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大劳,谁愿意吃?死,命殒,谁不惧怕?
然而,有这样一名战士,他争着吃苦,疲累的时候“心里也很高兴”;他毫不惜命,面对意外燃烧的导火索,不假思索扑向炸药包。他或许不知,“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两不怕”精神便从此在革命军人的心中引发共振、荡起涟漪。
他叫王杰,一名牺牲时仅23岁的年轻士兵,一名军龄仅4年的虎胆英雄。
王杰离开了我们,但他的事迹并没有被岁月“雨打风吹去”。两次荣立三等功、被表彰为“模范共青团员”“一级技术能手”……档案无言,笔墨有情。一张张手写的奖励卡片,字里行间流淌着王杰的热血、汗水。
哲人有言:“巨大勇气的背后,都有隐藏在内心深处的高尚原因。”王杰为何“两不怕”?他10万多字的日记里,这句话应该是那个“高尚原因”—“为了党,我不怕进刀山入火海;为了党,哪怕粉身碎骨我也甘心情愿。”
“假如有人问我:你的幸福是什么?我一定告诉他:是鲜红的军旗上有我的血!”其实,对于一个个像王杰这样的军人来说,“两不怕”绝非空洞浮夸的口号,而是以命相搏的行动。强敌面前,多少勇士亮剑出征;灾难面前,多少战士上演“最美逆行”……回望我军辉煌战史,哪一次冲锋不充满着“两不怕”精神的豪气,哪一次胜利不闪耀着“两不怕”精神的光辉!
军人也是血肉之躯,军人的生命也同样宝贵。然而,军人之魂,早已超过了生存本能和趋利本性。军人之所以“两不怕”,是因为军人无私、无怨、无畏、无悔,是因为军人心里有祖国、有人民、有责任、有担当。而正是这一个个“无”、一个个“有”,才使军人有了争创一流的锐气、敢打敢拼的胆气、不怕牺牲的豪气。
“传统不是守住炉灰,而是热情火焰的传递。”优良传统既靠历史的继承,也必将打上鲜明的时代烙印。新的战争和斗争特点告诉我们,新时代发扬“两不怕”精神,不仅体现在敢打敢冲、不惧生死上,也体现在智勇双全、科学高效上。给“两不怕”精神增加知识底蕴、插上科技翅膀、拓展信息含量、植入创新基因,才能使它的时代内涵更加丰富、当代价值更加凸显、实践特性更加鲜明。
“有时候,我们不是在唱一首歌,而是在怀念一个人。” 新征程上,有风有雨是常态,风雨无阻是心态,风雨兼程是状态。“王杰的枪我们扛,王杰的歌我们唱。一不怕苦、二不怕死,一心为革命,永远跟着党……”让我们唱响《王杰的枪我们扛》这首歌,缅怀英雄王杰,赓续王杰精神,澎湃起“不怕苦”的滚烫激情,屹立起“不怕死”的凛凛风骨,做新时代王杰式的好战士!
(作者单位:第75集团军某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