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夜读习惯养成于大学时代。那时,深奥的理论、密集的知识点、长长的书单……对于天资不高的我来说,不夜读根本完不成学业。从此,我进入了浩如烟海的知识海洋,校图书馆成了我每天晚上必去的地方。
每读完一本书总会有几分激动,我在内心告诉自己,又攻下了一个知识堡垒,又获得了一次知识的洗礼。正是有了这种紧迫感,在4年的大学生活里,草草算下来,我居然读了410多本书。
如今,我走上了工作岗位,每当夜幕降临,依然会坐到灯下,沉入读书的快乐之中。我向往刘禹锡的读书兴味:“数间茅屋闲临水,一盏秋灯夜读书。”静谧秋夜中的读书灯让人想起宋人的“青灯有味似儿时”,或是想起清人的“灯如红豆最相思”。光阴流转,读书的地点在变,阅读的关注点在变,心境也在变,但灯下阅读的习惯始终没有变。秋灯一檠,照亮我的生命和对“更好的自己”的探寻。
我到通信士官学校任教那几年,虽没有城市的车水马龙,却有恬淡的读书时光。夜灯下,捧起书本,我如痴如醉,常常一读就到了深夜。夜深人静之时的阅读,就像独自一人静静地与先哲对话,文采飞扬者有之,睿智渊博者有之,入木三分者有之,清新隽丽者有之……透过书页,我感受到历史的波澜壮阔,也体味到了人生的曼妙沧桑。
“喜欢读书,就等于把生活中寂寞的时光换成巨大享受的时刻。”每每读到哲人的这句话,我都深有感触。对于很多人而言,现实生活或许是平凡的,但平凡并不意味着接受平庸。读书,恰恰是拒绝平庸、摆脱平庸的一种方式。顺境时读书,它会赋予我奋进的力量和清醒的思考,可以让我从古代圣贤的经验里感受到“艰难困苦,玉汝于成”的激励;逆境时读书,它能带给我更多感慨与宽慰,甚至可以从各类书籍中获得“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启迪。
从穿上军装的那一刻起,一晃18年过去了。18年里,我始终保持着夜灯阅读的习惯,每个月都专门去一两次公共图书馆“淘书”。书“淘”回来后,就按照计划一页一页地灯下攻读。日积月累的阅读让我了解了相关领域的最新成果,更新了知识,克服了“本领恐慌”。
读书是一场精神的长跑,更像一艘航船,带领一个人的精神境界从狭隘驶向开阔。如果想不断提升自己、拓宽视野、启迪智慧,不妨以热情和时间拥抱阅读,让灯下阅读成为一种习惯,一种生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