伟大的时代,必然孕育伟大的思想。伟大的思想,必将指引时代前行的方向。
“中国共产党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的政党,也是为人类进步事业而奋斗的政党。”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站在人类社会发展进步的高度,提出推动建设新型国际关系、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等重要理念,走出一条中国特色大国外交新路,彰显中国共产党人深刻的历史自觉、广阔的全球眼光和坚毅的使命担当。
犹如壮美的日出,照亮人类追求繁荣进步的时代征程,又如矗立的灯塔,引导各国携手共创未来的探索航程——习近平外交思想引领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继往开来、阔步前行,为应对全球挑战提供中国智慧和方案,为推动共同发展凝聚全球共识与合力,正产生日益强大的国际影响力与感召力。
有学者这样比喻全球化时代的人类社会:如今,全球70多亿人全部生活在同一艘大船上的200多个船舱里,必须同舟共济。
如何使这艘“全球之船”劈波斩浪,行稳致远?习近平主席给出的中国方案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实现共赢共享。
放眼寰球,新冠肺炎疫情起伏反复,世界经济脆弱复苏,气候变化等挑战突出,地区热点复杂交织,全球进入新一轮动荡调整期。解答“世界怎么了、我们怎么办”的时代之问,变得更加迫切。
“世界上的问题错综复杂,解决问题的出路是维护和践行多边主义,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2021年初的世界经济论坛“达沃斯议程”对话会上,习近平主席为多重危机叠加的全球局势提出系统方案。
从2013年出访期间提出当今世界“越来越成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命运共同体”,到2015年在纽约联合国总部阐述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五位一体”的总体路径;从2017年在联合国日内瓦总部进一步提出建设“五个世界”的总体布局,到2020年倡导打造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倡议,再到2021年在第七十六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上首次提出构建全球发展命运共同体……
一次次娓娓道来、一次次系统阐释、一次次真诚呼吁。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在实践中不断完善、发展,“共同建设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清洁美丽的世界”的中国主张激荡起全球回响。
推动构建相互尊重、公平正义、合作共赢的新型国际关系,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必由之路。8年多来,习近平主席41次出访,足迹遍及五大洲69个国家。如今,中国已同108个国家和4个地区组织建立伙伴关系,编织起一张遍布全球的伙伴关系网,走出了一条结伴而不结盟、对话而不对抗的国与国交往新路。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习近平主席密集开展“云外交”,仅2021年以来,以电话、书信、视频等方式展开的外交活动就有百余次。纵横交织的外交足迹、不断刷新的“忙碌指数”,映照出一幅中国与各国命运与共、携手前行的恢弘画卷。
我们生活的世界充满希望,也充满挑战。面对单边主义、保护主义、霸权主义等逆流,习近平主席强调,多边主义的要义是“国际上的事由大家共同商量着办,世界前途命运由各国共同掌握”;面对全球治理遭遇的困境,习近平主席呼吁各方秉持共商共建共享原则,携手破解治理赤字、信任赤字、和平赤字、发展赤字,推动全球治理体系朝着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发展;面对新冠肺炎疫情给世界经济带来的强烈冲击,习近平主席主张将发展置于全球宏观政策框架的突出位置,推动全球发展迈向平衡协调包容新阶段……倡导真正的多边主义,力促共同发展,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中国方案和中国实践,凝聚起各国人民共同建设美好世界的最大公约数,为推动世界和平发展、合作共赢做出重大探索和原创性贡献。
在习近平主席引领下,新时代中国坚定不移奉行开放战略,将自身发展经验和机遇同世界各国分享,欢迎各国搭乘中国发展“顺风车”,奏响共同发展的华美乐章。
8年多来,习近平主席提出的“一带一路”倡议,从一颗梦想的种子成长为促进全球合作的繁茂大树,如今已有141个国家和32个国际组织签署相关合作文件;进博会、服贸会、消博会、广交会、中国-东盟博览会等中国展会“矩阵”,成为各国共享机遇、扩大交流的国际平台;中非合作论坛、中阿合作论坛、中国—拉共体论坛等合作机制不断深化,给当地民众带来实实在在的发展成果。
“在人类追求幸福的道路上,一个国家、一个民族都不能少”“各国一起发展才是真发展,大家共同富裕才是真富裕”……习近平主席的重要宣示,反映中国共产党人的一个重要理念:这个世界上一部分人过得很好,一部分人过得很不好,不是个好现象。“我们希望全世界共同发展,特别是希望广大发展中国家加快发展。”
中国在取得脱贫攻坚战全面胜利、在历史上首次整体消除绝对贫困的同时,累计向16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提供多形式的援助,减免有关国家债务,在职业技术、农业等多个领域授人以渔,提升自主和可持续发展能力,支持发展中国家更好实现减贫发展。
一次次关键时刻挺身而出,一次次重要关头践信守诺,深刻彰显伟大思想的时代意义。在习近平主席引领下,新时代中国在人类面临严峻挑战的危急关头,秉持国际道义,担当大国责任,与各国守望相助、共克时艰。
向10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提供超过16亿剂新冠疫苗,深入开展病毒溯源科学合作;积极参加国际维和行动,被广泛赞誉为“维和行动的关键因素和关键力量”;设立中国-联合国和平与发展基金、南南合作援助基金,成立南南合作与发展学院……中国始终做世界和平的建设者、全球发展的贡献者、国际秩序的维护者、公共产品的提供者。
“和羹之美,在于合异。”人类文明多样性是世界的基本特征,也是人类进步的源泉。习近平主席多次强调,文明因交流而多彩,文明因互鉴而丰富。文明没有高下、优劣之分,只有特色、地域之别。文明差异不应该成为世界冲突的根源,而应该成为人类文明进步的动力。
一个和平发展的世界,应该承载不同形态的文明,必须兼容走向现代化的多样道路。在世界舞台,中国始终践行相互尊重、合作共赢的国际关系理念,超越了一国一域的狭隘范畴,超越了传统现实主义国际关系理论,为塑造面向21世纪的国际政治文明贡献力量。
“生态文明是人类文明发展的历史趋势。”考量文明与生态兴衰的辩证关系,习近平主席提出构建“地球生命共同体”“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重大倡议,主张加强全球环境治理,开创公平合理、合作共赢的全球环境治理体系,为人类文明的发展存续绘出清晰的绿色底色。
大道不孤,德必有邻。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根植包容兼蓄的中华文明,着眼人类社会的永续发展。在这一理念感召下,国际社会对中国道路的理解和认同不断深化。
让和平的薪火代代相传,让发展的动力源源不断,让文明的光芒熠熠生辉,是中国与世界各国人民的共同期待。和平发展、合作共赢才是人间正道。中国将坚定站在历史正确的一边,站在人类进步的一边,同世界各国携手并肩,向着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光明未来不断前进。
(据新华社北京11月7日电 记者韩墨、陈杉、韩梁、韩冰;参与记者:党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