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版:八一评论 PDF版下载

解放军报客户端

兵在掌上阅 亮剑弹指间

让看得见敌人的人指挥战争


■张西成

军事学术界有这样一种说法:第二次世界大战时的机械化战场是将帅的战争,21世纪的信息化战场则是以士官为主的班长的战争。班长作为指挥链上最末端的一个节点,有可能成为决定战略全局的要点。

一些有过从军经历的企业家,敏锐地意识到“班长的战争”这一历史趋势的到来,及时提出企业要改变过去集团冲锋的作战方式,转向“班长的战争”模式。既要“让听得见炮声的人呼唤炮火”,也要“让看得见敌人的人指挥战争”。把指挥权交给一线,通过指挥权前移,让处在前沿的精干小团体即时发现战略机会,自主决策科研活动,也许正是这些公司走向成功的一条重要经验。

毋庸置疑,指挥现代战争,各级有各级的职能,缺少哪一层级或哪一层级存在短板都会带来致命的影响。打赢班长的战争,赋予“兵头将尾”相应的指挥权相当重要,尽快提升他们的指挥能力尤为迫切。换言之,“让听得见炮声的人呼唤炮火”,首先这个人必须得学会听懂炮声,能分析炮声的方向在哪里、意图是什么,否则传递的信息就会失真。而“让看得见敌人的人指挥战争”,也必须首先具备多谋善断的能力,能准确分析战场态势,知道怎么打、如何打。缺少了这些素养,就难以成为战争的胜者。

这些年,军队的网络信息系统越来越先进、越来越便捷,难免会让某些指挥军官产生“一竿子插到底”的冲动。应当看到,现代战场态势瞬息万变,作战环境更加复杂,在广阔的战场上战斗队形分割乃至孤军作战的情况随时都可能发生,一切由指挥军官决策来“包打天下”显然行不通,需要依靠全体战斗员的判断力去把握契机,大胆负责地独立决策、临机处置,才能随时掌握战场主动权。从这个意义上讲,高超的指挥力、决断力不仅是指挥军官的核心素养,也是士官班长必须掌握的作战本领。

抗美援朝战争期间,面对高山阻隔、通信不便,我军坚持班自为战、人自为战,取得了许多辉煌战果,这其中班长的指挥决策能力发挥了关键性作用。一个典型的例子是,我12军106团奉命在537.7高地北山打响上甘岭战役反击战,经过层层选拔,该团2营1连3班担任前沿突击队。在班长王彦林的带领下,他们孤军深入,奋勇作战,一口气拿下5个敌军阵地,拔掉18个火力点,在刚刚夺取的阵地上成功坚守19个小时,被称为上甘岭战役中的一个传奇。回国后,王彦林受到了毛主席的亲切接见。

从过往走到现在,士官班长队伍在作战中的地位作用愈发突出。然而,在当前一些单位的练兵备战中,一些士官班长还难以走上战位,对他们的指挥能力培养使用往往用心不够。指挥员习惯于当“保姆”,满足于“我讲你听,我令你行”,甚至用“包办代替”来剥夺士官班长们的指挥权,抑制了他们的判断能力、独立遂行任务的能力及创造性执行上级指示的能力。这种现象容易导致士官班长队伍低能化,于平时工作不利,到了战时恐怕也会付出血的代价。

经验表明,善于在急难险重任务中发挥士官班长作用,给他们提供独立决断的时机和场合,是磨炼和提升其组织指挥能力的基本途径。军队的特殊性要求士官班长必须坚决服从上级的命令指示,但服从不等于盲从,属于士官班长决断范围内的事,上级指挥员不要过多干涉,敢让“秤砣”压千斤,放手让他们在实战实训中经受磨砺、增长才干。同时要走活联合培训的路子,加大院校送训、教导队集训、单位内部互帮互训的力度,全面提高士官班长的综合素质,使他们切实担当起末端指挥的重任。

(作者单位:陆军研究院)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