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版:长征副刊 PDF版下载

解放军报客户端

兵在掌上阅 亮剑弹指间

新时代诗歌——

诗意抒写中国故事


■陈 卫

描摹恢宏壮丽的中国梦,怎能没有诗歌的表达?讲述精彩纷呈的中国故事,诗人怎能不在现场?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之际,《诗刊》社隆重策划编辑的诗集《初心、红旗与新征程》(南方出版社),无疑具有特殊的价值和意义。

回顾中国共产党走过的历程,是这部诗集的一个重要主题,如胡丘陵的《历程》、唐力的《祖国奏鸣曲》、李元胜的《娄山关的红火棘》、熊焱的《红军山烈士陵园》、姚辉的《赤水河》、邰筐的《就是那一盏马灯》、龚璇的《人民英雄纪念碑》、卢辉的《杨家岭》等。这些诗作,再现了南湖、红船、红军路、古田、安源、井冈山、北盘江、赤水河、娄山关、遵义、延安、杨家岭、枣园、宝塔、延河、红军山等党史中著名的地名、风物。多少年来,这些都已成为政治抒情诗的重要意象。进入新时代,诗人们以新的笔触再次呈现这些意象,彰显了对党、国家和历史的忠诚与感怀。

除了党史中著名的地名、风物,诗集中一些新的名词同样吸引着我的目光。比如,敕勒川的《2020封面中国:十八洞村的笑容》里面写到普通的村民龙先兰和吴满金;王单单的《在飞机上俯瞰花鹿坪》,写到花鹿坪的金忠品、李家英、张德才等人;王二冬的《北京梦》,写到快递员宋学文;赵之逵的《扶贫:春天的路线》写到“比如一组小丫口的代兴良/比如二组小瓦房的方美兰”和“住房安全保障”,还有“285个已经脱离了贫困的村民”;许岚在《党耀中华,祖国芬芳》提到的“骆驼湾村、元古堆村、菖蒲塘村、张庄村、神山村、大湾村、杨岭村、长江源村、德胜村、赵家洼村、火普村、华溪村、潭头村、马鞍山村”等。这些极具现实感的地名和人名在诗人的笔下绽放出了新时代的光彩。从退耕还林、精准扶贫到乡村振兴,中国人用实际行动追逐、推动着中国梦的实现,这其中的曲折历程、动人故事、感人细节,当然需要诗人们浓墨重彩地描摹、抒写。

诗集中书写我国科技发展崭新成就的诗篇,更是让我感受到有一股强劲的时代新风吹来。书写科技题材,必然要运用大量的工业术语和新名词。这些曾经被认为远离诗意的名词被写进诗歌中,会呈现出何种风貌?从宁明的《致敬,大国重器》中,我既读到了硬核科技的质地,又感受到了厚重且富有激情的诗意。诗人以宏观的视角,对中国近年来突飞猛进的科技成就进行了一番扫描,其中不乏诗意与幻想的升华:“我还打算制造一辆燃烧海水的汽车/不用再花钱去加油站排队/尾喷管的蒸汽里散发出鲜花的味道/走到哪里,哪里便会一路飘香”。李木马的《高铁,大地乐谱》就像是文字谱写的高铁交响曲。诗歌写的是北京的高铁建设,具体到了对动车库、编组场等生活现场的具体描绘。“我看见了科学家与设计师钻石般的思想/松针的长睫和漫山遍野的桃花/看见挖掘机的车铲啊闪闪发亮/立钢架,挂钢筋网,喷混凝土/新八达岭隧道,石头中的藤架长廊/我看见种植在岩缝中的锚索”,铿锵饱满的语言和富有力量的形象,带着新鲜的风,吹进我们的视野。这些诗人并非走马观花的采风人,他们中有的奋斗在扶贫一线,有的就在工厂的流水线上工作。龙小龙就是这样一位身处建设一线的诗人。他的《以追光者的名义》集合了大量的流行热词,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不经意就到了5G信息时代/行走的时速比梦想更快/周遭一切被巨大的引力感召着/大数据、云计算、智慧化、人工智能/但凡有所觉察的人们/都在测量现状,然后铆足了全身力气奔跑。”

长江与黄河,千百年来都是中华历史文化的象征。怀揣着新时代的文化自信、理想抱负,将自己融入这些伟大的意象当中,自然也可以写出动人心魄的诗篇。王自亮的《长江九章》、曹宇翔的《黄河诗篇》、叶延滨的《彩虹高原》、陈勇的《大道阳关》、高鹏程的《蔚蓝》、刘立云的《大船》等作品大气磅礴,浩然开阔。如果你热爱朗读,还想要更亲切一些的,再给你推荐几首:汤养宗的《田畴上的父亲》、郁葱的《大地繁花》、弋吾的《阳光坐在麦穗上》,都是令人禁不住敞开胸怀、大声朗读的激情之作。

这本诗集可以说是一首全景式展现历史与现实的时代之歌,刻录着中国人民勇于奉献、不懈奋斗的足迹,也向世界讲述了在这片历史厚重的土地上正在发生的震撼人心的中国故事。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