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时读书,常见到高大的烈士纪念碑,听到气壮山河的英雄人物事迹。心里装的英雄多了,便念叨:“我的出生地陕西省安康市岚皋县有英雄吗?”父亲说:“岚皋也有英雄。”
岚皋也有英雄?父亲见我疑惑,便领我到县城外一柏树林间,那里整齐排列着七座坟茔,石质墓碑上刻着名字,碑额上刻着红色五角星。父亲说,这是岚皋县烈士陵园,安葬着1949年11月解放岚皋时牺牲的解放军烈士。陵园无围墙也无高耸纪念碑,我默读着墓碑上的姓名,默记着他们的英勇事迹。走出墓园时,父亲带我折了一大把坡坎上的野花,恭恭敬敬地在每座墓碑前摆上一枝。
工作后,每年清明节都会随县机关干部到烈士陵园去瞻仰祭奠。那时,陵园已迁到城郊的唐家梁,有了宽敞的广场,有了花红叶绿的大道,有了小时候书本里常见的高高纪念碑。
一次去岚皋老县城遗址看古碑,因口渴走进一户农家讨水喝,见堂屋墙上悬挂一张发黄的身穿志愿军军装的照片。我好奇相问,递茶水的老者答说,他便是照片上的人,叫吴有顺。我读过县志,知道岚皋有位志愿军英雄吴有顺,曾参加过抗美援朝上甘岭和金城战役,3次负伤,先后荣立特等功、二等功和三等功,在战场上入党。回国后他不要政府照顾,复原居乡务农。冒失间,走近英雄身边,我忙向老人问好。
岚河秀长,弯了又弯,粼粼水波环绕着县城,一派灵气。退休教师卢青与我相邻而居多年,我俩常在岚河边结伴散步。一天,省城党史部门来人寻找他父亲卢楚衡生前照片。我听了找他询问详情,他抽出一本中共陕西省委党史研究室编印的书递给我。原来,他的父亲竟然是1930年秘密入党的中共地下党员,曾任杨虎城私人秘书,亲身经历并见证了“西安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
历史,是由细节缀辑的。看过书,我埋怨卢青:“你父亲是位走进党史的人,咋从没听你说过呢?”卢青笑答:“父亲一向为人低调,这是他做的事,我又没做啥,咋好意思挂在嘴边呢!”
还记得2018年10月的一天,在执行云南边境人工扫雷任务时杜富国的那一声喊:“你退后,让我来。”排查中,突遇爆炸,他下意识地倒向战友一侧,用身体保护了战友,书写了新时代革命军人的铁血荣光。在杜富国的扫雷战友里,就有我的弟弟杜文凯。他参军入伍戍守西南边陲20余年,两次参加边境扫雷,单人排除各种爆炸物品数千枚,先后荣立二等功和三等功。当父亲接到县人武部敲锣打鼓送来的立功喜报时,脸红红的,像烧酒醇热了面颊,双手接过喜报,细细端详了好一阵子,然后对我们兄妹说:“我们家也有英雄了。”
今年夏天,县退役军人事务局接到江苏省泗阳县转来的讯息,请帮助寻找岚皋籍抗日英烈晏盛明亲人。晏盛明出生于1913年,1930年被抓壮丁进入县保安队,后起义参加陕南人民抗日第一军,又整编加入红15军团……2015年,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之际,晏盛明载入国家民政部发布的第二批著名抗日英烈和英雄群体名录。战争年代,史料匮缺。几十年的追溯后,江苏省泗阳县将为英雄寻亲的目光锁定在几千公里外的岚皋县。
岁月悄然,烈士安卧。史料只确定烈士岚皋县籍,并没有家庭住址。英雄家居何地,他的亲人在哪里?为尽快帮助英雄找到家乡和亲人,烈日下,我作为本县文史人员应邀和县退役军人事务局的同志奔赴全县走访。寻访的那些天里,我们攀山越水,走访晏姓老人,查阅晏姓族谱,最终在岚河边的佐龙村晏家堡查访到烈士老家和近亲后人。
为寻访晏盛明更多的史料,我们随他的足迹外调踏访,幸运地寻找到烈士拍摄于红军时期的一张照片。我捧着照片上门给年近80岁的烈士侄女晏国秀看,老人看了又看,噙着泪水说:“是我四叔,是我四叔,他和我爸爸长得太像了。”
英雄的故事像岚河水一样流传不绝。河畔上,草木郁郁,永生永世。
岚河静静流淌着,水灵灵地波动着一脉英雄气,滋润着丰腴而秀美的岚皋县城向高处拔节。
鸟在树上,花在枝上。时光伴着小城的长大如岚河岸的缕缕花香,一年年飘移流转。“岚皋也有英雄。”岁月里,父亲的话一直在我耳畔回响。父亲的话是真的,岚皋有英雄。其实,神州大地处处有英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