控制作战节奏,是指挥控制的重要内容,是指挥员谋略水平、指挥艺术和驾驭作战能力的集中体现,是作战得以顺利实施的关键所在。指挥员应充分预见战局发展,灵活控制用兵强度、频度,确保量敌而动,致人而不致于人。
做好基于作战进程的全局控制。指挥员应根据预先构想的作战情况,围绕作战发展进程,对兵力火力行动、作战强度速度进行预有计划地控制,从而保持作战主动,牢牢掌控战局。实施时,应以作战时间为轴,按照“进程—阶段—节奏”的思路,通过作战进程反推作战阶段、作战节奏,当某一作战时节或阶段未按照作战进程发展时,可通过控制兵力投入数量、火力打击强度、作战行动间隔、战场空间范围等方式,加大或降低作战强度、加快或放慢作战节奏。此外,当己方作战能力、保障能力充足时,应保持作战锐势,连续打击、跟进行动,打乱敌作战节奏,破敌行动连贯性,不让敌有喘息之机,持续巩固扩大战果。
做好基于战场态势的临机控制。指挥员应依托网络信息体系,实时全面掌握战场情况变化,准确研判态势发展,临机调控部队行动,确保先敌一步。现代作战逐步进入“秒杀”时代,要求指挥员根据瞬息万变的战场态势主动入局、主动设局,带动战场节奏变化,赢得战场主动。应按照“OODA”环的基本逻辑广域分布感知节点、全域互动感知信息,基于统一的时空标准生成综合态势图,实现对战场态势共视、共识、共用,并在全局控制的基础上,积极行使处置权责,对突发情况迅速做出响应,确保实时掌控战场。
做好基于主战行动的重点控制。指挥员应着眼作战全局,抓住重点行动、重要枢纽部署作战,集中指挥资源和力量于关键要害,主导和控制作战节奏。解放战争中,毛主席在指挥三大战役时,始终关注着主战行动。在酝酿辽沈战役时,一方面要求在东北打大歼灭战,一方面要求华东避免打大歼灭战;当主战场进入淮海时,毛主席电令太原前线部队“即停止攻击,进行政治攻势。部队固守已得阵地,就地休整”,防敌自动放弃平、津等地,向南或西南撤退,增加续歼困难。现代战争,体系作战特征更为明显,需要指挥员运用结构分析法,按照“主要方向—主要行动—主要力量”的思考回路,紧随作战发展变化,迅速判明作战重心和主要行动,围绕主要行动控制作战节奏,确保全时主动。
做好基于作战目标的能动控制。指挥员应围绕作战目标,合理分解作战任务和作战指标,把握发展变化,主导战局发展。应按照“目标—任务—指标”的闭合回路,把既定作战目标细化分解成任务、指标,通过任务、指标反馈分析既定目标完成态势,找出现有目标完成情况与预期完成情况的差距,判定作战力量、资源等能否为实现既定目标提供支撑,如若与既定目标偏差较大,可采取加大作战力量、资源投入力度,改变战法打法等方式进行修正。通过控制作战节奏,不断调整作战力量、资源、行动,优化指挥协同关系,最大限度地保证作战向既定目标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