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比于力量、速度、耐力等素质,柔韧素质并不是一个经常被提及的内容,但它却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什么是柔韧素质?它是指人体关节在不同方向上的运动能力以及肌肉、韧带等软组织的弹性伸展能力。柔韧素质通过关节运动的幅度,也就是按一定的运动轴产生转动的活动范围而表现出来。作为人体基本运动素质之一,柔韧素质的好坏,即关节运动幅度和肌肉韧带伸展幅度的大小,对于官兵体能素质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
发展柔韧素质的训练在多数情况下采用拉伸法,分为动力拉伸法和静力拉伸法。在这两种方法中,又都包含主动拉伸和被动拉伸两种不同的训练方式。
动力拉伸法是指有节奏的、通过多次重复同一动作的练习,使肌肉等软组织逐渐地被拉长的练习方法。静力拉伸法是指先通过动力拉伸法的动作缓慢地将软组织拉长,当拉伸到最大限度时,再停留固定30秒左右,使软组织得到一个持续被拉长的机会。
官兵在进行体能训练时,应把这两种方法结合起来,即在做拉伸训练的时候要有动有静、动静结合。
上述两种训练方法都可主动完成,亦可被动完成。主动柔韧性练习是指靠自己的力量将软组织拉长,如各种踢腿、摆腿、肢体绕环、扩胸、站立体前屈等练习。在进行主动柔韧性练习的时候,可以依据自身感受来安排训练强度,如在感到肌肉酸痛时可以减轻一点用力。
在做被动柔韧性练习时,动作幅度一般都会超过主动柔韧性练习的指标。被动柔韧性练习还包括负重练习。一般来说,所负重量不能超过被拉长肌肉力量的50%。例如借助外力保持体前屈等练习。被动性练习与主动性练习的指标差距越大,说明发展柔韧素质的潜能越大。
柔韧素质的训练及评定都带有局部性的特点,其训练方法、测量方法和手段均涉及身体有关部位完成活动时的幅度。
具体来说,发展肩部、腿部、臀部和脚部柔韧性的主要手段有:压、搬、劈、摆、踢、绷及绕环等练习。以肩关节为例,可采用手扶肋木架的体前屈压肩、背对肋木架双手上握向前的拉肩,在单杠或吊环上做各种握法的悬垂、借助绳或木棍的转肩等方式。
发展腰部柔韧性的主要手段有:站立体前屈、俯卧背伸、转体、甩腰及绕环等练习。
为保持关节运动的最大幅度,发展柔韧性训练时,每组持续训练的时间为6到12秒。每个练习动作可重复3至4次。当然,在具体的训练中,应根据训练部位的不同特点和官兵的实际情况,确定适宜的练习次数。休息时间、练习的强度与动作持续时间有密切关系,因此应保证官兵在完全恢复后再进行下一个练习。一般来讲,长时间中等强度的训练效果要明显优于短时间的大强度练习。
在评定柔韧素质时,通常采用的方法是用直尺、皮尺和量角器等工具直接测量关节活动的最大幅度。测量的指标是角度和距离。例如,测量肩关节活动幅度时,可采用手持木棒转肩测量,测出两大拇指的间距。间距越小,肩关节活动幅度越大,柔韧性越好。
官兵在进行柔韧性训练的时候,需要特别注意以下几点:
首先,发展柔韧素质应与发展力量素质相结合。在体能训练过程中,将柔韧素质训练与力量素质训练相结合,不仅可以避免两者之间的不良转移,而且有助于两种素质的协调发展。在柔韧性训练后要注意放松练习,以使肌肉柔而不软、韧而不僵。
其次,注意柔韧性训练与温度、时间的关系。外界温度过高或过低,都会影响到肌肉的状态和伸展能力。一般来说,当外界温度在18℃的时候,是最有利于柔韧性发展的,但这并不意味着在气温低的时候就不能进行柔韧性训练。如在冬天气温较低时,在保暖条件下,先进行慢跑或其他训练作为热身。当身体达到一定温度(如稍微出汗) ,再进行柔韧性训练。
最后,柔韧性训练应持之以恒。相比于其他体能素质,柔韧素质发展快、易见效,可训练效果消失也快。停止训练的时间稍长一些,柔韧素质就可能发生退化。因此,柔韧性训练要保持经常。在全年训练的任何一个时期,都应安排发展或保持柔韧性的练习。如果处于专门提高关节活动幅度阶段,应每天都安排发展柔韧性的练习。在保持阶段,一周可安排3至4次柔韧性训练,训练量也可减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