦虑;另一方面,现实的工作强度和对亲人的牵挂又为自我保护增加了难度。叙述者的一句“我们是生力军,而她一直在坚守岗位”这样看似平淡无奇的话,实则揭示出医务工作者的职业奉献。
叙述者既是军人,也是医生,在沟通中感受到李医生承受着的巨大压力和心理问题。叙述者出于职业敏感性,想为李医生解决问题。而李医生说,想要彻底解决内心的巨大压力,最重要的是先要解决患者的问题。因为二人都具有医生的责任感,所以他们之间的对话,更像是通过对方反观自身——他人正是自己的镜像。这个故事看似简单,缺少具有戏剧性的矛盾冲突,但在平淡无奇的对话中,蕴含着医务工作者之间的深入理解与精神支撑,传递出巨大的情感和伦理力量。故事也就带有了救赎与自我救赎、认知与自我认知、启蒙与自我启蒙的复杂内涵。整篇小说叙事,西元都采取了第一人称限知视角,对叙述者的自我认知也保持了冷静客观的态度。这种叙事视角和写作立场,使得小说显露出强烈的现代性。小说结尾处,叙述者与李医生两人互赠精神层面的礼物,人格上完全平等,互有教益,彻底消除了最初彼此间的陌生感,甚至克服了因为病毒而造成的接触障碍。两人含泪相拥,互相宽慰,鼓励庆祝抗击疫情的阶段性胜利,军民鱼水情深的主题,得到自然深化与升华。
从西元的短篇小说《在春天里团圆》,以及王昆的长篇纪实文学《“红区”日志》这样的抗疫题材文学作品中,都能看到作家对军人伦理,特别是军医身份伦理意义的深入思考。军人伦理视角的引入,有效拓展了英雄主义的叙事空间,也深化了英雄人物的典型形象。“军爱民,民拥军”的伦理意识,既是历史发展的产物,也离不开精神道德层面持续建构的作用。由此,抗疫题材的文学作品就兼具了新闻与文学、审美判断和历史认知等多个层面的功能,从而更具现实感召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