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原深处,寒风渐起。一轮火力打击展开,数发炮弹飞向“敌”阵地。精确摧毁目标后,我带领班组成员驾驶自行火炮有序转移。
颠簸的炮位上,我不禁想起上一次演练中的“特殊经历”——
当时,我们经过长途机动到达发射阵地后,迅速进行隐蔽伪装。根据电台里连长下达的指令,我指挥班组成员装定诸元、装填弹药,很快完成第一轮射击准备。
随着一条条指令传来,各战位紧密配合、精准操作,火炮接连发出巨大的吼声。突然,我感到一阵异常的“安静”——近两分钟内,电台里竟没传来任何声音。
我心里开始犯嘀咕:战场上一分一秒都关乎胜负,为啥连长迟迟没有下达新的指令?
过了一会儿,耳畔还是那样的“安静”,我有些着急了,想主动呼叫连长,又担心贸然联络,容易被“敌”发现。
“可能由于目标转移到其他区域,连长他们正在重新计算诸元,再耐心等等。”一旁的炮手黄继龙看出了我的焦虑。
“转移?!”听了他的话,我更着急了——待在同一发射阵地时间过长,“敌人”就可能根据弹道,推算出我方阵地具体坐标,进行火力反击。如果真是这样,我们也需要立刻转移啊!可是连长还没有下达指令,我不能自作主张……
时间一秒一秒流逝,我的心越悬越高。我迅速计算了从第一发炮弹射出到现在的具体时间,结果将我惊出一身冷汗:马上临近“敌”侦校雷达从开设到完成弹道反推所需时间的节点了!
我坐不住了,一把抓起话柄,呼叫连长请示下一步行动,却发现已经与连长彻底失去联系。
是继续等待,还是转移阵地?若是继续等待,直到新的指令传来,虽能够迅速完成射击任务,但有暴露发射阵地的危险;若是转移阵地,能够保存自己,但需要重新进行射击准备,会增加完成任务的时间,可能会贻误战机……
在我犹豫之时,班组成员里也有了不同的声音。于是,我静下心来分析:我们已经在发射阵地进行了第一轮射击,对象均是“敌”纵深目标,弹道极易被“敌”捕捉。此时,暴露发射阵地位置的风险极大,其后果也比重新进行射击准备要严重得多。
不能再等了!我带领班组,迅速向预备阵地转移。
机动途中,我一直守着电台,随时准备接受指令,但耳畔依旧没有指令传来。
怀着忐忑不安的心情,我们转移至预备阵地完成射击准备,我尝试再次与连长沟通。
“考核通过。”让我惊讶的是,电台里传出的不是连长的声音,而是演练导调员的声音。
我瞬间明白:刚才电台的“安静”不是因为目标转移,也不是因为通信意外中断,而是导调组设置的特情。
复盘会上,导调组组长刘占彪表扬了我的“自作主张”——
演练中,导调组主动切断通信,就是为了检验我们临机处置的能力和对“敌”装备的掌握情况。
刘占彪告诉我,在导调组的设计中,“敌”侦校雷达完成弹道反推的时间点,就是此次特情处置能力考评的一项重要内容。
了解事情原委后,我也说出了心中的“余悸”:未来作战,敌侦校雷达可能更为先进,弹道反推时间更短,如果我们不能早作打算,快速转移阵地,就可能导致全员阵亡。
“你能这样想,就对了!”刘占彪补充道,无论敌人装备多么先进,只要做到知己知彼,并根据战场情况灵活处置,就能以变应变,把握胜算。
(罗子壮、王轶整理)
上图:第82集团军某旅火力分队组织实弹射击演练。李长青摄
指挥员点评
准确识变 随机应变
■第82集团军某旅旅长 杨西海
●继续等待,还是转移阵地?两者之间没有必然的对与错,要根据战场态势灵活选择。少一些优柔寡断、多一点当机立断,“自作主张”未尝不是一种明智的选择。
●“善守者藏于九地之下,善攻者动于九天之上。”战场上,我们不能只想着“攻”得顺手、“打”得痛快,也要因情而变、攻守兼备,只有保存自己,才能更好地消灭敌人。
●知己知彼,是随机应变的基础。既要熟知己方作战指导和战法运用,更要深入研究敌情,弄清敌之“所能和所不能”。不知不懂而盲目应变,只会把自己陷入更危险的境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