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版:基层传真 PDF版下载

解放军报客户端

兵在掌上阅 亮剑弹指间

“三场对抗,我找到了打仗的感觉”


■第73集团军某旅装步一连指导员  谢  思

写在前面

烟尘滚滚,枪炮隆隆。带领突击分队冲到蓝军阵地制高点,第73集团军某旅装步一连指导员谢思血脉偾张。那一刻,他体会到了“独立扬新令,千营共一呼”的豪迈。

这是今年新任指导员的谢思首次指挥战斗。对他而言,此次砺兵朱日和经历的3场对抗演练,就是他向一名合格指挥员迈进的起点。

谢思将这段经历写在了他的“沙场日记”里。今天我们将其分享给大家,希望能够给更多履新的基层带兵人带来启示。

◆第一场对抗—敲响警钟

战斗在凌晨悄然打响,我的任务是指挥突击分队抢占一处重要城市目标。这是我担任连队指导员以来第一次带兵打仗,结局可想而知——惨败。

午饭时间,我提不起胃口,回到了刚刚战败的模拟城市中。街区路面平坦,距离“敌”工事很近,稍一凝神就能看见建筑物里的蓝军士兵。但对于一没打仗经验、二没专业基础的我,想要把控这个战场的局势,却那么遥不可及。坐在地上,我的思绪不断翻涌……

在担任连队指导员之前,我是一名宣传干事,熟悉机关业务,也常有作品在媒体发表。今年上半年,得知自己即将担任连队指导员时,我满怀信心,还整理了一套“有效开展思想政治工作”的计划,准备一展身手。

然而计划赶不上变化,我抱着一打材料来到连队,人都还没熟悉,部队便要奔赴塞北演兵场进行实兵对抗演练。不仅如此,因为连长和副连长都在外执行任务,我一个“空降”的指导员必须“军政一肩挑”。这对我而言,是个巨大的挑战。

几千公里远程机动,车外环境越来越陌生,我心里也越发忐忑,原来的自信早已不复存在。而我心中的担忧也化作现实——实兵对抗演练进场就打,让我“临时抱佛脚”的时间都没有。我还没摸清情况,电台里就传来指令:“突击分队,迅速前出!”火力怎么运用、特情如何处置、兵力怎样分配……仓促上阵,一个又一个问题在脑海中纠缠,我却理不出头绪。

结果显而易见,指挥如一团乱麻,首战告负。

通信未使用暗语、战术运用不熟练、战损率高达60%……复盘检讨会上,手捧问题清单,我恨不得找个地缝钻进去。

战场打不赢,一切等于零。这场败仗给我敲响了一记警钟:指导员也是指挥员,不能带领连队打仗,自身都立不起来,何谈做好政治工作!而我此前只是一心想练好“笔杆子”,没有真正认识到备战打仗才是军人的主责主业,必须练好“枪杆子”。

◆第二场对抗——恶补技能

经历上次的惨败后,我恶补了许多装甲步兵指挥技能,基本能够完成作战筹划、兵力运用等连一级指挥任务,算是初步告别了“门外汉”的身份。

但是,不久后展开的一次体系演习,又给我上了一堂新课。

这次演习,我负责营里工兵、侦察、炮兵等几个兵种的指挥协调。在指挥通路破障时,因“敌”火力猛烈,多名战士接连“牺牲”。见状,我立即组织反坦克火力支援。然而,由于我没掌握该型火器的战斗性能参数,指挥射击距离超出射程,几发炮弹打出,不仅“敌”据点毫发无损,“敌”炮兵还抓住我方射击间隙进行火力反扑,我们全部“阵亡”。

这次失败后,我迅速调整状态,因为有了此前的经历,我知道栽跟头不可怕,一蹶不振才最可怕。演习结束后,我第一时间拉着经验丰富的营参谋来到沙盘前,请他带我复盘这场战斗。从兵种间的协同作战要领到不同武器装备的性能参数,从配属力量使用到请求火力支援……看着他手指沙盘滔滔不绝指点沙场的样子,我打心底里佩服,脑海里就一个想法:我也要成为这样的指挥员!

看到差距就是进步的开始。那些天,我顶着大漠的恶劣天气,一有时间就去武器装备场,向各专业尖子能手“跨界”学习专业知识,熟悉武器装备性能,摸清工兵、炮兵等兵种战场运用知识。不仅如此,我还提出申请,到同在朱日和驻训的某陆航旅取经,学习低空突防、快速机降等课目要领。

思维一变天地宽。随着学习触角的不断延伸,我对陆空立体作战有了更深的体会,对指挥员的职责也有了更深的理解。

◆第三场对抗——收获首胜

这两天,实弹演练再次打响,我们与“敌军”围绕夺控要点展开激烈厮杀。战友们常说“朱日和不相信眼泪,只欢迎胜利和强者”,经过近两个月的沙场磨炼,这一次,我不认输。

此次战斗,我被任命为纵深攻击队指挥员,配属多支兵种分队。队伍奔赴陌生地域不久就突遇雷场拦路,排雷未完又遭“生化武器”攻击……炮火硝烟中,各种难局、险局不断上演,我连续指挥战斗近6小时,队伍如蚂蚁啃骨一样慢慢推进。我知道,这不仅是一线战斗员的比拼,更是对指挥员能力素质的检验。

抱着必胜的决心,我稳住心神,科学分配兵力,迅速判明形势,见招拆招,成功突破至目标前沿。有了此前的两次败北经历,我没有选择立刻发起冲锋,而是命令分队潜伏观察。果不其然,电台里很快传来侦察兵暗语通报:“目标周围建筑物内藏有大量‘敌军’!”

听到这个消息,我不惊反喜,因为前期研判“敌情”时已经预测到了这种可能。随后,我没有指挥队伍猛打猛冲,而是将侦察兵获取的“敌”精确坐标传递给营属炮兵分队。几分钟后,“敌”20余个目标被一举摧毁。

这是我任职指导员以来首次带兵打仗取得胜利!我信心倍增,同时感觉身上多了些说不清道不明的东西,也许这就是成长的收获。

收队归营前,我跃下战车作简短讲评总结,感觉脚步格外轻盈,说话嗓门特别洪亮。我想,自己朝着合格的指挥员又迈进了一步。

(本报记者韩 成、特约记者赵 欣、通讯员林蒋杰整理)

战场感言

第一要务是备战打仗

■杨 明

纵观我军历史,从来不缺军政兼通、指技合一的指挥员。陈毅先后担任过红军师长、军政治委员、军长,聂荣臻曾任晋察冀军区司令员兼政治委员,刘邓大军的六纵政委杜义德也曾“军政一肩挑”,被刘伯承称赞为“政委兼司令,司令兼政委,文武双全”……可以说,能文能武才能成为一名优秀的指挥员,既懂军事工作、又懂政治工作,才能带领部队打胜仗。这已经成为我军的一个优良传统。

这个优良传统,在今天更具时代意义。一段时间,有的单位过于强调工作上的分工,大家按照职务身份把工作分得很清,淡忘了备战打仗才是主责主业。

未来战争,只认强者勇者,无关身份角色。硝烟燃起时,无论是政治指导员、政治教导员还是政治委员,都必须是指挥员、战斗员,第一要务就是备战打仗。不树牢这种意识、不具有这个能力,政治干部就无法令人信服、政治工作就没有威信。因此,接过革命前辈的枪,继续奋进强军路,每一名政治干部都要练就军政兼优、文武双全的硬功。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