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版:八一评论 PDF版下载

解放军报客户端

兵在掌上阅 亮剑弹指间

观影思战 潜心谋战


编者按 我们党百年华诞之际,电影《长津湖》精彩上映。经典作品演绎经典战役,持续引发观影热潮。光影之中,真实的历史、宏大的场景震撼官兵心灵,激荡起备战打仗、捍卫和平的意志力量。

正义之战必胜

■马  昕

“有些枪必须开,有些枪可以不开。”当七连成功攻入美军临时总指挥所,面对身负重伤已经丧失抵抗能力的“北极熊团”团长,连长伍千里拦下弟弟伍万里举起的枪,说了一句意味深长的话。

“夫武,禁暴、戢兵、保大、定功、安民、和众、丰财者也。”正义的战争不是为了杀敌而战,而是为了和平而战。剧中短短13个字的台词,直指“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核心要义,将志愿军是一支和平之师、正义之师、文明之师表达得很透彻,也将我军战争中坚守的原则、恪守的底线诠释得很明白。

“中国人民热爱和平,但是为了保卫和平,从不也永不害怕反抗侵略战争。”抗美援朝战争打响后,数十万热血青年义无反顾从军报国。复旦大学校长陈望道,在学生参军纪念册扉页上郑重写下“和平砥柱”四个大字。从城市到乡村,从学校到工厂,“保和平,卫祖国,就是保家乡”的歌声响彻每一个角落。

即便在最艰苦的上甘岭战役期间,秦基伟的隐蔽住处内,床头柜上方仍然贴着“我们热爱和平”的宣传画:一男一女两个少年儿童,满脸稚气,天真活泼,深情地抱起即将起飞的“和平鸽”。正是为着和平而来,抗美援朝战争最终因正义而取得胜利。

自古知兵非好战,厉兵秣马为和平。今天的中国军队,实力早已今非昔比,但无论国际风云如何变幻,我军永远是捍卫和平的力量、维护正义的力量。

尊严是打出来的

■陈新建

“军人尊严是用拳头打出来的,不是磕头祈求来的。”影片中,“雷公”这句掷地有声的话语,既表达了志愿军将士不畏强暴、视死如归的钢铁意志,也深刻诠释了能战方能止战的战争法则。

尊严不是别人给予的,而是自己赢得的。对于军人而言,尊严是打出来的。面对侵略者“可以回家过圣诞节”的狂妄自大,面对“让炸弹、大炮和机关枪去辩论吧”的疯狂叫嚣,志愿军将士用敌人听得懂的语言同他们对话,腿肚子不抖、腰杆子不弯,以战止战、以武止戈,用一场场胜利赢得了尊严和尊重。

尊严不是无代价的,但这个代价是必须付出的,也是完全值得的。用胸膛堵枪眼、以身躯作人梯,手举炸药包、脚踩地雷阵……19万7千多名英雄儿女用热血和生命,捍卫了国家的安定、人民的幸福、军人的尊严。

如今,70多年过去,天下仍不太平,一些人仍然信奉“有力走遍天下”,欺软怕硬、弱肉强食。面对视“丛林法则”为圭臬的人,服软、示弱能赢得尊严吗?血火战史一再警示我们:当敌人把战争强加在我们头上的时候,一味退让只能换来得寸进尺,亮出拳头才能让敌人低头。

尊严来之不易,尊严需要捍卫。我们一贯坚持“不能谁的拳头大就听谁的”,但拳头不硬容易受人欺凌。我们不会向爱好和平的人挥出拳头,但也决不容忍挑衅者对我们指手画脚。这是决心和信心,也是底线和红线。

准备打才能不必打

■刘晓辉

“这场仗如果我们不打,就是我们的下一代要打!我们出生入死,就是为了他们不再打仗。”七连指导员梅生的这句话之所以刷屏,就在于让观众看到了过去,也看到了现在,更想到了自己——“他们是为了我们而战”。

1951年10月1日,美军向志愿军某部5连阵地发起进攻。这天恰是新中国两周岁生日,连长杨宝山说:“既然敌人要来,那我们就给国庆节备上一份厚礼——多杀几个鬼子,也好让祖国和人民过好这个节日。”正是抱着让下一代永享和平的信念,万千将士舍生忘死,拼来了几十年家国安宁。

时光荏苒,我们早已成为志愿军口中的“下一代”,正享受着他们用生命换来的幸福生活。一位战士观影后写道:“我并不把《长津湖》当作一部电影,更愿意将这3个字称为‘我们的阵地’。在这片阵地上,我看到了老兵,也看到了自己。”观影思战,潜心谋战,这是“下一代”应有的认知和该有的行动。

和平不可恃,忘战必致危。捍卫和平是一场接力跑,需要我们一棒接着一棒跑下去。我们如何继承老一辈的遗愿,让下一代“不再打仗”?准备打才可能不必打,越不能打越可能挨打,这永远是和平与战争的辩证法。

无实力而乞和平,则和平危。为了下一代“不再打仗”,我们必须以强大的实力作后盾。聆听和平的钟声,敲响催征的战鼓,枕戈待旦、只争朝夕,方能“不教神州起烽烟”。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