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版:长征副刊 PDF版下载

解放军报客户端

兵在掌上阅 亮剑弹指间

词语中的“牛”


■吕国英

藉咏牛而言志、寄情、抒怀,“诗词歌赋”为历代文达贤士所热衷;而喻牛于社会万象、世间百态者,民谚俗语为社会大众所喜爱。因万千事物皆可借之于“牛”喻,其尤具有“传承”生命力。这既说明牛文化所特有的社会广泛性,也成为牛之文化意义上的重要构成。

人类从农耕社会走来,长期的“相依为命”让牛责无旁贷地成为人们生产、生活、娱乐中的重要成员。语言交流中与牛相关的用语、词汇,也自然而然地成为重要话语成分,使用频率极高。这些话语成分包括成语、谚语、歇后语、常用俗语,体现在人际交往、社会现象、情感状态的方方面面。

谚语民俗中“牛”的社会文化学意义,既有褒义词义,也有中性词义,还有一定数量的贬义词义。

构成褒义类词义者,呈现为五大类别。一类形容勤劳奉献、开拓进取,体现牛的品性。比如,一犁酥润万牛耕、人民的孺子牛、时代的拓荒牛、革命的老黄牛等;再一类形容事物数量多、规模大、能量强,体现牛的特征。比如,汗牛充栋、气冲斗牛、初生牛犊不怕虎等;又有一类形容在某一领域、行业非常出色,或为翘楚。比如,牛人、牛气冲天等;还有一类形容对某种事项的胸有成竹、游刃有余或忠诚信奉。比如牛刀小试、杀鸡焉用牛刀、执牛耳等;最后一类为开拓进取、终有所成或信奉奋斗致远。比如牛角书生等。

构成中性类词义者,主要有三种类别。一类多为表示牛的劳动活动。比如,驴拉碾子牛耕田——各走各的道、病牛拉犁——有心无力等。一类往往指牛自身,并无延伸或附加意义。比如,风马牛不相及、问牛知马、鲸吸牛饮等。一类常指牛与其他事物之关系。比如,风吹草低见牛羊等。

构成贬义类词义者,体现层面较多,意涵也较丰富,主要有三类。一类针对牛之弱点说事喻人,比如,瞪牛眼、犟牛筋、钻牛角尖、牛肠马肚。另一类以牛之天性比喻个别脑筋迟钝、笨拙、执拗倔强者。比如,对牛弹琴、牛心古怪等。再一类借牛比喻不合逻辑、不通情理之人与事,甚至喻指虚假、恶劣之人与事。比如,牛马不如、牵牛拔桩、牛头不对马嘴等。

事实上,谚语民俗中的涉牛语言与词汇表达,体系庞大、层面繁杂、含义也非常宽泛,既难以准确划分,也难以理清逻辑。其中,有许多只是借牛之行为、习性以及牛形符号,并将之投射到汉语言文字、符号的组合与记述表达中,以描述、记录、表达某种社会状貌、事物关系、情感现象等,而其本身或与牛自身并无直接关系,仅仅是借“牛”之拟象,看牛之“不可或缺”。

在人类文明演进中,人牛互不分离,牛不仅进入现实社会诸方面,也进入人类精神生活,由此延伸出“牛文化”,并汇入文化演进之历史长河。如今,孺子牛、拓荒牛、老黄牛的精神被倡导,正因为其中蕴含着中国人民自强不息、砥砺奋进的精神密码。牛文化被赋予新的时代气息,也会更加深远地丰富和影响着我们的精神文化生活。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