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4年10月,中央红军主力踏上战略转移的漫漫征程,纵横11个省,行程二万五千里,最终三大主力于1936年10月胜利会师。长征的胜利,极大地促进了党在政治上和思想上的成熟,是中国共产党人理想信念的胜利,开创了中国革命的崭新局面。长征铸就了伟大的长征精神,为中国革命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动力。新中国成立后,一代又一代美术工作者在长征精神的感召下,呕心创作了一幅幅恢弘磅礴的壮阔画卷,在中国当代美术史上写下流光溢彩的锦绣篇章。
《飞夺泸定桥》:大渡桥横铁索寒
飞夺泸定桥,是红军长征中取得的具有战略意义的重大胜利之一。
1935年5月,红军主力部队向大渡河挺进,前有天险,后有追兵,处境十分危险。中央命令红一军团第二师第四团在两天内攻占连接大渡河两岸的天险要塞泸定桥。泸定桥扼川康要道,坐落于群山环抱之中,桥身长103.67米,宽3米,由13根碗口粗的铁链组成,9根铁链铺设木板作桥面,左右各2根铁链为桥栏扶手。
接到命令后,四团官兵穿山越岭,冒雨奔袭,昼夜行军,于29日凌晨到达泸定桥西岸桥头。可敌人已拆除了桥上木板,只剩下孤零零的13根冰冷铁链。二连连长廖大珠等22名勇士组成突击队,手持短枪,肩背马刀,腰挂手榴弹,在密集的枪林弹雨中,攀着桥栏、踏着悬空的铁索,迎着火海,向对岸桥头堡阵地奋勇冲去。紧随其后的三连战士每人带着一块木板,一边前进一边将木板铺在铁索上。油画《飞夺泸定桥》(纵133厘米,横180厘米,现收藏于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艺术地再现了红军突击队攻占泸定桥时激烈的战斗场景,生动展现了红军战士不怕牺牲、勇往直前的革命精神。
1959年初,画家刘国枢在创作这幅作品前,怀着对红军战士的无限敬仰,专程前往泸定桥采风、体验,100多米的悬索桥,走了不下200次,一个个英勇无畏的战士形象在他的脑海中逐渐清晰起来。他在接受采访时说:“我画的时候,真的流眼泪……我觉得每一笔都很有力量,好像自己的性命也豁出去了,跟那些战士一样。不管怎么样,我非得完成不可。”经过半年多的反复琢磨和精心锤炼,他终于完成了这幅作品。
《飞夺泸定桥》以纪实兼象征手法,采用仰视构图,将横穿画面中间的铁索桥分为上下两个部分,着力表现了红军“飞夺泸定桥”的雄壮场面、恢宏气势和英雄气概,还原了夺桥战斗的惊险、壮烈过程,彰显出红军不惧艰难险阻、不惜付出生命的崇高精神。画面两侧,高山峻岭,山体陡峭;天空昏沉,苍茫压抑;桥下水流湍急,浪花飞溅,营造出泸定桥周边地势的险峻。铁索桥由远而近,线条简洁,如同乐谱;桥面上,突击队员或蹲或跪,或匍匐或挺立,高低错落。他们手抓铁索,脚踩摇晃的铁链,穿越弹雨烈火,如铿锵的音符,演奏着激昂奋进的战曲。他们神勇无比的冲锋英姿,在山体和江面的映衬下,格外高大伟岸。整幅作品用笔概略,笔触灵动,色调处理大气奔放,桥头燃烧的火焰、弥漫的硝烟,交幻成火红和烟灰之色,既暗示了敌军火力的凶猛,更寄寓了红军勇士用热血和生命书写的伟大长征精神。
《红军过草地》:野菜充饥志越坚
过草地,是长征途中异常艰难的一段路程。面对前所未有的困难和生死考验,红军指战员怀抱积极乐观的革命精神、坚忍不拔的钢铁意志、坚定执著的理想信念,百折不挠、挑战极限,创造了“中外军事史上的一大奇迹”。
1935年8月21日,红一、红四方面军混编为左、右路军,分别从卓克基和毛儿盖出发,开始穿越自然条件十分恶劣的松潘草地。草地位于青藏高原与四川盆地的过渡地带,海拔3500米以上,面积约15200平方公里。这里布满水草、沼泽、泥潭,没有道路,不见树木,鸟兽绝迹。茫茫草地,处处隐藏着死亡陷阱,时时遭遇着致命危险。时值秋季,红军官兵顶风雨、冒寒冷,忍饥挨饿,克服病痛,你搀我扶,始终保持着高昂的斗志、顽强的毅力、必胜的信念,最终历尽千辛万苦走出草地。
军旅画家张文源创作的油画《红军过草地》,以充满理想主义色彩的细腻笔触,生动描绘了一群红军指战员即将走出草地、迈向胜利终点时的兴奋心情和喜悦形象。画作纵184厘米,横300厘米,现收藏于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1974年和1975年,画家两次沿着当年红军走过的草地采风、写生,并认真阅读了长征回忆录《红旗飘飘》,在1977年完成了《红军过草地》第二稿的创作。2008年,他在《我画??红军过草地??》一文中写道:“结合自己1962至1965年四年在甘孜高原当兵的经历,对当年红军在毫无交通、无给养、无医疗,以及后有追兵、前有堵截的情况下,要穿越茫茫草地,有着较为刻骨铭心的理解。作为一位部队的专业美术工作者,对那段历史自然有一种强烈的表现欲望。”
《红军过草地》的画面内容由左、中、右三个部分构成。左侧,一杆红旗迎风招展,几名战士正合力将一匹陷入沼泽的驮马拉出险境,宣传员在一旁为之呐喊鼓劲。中间,指挥员一边前行,一边听取藏族向导介绍地形,身后背枪的战士和头戴斗笠的当地居民正放眼瞭望前方。右侧,一群红军战士在泥泞中艰难行进,他们或肩扛机枪,或手持竹杖,洋溢出不畏任何艰难困苦的乐观精神。
整幅作品构思巧妙,主题突出,细节丰富,色彩偏暖,通过由远至近、平缓而下的对角斜线进行构图,将三组行军于草地的基层指挥员、普通战士、宣传员、炊事员、司号员、女战士、向导等20多位人物形象一字排开,取勇往直前之势,刻画了红军指战员各自的动态和神情,表现了他们在遍布齐腰的野草、暗藏凶险的沼泽中紧密团结、患难与共的英雄气概,突出了他们坚毅自信地走出草地的光明前景。
《三大主力会师》:三军过后尽开颜
1936年10月9日、22日,红四方面军和红二方面军分别到达甘肃会宁、隆德将台堡(今属宁夏回族自治区),同红一方面军会合。红军三大主力胜利会师,标志长征的胜利结束。长征的胜利,以不可置疑的事实向世界表明,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中国工农红军是一支不可战胜的力量,具有无比顽强的生命力。
艺术化地反映红军三大主力胜利会师的油画《三大主力会师》,是由著名画坛伉俪蔡亮、张自嶷在1977年共同创作而成。作品纵166厘米,横331厘米,现收藏于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该作以壮阔的画面、精湛的技艺,表现了红军三大主力历经生死考验,像三股澎湃的洪流,以不可阻挡之势汇聚陕甘这一激动人心的历史时刻和宏大场面。作品问世后,以其人物形象众多、形象生动准确、表情丰富传神,引起广泛关注、好评如潮,在我国当代美术史上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
《三大主力会师》构思缜密,布局严谨,节奏明快,动感强烈,通过画面左方两队挥舞旗帜、拉着战马、扛着机枪的红军(意指刚刚到达的红二、红四方面军),风尘仆仆、快步奔跑的场景为主线而次第展开叙事情节。画面中心上方,三位斜背盒子枪、紧紧拥抱的红军指挥员代表着红一、红二、红四方面军;右上方飘扬的旗帜下,正是原地休整、军服整齐的红一方面军。左下方由三位身扛步枪、肩背斗笠、外穿羊皮袄欢呼相拥的红军战士组成;右下方一位头扎羊肚毛巾的陕北赤卫队员兴奋地将红军小号手高高举起,紧挨一旁的红衣女孩挽着干粮筐、笑意盈盈。整个画面,由右而左、由左而右、由下而上共三组九人构成了稳健和谐的三角形内构,向心汇聚,中间还安排了两位相向奔拥的青年战士;而三面军旗与军民所构成的左右向心式的胜利大会师场景,包括人物向上跳跃的欢快姿态,更使画面的动势既强又稳,互为呼应,富于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作品中,两位画家以革命浪漫主义情怀,倾情展示出属于自己的艺术风格。三军将士胜利会师时所表现出的兴高采烈、群情激昂、喜极而泣、昂扬豪迈,红军战士欢聚时所展露出的丰富多彩、栩栩如生的神态和表情,生动演绎了“三军过后尽开颜”的热烈、激动、欢欣。同时,作品用色精准,光线明快,虚实相间,暖色调的充分运用和光感的精心表现,赋予了画面阳光般的温暖,既增强了作品的艺术感染力,也充分体现了画家精于整体构思、场景再现、形象塑造及技法表达的艺术表现力。